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7)
2023(8426)
2022(6981)
2021(6889)
2020(5553)
2019(12819)
2018(12671)
2017(23087)
2016(12832)
2015(14415)
2014(14501)
2013(14296)
2012(13325)
2011(12309)
2010(12035)
2009(10954)
2008(11059)
2007(9743)
2006(8529)
2005(7890)
作者
(36299)
(30186)
(30147)
(28998)
(19420)
(14790)
(13699)
(11806)
(11604)
(11027)
(10604)
(10137)
(9918)
(9770)
(9754)
(9377)
(8884)
(8822)
(8787)
(8594)
(7642)
(7440)
(7293)
(6992)
(6870)
(6770)
(6748)
(6539)
(6164)
(6132)
学科
(51795)
经济(51726)
管理(32267)
(29934)
方法(23221)
(23202)
企业(23202)
数学(20728)
数学方法(20561)
中国(19793)
(13309)
(13262)
(12731)
贸易(12722)
(12519)
(11114)
(11033)
(9713)
银行(9693)
业经(9451)
(9362)
(8984)
金融(8983)
农业(8384)
(8006)
财务(7985)
财务管理(7960)
理论(7708)
企业财务(7609)
环境(7417)
机构
大学(182504)
学院(180099)
(80770)
经济(79298)
研究(68665)
管理(61671)
中国(54216)
理学(52421)
理学院(51748)
管理学(50838)
管理学院(50503)
科学(39932)
(39655)
(37469)
(35576)
研究所(32236)
中心(30222)
财经(30101)
(29491)
(27742)
经济学(27501)
(26329)
北京(25846)
经济学院(24832)
(24429)
业大(24297)
(23980)
师范(23738)
农业(23246)
财经大学(22760)
基金
项目(116136)
科学(91193)
基金(86401)
研究(84458)
(76811)
国家(76228)
科学基金(63746)
社会(55211)
社会科(52362)
社会科学(52351)
基金项目(44036)
(41254)
自然(40081)
教育(39212)
自然科(39046)
自然科学(39031)
自然科学基金(38405)
资助(36782)
(36403)
编号(32329)
成果(27528)
(27312)
重点(26650)
中国(24749)
(24649)
国家社会(24571)
(24091)
(23545)
教育部(23545)
课题(23275)
期刊
(86759)
经济(86759)
研究(59311)
中国(40880)
学报(30213)
(29424)
科学(27947)
(26768)
管理(23483)
大学(22889)
学学(21373)
教育(21108)
(18585)
金融(18585)
农业(18190)
财经(15849)
经济研究(15694)
技术(14236)
(13847)
(12242)
问题(11862)
业经(11631)
世界(10915)
国际(10869)
(10809)
(8804)
统计(8336)
图书(8210)
技术经济(8176)
资源(7584)
共检索到28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从夏代初年到新中国建立,我国总人口由大约1355万人增至将近5.5亿。值得注意的是,旧中国的人口发展过程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随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呈现出周期性的巨大波动。演变的模式大致是:一段时期较高速度的发展,更长时期的缓慢增长和停滞,短时间内的剧减,然后逐渐走向恢复,进入一轮新周期,形成比较典型的波浪式曲线。 旧中国4000年人口变动曲线上最突出的波峰有以下几个:战国时代的3200万人,这是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坤  陆尚瑜  
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从已经经历的十轮经济周期看,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变迁、低效的政府投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熨平我国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生活中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已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认识经济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目前的讨论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周期问题的研究上尚存许多的空白,对外贸易波动的研究就非常缺乏,尤其是从中长期的角度考察对外贸易就更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继平,黄良文  
This paper first gives out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ock market cycle,then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stock market cycle.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direct measuring method and remaining method which are used to research the market cycle,it illustrates in detail the principle,analysis process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In the end,it explain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stock market cycle 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采用函数系数非参数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借助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来研究奥肯系数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奥肯系数绝对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样本的估计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相对较弱;奥肯系数不是一成不变,存在着较大波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产出缺口为零附近最大,随着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两者关系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在经济过冷和经济过热时期,奥肯系数均接近于零;中国奥肯系数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相对于经济过冷时期,在产出缺口为正的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这主要可从投资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军  李勤  
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持续增长,加工贸易波动也在增强。自1983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经历了七次短周期波动、两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一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一次中长周期波动;中国加工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艳阳  林祥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戴国海  
银根松紧、地方财政分权等基本因素是影响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主导力量,但城镇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也是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总人口抚养比的降低,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婚育年龄,由此产生的刚性需求对房地产短期波动的影响,明显大于城市化和城镇家庭小型化推动的城镇家庭户数增长。此外,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干预、外资的频繁出入,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显著不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东海  
对今年物价处于周期性波动谷底期的判断●曹东海1994年全国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7%,涨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1995年和1996年涨幅分别回落至14.8%和6.1%;今年各月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上半年全国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六月份最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质上受猪肉供需影响。近年来尤其是非洲猪瘟后生猪生产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种因素导致周期内猪价波动超过合理范围,不但影响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生产稳定,也对居民生活消费与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猪周期时间呈现延长趋势,猪价低迷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导致猪价波动加剧、产能恢复和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间较长,成本上涨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是推动猪价波动上涨的因素。未来猪肉需求均衡点下移、均衡价格上移,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供需形势和生产结构变动,短期市场调节与中长期产业调控并举,譬如通过优化储备肉收储和投放机制更有效调配猪肉供需,在科学监测预警、合理引导养殖户理性决策基础上,运用金融扶持、保险等及其组合工具保障基础母猪和生猪产能合理变动,有利于将生猪价格稳定在某个均衡价格之上或某个均衡价格范围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元红  
本文首先从农业投入角度肯定了财政支农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然后检验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短期波动的调控作用 ,发现财政支农的波动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波动明显同步 ,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缓周期作用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推波助澜的因素。财政支农的不稳定及其在反周期方面的不良作用 ,主要是由于总体财力有限这一根本原因所造成的。在新形势下 ,国家应在扩大财政规模的前提下 ,逐渐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饶为民  王三兴  
一、中国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实证分析众所周知,在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经济周期。关于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萨缪尔森都做出了深入的分析。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主要针对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丹辉,耿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