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3)
- 2023(14194)
- 2022(12402)
- 2021(11979)
- 2020(9958)
- 2019(23393)
- 2018(22946)
- 2017(43612)
- 2016(23780)
- 2015(27120)
- 2014(26730)
- 2013(26670)
- 2012(24818)
- 2011(22653)
- 2010(22544)
- 2009(20879)
- 2008(20772)
- 2007(17992)
- 2006(16025)
- 2005(14413)
- 学科
- 济(97458)
- 经济(97343)
- 管理(64267)
- 业(59611)
- 企(49201)
- 企业(49201)
- 方法(44039)
- 数学(37763)
- 数学方法(37233)
- 中国(28719)
- 农(24735)
- 学(23586)
- 财(22140)
- 业经(19976)
- 贸(19898)
- 贸易(19886)
- 易(19355)
- 地方(17566)
- 制(17477)
- 理论(16819)
- 农业(16197)
- 和(15734)
- 银(14556)
- 银行(14509)
- 融(14339)
- 金融(14337)
- 环境(14292)
- 行(13915)
- 教育(13713)
- 技术(13516)
- 机构
- 大学(348734)
- 学院(340028)
- 济(137591)
- 经济(134730)
- 管理(130433)
- 研究(122974)
- 理学(112685)
- 理学院(111310)
- 管理学(109167)
- 管理学院(108566)
- 中国(91327)
- 京(76638)
- 科学(76187)
- 所(63228)
- 财(61530)
- 研究所(57811)
- 农(55156)
- 中心(53601)
- 业大(50028)
- 财经(49639)
- 北京(49425)
- 江(48527)
- 范(48393)
- 师范(47973)
- 经(45336)
- 院(44044)
- 农业(43413)
- 经济学(42063)
- 师范大学(39442)
- 州(39386)
- 基金
- 项目(229660)
- 科学(180082)
- 基金(167913)
- 研究(167285)
- 家(147475)
- 国家(146292)
- 科学基金(123825)
- 社会(104992)
- 社会科(99334)
- 社会科学(99307)
- 基金项目(88229)
- 省(85430)
- 自然(80427)
- 自然科(78592)
- 自然科学(78569)
- 自然科学基金(77149)
- 教育(76715)
- 划(74172)
- 资助(70122)
- 编号(66931)
- 成果(56748)
- 部(51817)
- 重点(51561)
- 发(48321)
- 课题(46730)
- 创(46599)
- 教育部(44343)
- 科研(43848)
- 创新(43546)
- 国家社会(43534)
- 期刊
- 济(150715)
- 经济(150715)
- 研究(106642)
- 中国(66668)
- 学报(57855)
- 科学(53410)
- 农(50450)
- 管理(48850)
- 财(45025)
- 大学(43764)
- 教育(41860)
- 学学(40488)
- 农业(35572)
- 技术(28086)
- 融(27522)
- 金融(27522)
- 财经(24651)
- 经济研究(24546)
- 业经(21455)
- 经(21149)
- 图书(20899)
- 问题(19621)
- 业(19408)
- 贸(17925)
- 世界(17178)
- 版(16659)
- 理论(16526)
- 科技(16281)
- 技术经济(16238)
- 国际(16105)
共检索到510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中清 王丰 康文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里卡多·杜谢斯利 王生才
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大国中,只有欧洲在19世纪取得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变。肯尼斯·彭慕兰的《大分流》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至迟到1800年,中国的生活水准和生产水平与欧洲大致相当。英格兰之所以首先工业化是因为充足的煤炭和新大陆大量土地集约型资源的供应。本文认为彭慕兰的观点缺乏经验可信性。与潜在的和实际的欧洲内部贸易相比,由美洲进口为英格兰带来的“生态暴利”并不明显。而中国尽管在1500年后在中亚和西南亚获得了新的领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暴利”,但并没有获得任何工业突破。
关键词:
彭慕兰 大分流 西方崛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家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深化中国历史人口研究的有益尝试──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王跃生中国历史人口问题一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历史人口数量记载多有误差,且遗漏甚多,加之研究手段更新较慢,致使这一研究存在不少缺憾。由美籍华人学者李中清教授和国内清史专家郭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筠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历史风貌与社会形态。在长久的历史前进历程中,国民精神为我国的长期存续与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当历史行进到新时期,国民文化自信的成功树立使得中国历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由钱穆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作者以博大的历史情怀、广阔的视野与锐利的目光,将中国历史的各个维度进行详细介绍、深度解析与精准评价,为国民认识过往的历史与当下所处的环境、建设和完善当代的中国历史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云峰
随着我国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历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逐渐加强历史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以期建立起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与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历史教育学科。许多历史教育理论研究者本着开拓与继承并重的精神,开始构建科学、合理的历史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以满足时代需求和未来历史教育教学的需要。历史教育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不断的进步和自我认识,它是伴随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和精神活动。由周靖主编的《百年中国历史教育箴言集萃》一书,为从事中国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文献资料。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历史教育教学主题,摘录了自上世纪初到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古代调节手段已经失效,出路是转换生态链,从旧有的"人口—土地"链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童杰 龚缨晏
距今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是中国现今所知最早的贝丘遗址。它不仅为深入研究史前全球海平面的升降过程提供了难得的材料,而且也为研究世界史前史提供了珍贵的实例。井头山遗址表明,当时浙江沿海曾经生活着一批“滨海狩猎-采集-渔捞者”,他们已经利用独木舟之类的“早期水上航行器”在附近的浅海上活动。史前浙江文化的璀璨全图,就是由包括贝丘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共同构成的。井头山遗址还表明,中华文明在来源上来说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梁继红
中国历史档案学是以中国历史档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30年代,以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为代表,近代从事明清档案整理的学人建立了历史档案学的初步规模,并开辟出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理路,即从衙署职司和文书档案制度入手研究历史档案及其具体分类整理。泰国经《明清档案学》以明清档案内容为中心,反映了历史档案研究在近代学人基础上开拓出的新路径。扩展外延与深化内涵,建立体系完整的中国历史档案学,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历史档案 中国历史档案学 秦国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幸穗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将姚洋同志《小农与效率——评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的文稿复印件寄给我。附言说,编辑部拟刊用该文,发表前征求我的意见。作为被批评的《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一书的作者,在品读姚文之后,我忽然产生了许多感想和感叹,于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管汉晖
虽然对中国历史上的GDP研究,学术界的观点不完全一致,有部分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记载经济活动的数据查找比较困难,或者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因此,这一研究的意义值得怀疑。但是,作为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我个人认为这一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以下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谈个人体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关龙
文章从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经、古医书、笔记和杂录、地方志、类书中,获取了中国历史大疫385条(公元前13世纪至1911年)。进而,对385条疫情的烈度进行定量分级,分析中国历史大疫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见解:在历史上中国是大疫频繁发生的国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两个活跃期(公元2~3世纪、16~19世纪),且有愈后愈多之势,从百年一遇,到数十年一遇、数年一遇;东部多,西部少,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最甚;存在着灾害链,有旱—疫、涝—疫、饥—疫等10多种灾害链。
关键词:
历史大疫 时空分布 灾害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