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0)
- 2023(5011)
- 2022(4210)
- 2021(4105)
- 2020(3365)
- 2019(8025)
- 2018(7587)
- 2017(14093)
- 2016(7320)
- 2015(8518)
- 2014(8219)
- 2013(8355)
- 2012(7992)
- 2011(7530)
- 2010(7379)
- 2009(6751)
- 2008(6724)
- 2007(5596)
- 2006(4924)
- 2005(4711)
- 学科
- 济(34533)
- 经济(34486)
- 业(17231)
- 管理(17012)
- 方法(14958)
- 中国(13791)
- 数学(13399)
- 数学方法(13333)
- 企(12921)
- 企业(12921)
- 贸(9605)
- 贸易(9599)
- 易(9489)
- 农(8569)
- 财(6784)
- 学(6427)
- 制(6291)
- 融(6239)
- 金融(6238)
- 关系(6097)
- 银(6076)
- 银行(6065)
- 行(5974)
- 业经(5781)
- 出(5668)
- 农业(5383)
- 和(5362)
- 发(5127)
- 环境(5095)
- 策(4688)
- 机构
- 大学(112793)
- 学院(106381)
- 济(56950)
- 经济(56320)
- 研究(45743)
- 管理(39632)
- 中国(35866)
- 理学(34156)
- 理学院(33730)
- 管理学(33417)
- 管理学院(33212)
- 京(25033)
- 财(23995)
- 科学(23912)
- 所(22621)
- 研究所(20762)
- 经济学(19849)
- 财经(19626)
- 中心(19138)
- 经(18379)
- 经济学院(17885)
- 北京(16955)
- 院(15885)
- 财经大学(14994)
- 农(14618)
- 范(14595)
- 师范(14514)
- 科学院(14131)
- 研究中心(13442)
- 江(12929)
- 基金
- 项目(71162)
- 科学(57670)
- 基金(56297)
- 研究(53284)
- 家(50574)
- 国家(49792)
- 科学基金(41514)
- 社会(37545)
- 社会科(35734)
- 社会科学(35725)
- 基金项目(28654)
- 自然(24582)
- 自然科(24036)
- 自然科学(24027)
- 自然科学基金(23673)
- 教育(23602)
- 资助(23365)
- 省(21349)
- 划(20424)
- 编号(19010)
- 中国(18910)
- 部(18588)
- 国家社会(17661)
- 成果(16750)
- 教育部(16440)
- 重点(16334)
- 发(15410)
- 人文(14857)
- 创(14614)
- 大学(14356)
共检索到167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凤书
《史记》列世家以叙卿相诸侯,世俗言世家以称豪富大族。此所谓藏书世家,特指历代收藏图书富埒中秘,合家为业为宝,累世相聚相传的著名藏书氏族。这是文化事业中的豪富大族,这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它们对中国的文化学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华人德
二 历代人物图像的种类特色和资料分布1 画像 传世古代名人的画像有行乐图、半身影、大影、题材画、画像集等。 (1)行乐图。 这是古人在生前请画家所画的生活写照,用以悬挂自赏。绘画的作者一般都是当时的名家高手,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华人德
人物图像是一种文献资料。我国历代对肖像画十分重视,绘制的方法有写生,揭帛画像和模拟追写,甚至艺术创作,绘制和观赏有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与审美习惯。流传的图像除画像外,还有线刻的木刻画像和石刻画像、雕塑像、近代照相等。文章对人物图像资料分布的大致情况以及查找的途径作了介绍和揭示。
关键词:
文献 中国古代 人物图像 资料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衡泌
根据对中国历代有籍可查的2,651位藏书家籍贯地的统计分析,系统的阐述中国历代藏书家地理分布、藏书中心形成和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特别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动乱、政治中心的形成和转移、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应用、藏书传统继承性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藏书家 籍贯 地理分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双宝
由袁咏秋、曾季光两位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和《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以下分别简称“文选”、“叙传选”或合称“二书”),是国家教委文科教材编写规划审定的文献资料书,意在为高等学校图书档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王昊
海源阁藏书研究是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领域。文章概述“海源阁藏书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成果,从海源阁藏书研究、中国图书文化史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和图书馆史志编纂等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新进展,展望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谭楚子
建筑乃建筑栖居者心灵的投射——传统中国家庭或家族建筑形制中,宗庙祖祠与私家藏书楼遥相而立、互为辉映之荦荦大观营建格局,微妙地映射着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两极并具有蕴藉深远的意味:祖先崇拜堪称华夏民族最具真实性的宗教思想从而构成传统中国社会宗法秩序的伦理基础——祖先崇拜完全填补了国人因超验宗教缺失而产生的信仰真空——中国历代私家藏书楼始终笼罩在祖先崇拜亘古温馨的血缘亲情之中,充满着对先贤圣哲的景仰和尊崇,也充溢着对祖先所遗典籍文献的敬惜与珍爱……这既是华夏民族固有心态演进发展的逻辑必然,同时更是中国历代私家藏书楼曾历经过的历史轨迹——岁月荏苒,光阴漫漶,数千年间中国历代私家藏书楼已将祖先崇拜情愫,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拓
今年2月26日是邓拓同志八十岁诞辰。邓拓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和诗人,“文革”初期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邓拓在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中国教荒史》是他在1937年撰写的一本专著,全书约24万字,署名邓云特,当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8年由三联书店再版,并将文字改为语体文。作者分析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正确地指出:所谓灾荒,乃是由于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生活的打击超过了人类的抵抗力而引起的损害。而在阶级社会里,灾荒往往是由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对自然条件控制的失败所招致的社会物质生活上的损害和破坏。从救荒事业发展程度可以测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大小,可以作为人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立民 佘彦焱
钱曾是清初著名藏书大家,所收秘椠因多载《读书敏求记》而为后人所知,而《读书敏求记》亦因此而被奉作收藏指南。故研究《读书敏求记》所载诸书之来源及流传,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之藏书文化及递藏关系所关甚巨。
关键词:
钱曾 读书敏求记 藏书 来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文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经纬
山阴祁氏家族书香传家、忠敏义烈、孝友睦谊之家风和在藏书、戏曲、诗文等方面的家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明的学术特色,尤其作为中国著名藏书家,称为浙东三祁的祁承?、祁彪佳、祁理孙子孙三代,更彰显了以藏书为特色的家风家学。他们对于图书采访、分类、编目等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于今仍熠熠生辉。
关键词:
山阴祁氏 藏书家世 家风 家学 传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清差苦旅追本溯源──评介《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由《图书馆学通讯》原主编、高级编审袁咏秋主编、雷季光等专家参与搜集资料并整理编辑的《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和《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和名家藏读叙传选》,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辑录自秦汉至民国以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宝敏 董源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唐代约为 33% ,6 0 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 2 6 % ,1840年前后约降为 17% ,新中国成立前夕降为 12 .5 % .中国近代是森林资源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森林资源的消长与人口数量、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关 ,森林的消失必然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中国在 2 1世纪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 ,努力发展科学技术 ,扩大森林资源 ,以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森林史 中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晋 陈瑞丹
以咏梅诗的分类研究为主要内容,从汉代乐府诗到近现代诗人诗作,概括得出咏梅诗发展的3个阶段。同时,分析归纳从汉代乐府诗到清末民初诗人咏梅诗作约1000首,对描写梅花品种、自身器官、观赏特性、生长地、梅花与人的情感、与梅花有关的社会活动、梅花精神品格之美、咏梅诗典故等主要方面的诗句进行了归类,运用图的形式进行分析,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梅花自身变化与咏梅诗发展的规律和联系。
关键词:
咏梅诗 审美流变 考证分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士英
近读山东大学刘玉峰教授的《中国历代经济政策得失》(泰山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收获颇多,该书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在撰述宗旨与方法乃至结论上,都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第一,该书以"资政"为目的,但是收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信息和思考资料,广泛征引和吸收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