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0)
2023(11150)
2022(9563)
2021(9325)
2020(7986)
2019(19264)
2018(19274)
2017(35683)
2016(20386)
2015(23580)
2014(23820)
2013(23175)
2012(21597)
2011(19836)
2010(20320)
2009(18580)
2008(18506)
2007(16613)
2006(14340)
2005(13190)
作者
(57342)
(47894)
(47795)
(46001)
(30392)
(23087)
(21945)
(18831)
(18283)
(17153)
(16259)
(16172)
(15532)
(15206)
(15182)
(15045)
(14658)
(14339)
(13910)
(13759)
(12346)
(12002)
(11768)
(10904)
(10823)
(10794)
(10704)
(10662)
(9642)
(9605)
学科
(83185)
经济(83121)
管理(47792)
(45991)
方法(42430)
数学(38833)
数学方法(38206)
(36330)
企业(36330)
中国(28475)
教育(22467)
(21366)
(18963)
(18447)
(17422)
贸易(17414)
(17024)
(16262)
理论(15437)
业经(14648)
农业(13414)
地方(13407)
(12299)
银行(12268)
(11762)
金融(11760)
(11712)
(11540)
(11121)
技术(11115)
机构
大学(294921)
学院(287600)
(119791)
经济(117234)
研究(105531)
管理(103827)
理学(89636)
理学院(88504)
管理学(86607)
管理学院(86046)
中国(74521)
(64864)
科学(62591)
(53661)
(52156)
研究所(49062)
(46406)
(46153)
中心(46140)
师范(45786)
(42935)
北京(42510)
财经(42074)
业大(40895)
经济学(38407)
(38397)
(37684)
师范大学(37451)
教育(37302)
农业(36540)
基金
项目(186603)
科学(147717)
研究(140068)
基金(134113)
(116770)
国家(115794)
科学基金(97783)
社会(86714)
社会科(82085)
社会科学(82063)
教育(72744)
(71898)
基金项目(69013)
(63318)
自然(62050)
自然科(60655)
自然科学(60636)
自然科学基金(59578)
编号(58132)
资助(57567)
成果(49637)
(44360)
重点(44006)
课题(43320)
(40965)
教育部(38530)
(38415)
大学(36604)
科研(35951)
创新(35875)
期刊
(126305)
经济(126305)
研究(94837)
中国(64444)
教育(60208)
学报(43663)
科学(40690)
(40641)
(39722)
管理(36017)
大学(33921)
学学(30486)
技术(29001)
农业(27808)
(22771)
金融(22771)
经济研究(21768)
财经(21231)
(18403)
业经(18319)
问题(16737)
(16507)
统计(16304)
(15523)
职业(15234)
技术经济(14582)
(14186)
世界(13837)
国际(13270)
决策(13119)
共检索到43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博士学位授予的规模及学科结构,介绍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结构和博士生导师的规模及结构,指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相对规模已经比较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逐步多元化,且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博士生导师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由于其数量的增加滞后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东芳  刘晶  
在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发展与结构布局是实践中的重点。基于澳大利亚的数据分析发现:澳大利亚是新近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专业学位博士生规模远小于学术学位博士生,在历经前期的扩张繁荣、中期的缩减回落后进入稳定发展期。在结构布局上,澳大利亚专业学位博士生项目呈现院校分布广泛、学科结构完善的特点。对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合理扩张专业博士学位规模;优化学科结构,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恰当选择博士生教育类型;结合行业特色型高校进行布局,构建优质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钟晓征   韩芳明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综合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新时代“稳定规模”到“稳步扩大”调控已完成;“十四五”末博士学位年度授予规模有望突破10万,从而超过NCES传统统计口径下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数。建议重点改革指导教师选聘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基于数理方法的规律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范巍  
实证分析表明,毕业博士普遍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较好的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参与课题质量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是提高博士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是博士生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钟晓征  韩芳明  
基于博士生教育动力学模型揭示的链式反应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及相应数值求解方案,实现调控时期成长指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下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全面定量分析。以“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博士生教育从“积极扩大”到“相对稳定”为例,给出规模调控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招生规模增速持续高于导师规模增速、直博招生推广使得平均修读时间增加和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因素,造成生师比不断升高而带来的潜在质量风险是当时主要挑战;该调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招生规模成长指数均值于2003—2004年从约0.20降为约0.03是关键。基于数值模拟的定量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博士生教育发展规律,有助于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陈小满  顾剑秀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是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它引导着博士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本文以博士生个体发展为主线,确立了包括博士生教育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和发展四个阶段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博士生教育质量IPOD评价模型。IPOD评价模型体现的是学术成果、学术训练及职业发展导向相结合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观,既有一定的普适性,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基于该模型对我国六所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学科属性不同,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也会存在差异;高校层次类型的高低与博士生教育质量指数并非总是呈现正向匹配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陈旻君  
制约美国博士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教育经费、重大政治事件、科技革命、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结构及人口数量等。我国博士教育规模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零增长或低增长"的观点是片面的。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应该继续扩大,而不是停滞,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皑皑  沈文钦  
本研究使用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从导师对博士生指导投入精力、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导师制度等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考察了目前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行为的特点、模式及其影响,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好的学术指导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包含两大共性:学生论文选题与导师专长契合度高,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同时,良好的导师指导也存在学科差异,对于人文学科,博士生更适宜"协商秩序"模式的指导,而对于工学博士生则更适合"技术理性"模式的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主要表现为博士生修业时间长、流失率高两个方面,认为专业类别、资助方式、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博士生学业进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美国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丽  王前  
基于某省博士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的实证数据,确定并分析了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梦虎  徐永  
博士生流失问题是美国博士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梳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发现,美国博士生流失问题研究借鉴了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社会学的整合理论与组织社会化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组织角色理论等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从不同视角对博士生流失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解释和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博士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梁言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基于历史发展和学科分割的视角,本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第一次出现供给侧"拐点",而不同学科学术劳动力供需结构出现"拐点"的时间略有差异。供给侧"拐点"出现以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于博士生准入越发严格,学术标准不断提高,学术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必然对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进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粗放式投入和博士生精准培养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市场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控制机制,推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向需求侧"二次拐点"方向发展,实现博士生培养结构的优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蔚之  
20世纪上半叶大约有5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取得博士学位。探讨1930—1950年由该校中国学生所完成的教育基础理论领域之七篇论文,其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国学生所撰论文数量比起1920年代大幅减少,且处于渐由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变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典范的过渡阶段;在教育哲学方面,该校中国学生直至1950年左右才有人开始以美国教育哲学为论文主题,时间极为晚近,且深受以克伯屈(W.Kilpatrick)为首的社会重建学派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之影响;至于比较教育论文出现于1930年代早期,是该校中国学生论文由1920年代乐观启蒙一转而为激进救亡的分水岭。整体而言,中国学生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广芬  邵彩玲  
分析了当今女博士生面对的一系列困惑的问题所在,认为女博士生们应该走出性别迷失,超越自我,同时各大学应积极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承担起推动两性教育平等的使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赵世奎  
对近年来西方学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为博士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学术指导与师生关系、流失率、完成率与修业年限、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博士教育六个方面,指出这些研究可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三种取向,大部分研究仍然是纯经验性的,纯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的研究比较缺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