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3)
- 2023(14582)
- 2022(12555)
- 2021(12330)
- 2020(10173)
- 2019(23904)
- 2018(24008)
- 2017(44332)
- 2016(25097)
- 2015(28845)
- 2014(29090)
- 2013(27876)
- 2012(25732)
- 2011(23271)
- 2010(23402)
- 2009(20890)
- 2008(20111)
- 2007(17559)
- 2006(15261)
- 2005(13482)
- 学科
- 济(90960)
- 经济(90860)
- 管理(62794)
- 业(57169)
- 企(45502)
- 企业(45502)
- 方法(41663)
- 数学(36603)
- 数学方法(36215)
- 中国(33396)
- 农(25445)
- 教育(24603)
- 财(20938)
- 学(20817)
- 业经(19052)
- 地方(18380)
- 贸(18264)
- 贸易(18253)
- 理论(17999)
- 易(17773)
- 制(17042)
- 农业(16965)
- 和(14607)
- 技术(14513)
- 环境(14116)
- 银(13444)
- 银行(13405)
- 融(12957)
- 金融(12954)
- 发(12880)
- 机构
- 大学(348413)
- 学院(338810)
- 济(132775)
- 经济(129645)
- 管理(128582)
- 研究(120510)
- 理学(111417)
- 理学院(110044)
- 管理学(108098)
- 管理学院(107456)
- 中国(84826)
- 京(76913)
- 科学(72680)
- 所(59816)
- 财(58693)
- 范(55602)
- 师范(55254)
- 研究所(54846)
- 中心(53015)
- 北京(50000)
- 农(49612)
- 江(48716)
- 业大(47885)
- 财经(47474)
- 师范大学(45172)
- 院(43684)
- 经(43407)
- 教育(41633)
- 经济学(40215)
- 州(39671)
- 基金
- 项目(231477)
- 科学(183120)
- 研究(177751)
- 基金(165529)
- 家(142833)
- 国家(141535)
- 科学基金(120911)
- 社会(109633)
- 社会科(103566)
- 社会科学(103540)
- 省(88737)
- 教育(88107)
- 基金项目(87727)
- 划(77168)
- 自然(76627)
- 自然科(74827)
- 自然科学(74810)
- 编号(74613)
- 自然科学基金(73462)
- 资助(68156)
- 成果(64034)
- 课题(54008)
- 部(53689)
- 重点(52641)
- 发(50104)
- 创(47887)
- 教育部(46901)
- 项目编号(45347)
- 大学(45195)
- 创新(44374)
共检索到50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当前我国高校博士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绝大部分博士毕业生选择了签约就业,继续深造的比例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博士毕业生在学术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向上流动的比例偏低,流向非高校的各类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流向工业部门的比例虽不高但流速较快。博士毕业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呈现出以属地为圆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格局和态势。博士人才的环流过程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为博士人才净流入地,中部地区承担着同时向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校输出优秀生源的角色,博士人才回流的比例较低。我国大学应进一步优化学术环境,提升学术职业的吸引力,提高博士研究生在学术内外部门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中部省份应主动招揽区域科教中心溢出的博士毕业生,积极联络和吸纳本省籍博士毕业生回流就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溢出 就业流动 职业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小满 罗英姿
通过对2014—2016年27所部属高校博士生毕业质量报告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在降低,进入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初学校的比例在增长,就业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为此,运用劳动力信号发送理论对博士毕业生就业趋势的转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博士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就业领域 劳动力信号发送理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耀 沈文钦
基于2014届代表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了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地域分布及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高校外,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艺术类和师范类高校灵活就业率普遍高于工科类高校;在就业去向上呈现东部研究型大学升学和出国"双高"态势;在就业单位上呈现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聚态势;在就业地域上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和东部就业特征等"溢出"效应;在就业行业选择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综合特征。建议未来应重视做大做好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工作,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和治理体系,省级政府应继续增加对省域内博士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
博士生 就业状况 就业去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俊梅 王顶明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相关数据,文章以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类型及就业结构分布等方面作为观察点,对近两年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趋势分析,并对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卫星 王煜
以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效率。研究结果表明,63所高校中有15所达到DEA有效,其他为非DEA有效,非DEA有效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为了探寻挖掘高校科研绩效潜力之路,进一步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高校科研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外合作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计量检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源、对外合作和创新能力为正影响因素,而财力资源未表现出应有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绩效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卫星 王煜
以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效率。研究结果表明,63所高校中有15所达到DEA有效,其他为非DEA有效,非DEA有效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为了探寻挖掘高校科研绩效潜力之路,进一步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高校科研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对外合作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计量检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源、对外合作和创新能力为正影响因素,而财力资源未表现出应有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绩效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永刚 窦静雯
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教育部直属高校2020届和2021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仍维持了较高水平,但研究生的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效益和质量下降。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灵活就业和其他就业形式替代继续深造成为更受欢迎的就业选择,教育机构、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强劲的人才吸纳能力,疫情助推重灾区人才外流并加速毕业研究生流动的区域分化。认为未来高校应加强毕业生的信息素养、通用能力和职业生涯教育,增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提前适应和精准对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的部门与行业的支持力度;人才净流出地区要注重升级优势产业、打造活力型城市等方式吸引高水平大学毕业的研究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本文通过对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中144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和职业成功的有关数据收集和处理,发现在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功产生明显的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就其根源来说,主要在于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和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所带来的职业流动风险过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不同就业选择的职业管理差异。它表明,高校毕业生职业成功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和管理缺乏规范化。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选择 职业流动 职业成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晓聪
来自教育部教育网的2013年12月6日的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娟娟 魏利平 胡冰 王仕会
随着国家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整体绩效管理是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实施整体绩效管理不仅是落实国家预算管理改革的政策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文章从高校实施整体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梳理有关整体绩效管理的制度文件,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实施整体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难点,在综合整理中央及地方实践探索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实施整体绩效管理的五条路径,即建立体制机制、分层次建设整体绩效目标、协同搭建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多方参与评价模式以及实现绩效管理的线上流程。同时,提出通过健全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内控、将绩效评价纳入考核、建立绩效公开和报告机制以及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模式五项保障措施,不断推动高校整体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小宁 王起彤 都灵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日俱增。在此形势下,固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是否相匹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究竟如何?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取55所高校作为样本单元,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和评价各样本单元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对效率,并对此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财务 固定资产 绩效评价 DEA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元磊 李强
利用2006—2012年中国6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面板数据,在考虑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差异的情况下,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对高校科研经费配置结构与科研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科研经费配置结构与科研绩效之间会因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为投入强度较低时科研经费配置结构与科研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投入强度中等和较高时两者显著正相关。最后从整体与个体、纵向与横向、监管与激励3个关系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溪
研究生教育的收费标准是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和接受教育的收益率是影响研究收费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1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生均成本进行测算后,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可得出研究生学费占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上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溪
研究生教育的收费标准是关系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和接受教育的收益率是影响研究收费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十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生均成本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并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生学费占研究生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上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