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2)
- 2023(10842)
- 2022(9134)
- 2021(8695)
- 2020(7301)
- 2019(16292)
- 2018(16041)
- 2017(29770)
- 2016(15979)
- 2015(18070)
- 2014(17292)
- 2013(16934)
- 2012(15846)
- 2011(14554)
- 2010(14675)
- 2009(13739)
- 2008(13614)
- 2007(12117)
- 2006(10701)
- 2005(9939)
- 学科
- 济(61649)
- 经济(61556)
- 管理(53769)
- 业(50257)
- 企(43072)
- 企业(43072)
- 方法(24433)
- 中国(22127)
- 数学(21061)
- 数学方法(20879)
- 财(18638)
- 制(18287)
- 技术(16941)
- 农(16158)
- 业经(14884)
- 贸(14406)
- 贸易(14394)
- 易(14125)
- 银(13147)
- 银行(13129)
- 行(12682)
- 技术管理(12561)
- 体(12339)
- 融(11902)
- 金融(11899)
- 学(10973)
- 务(10699)
- 财务(10669)
- 财务管理(10645)
- 体制(10373)
- 机构
- 大学(227030)
- 学院(223796)
- 济(102286)
- 经济(100527)
- 管理(86066)
- 研究(82224)
- 理学(73479)
- 理学院(72639)
- 管理学(71750)
- 管理学院(71275)
- 中国(64572)
- 财(48620)
- 京(48385)
- 科学(45002)
- 所(40644)
- 财经(37758)
- 研究所(36534)
- 中心(36357)
- 经(34551)
- 江(33344)
- 经济学(32787)
- 农(32540)
- 北京(31259)
- 院(29912)
- 经济学院(29272)
- 业大(28551)
- 财经大学(28194)
- 范(27864)
- 师范(27613)
- 州(25814)
- 基金
- 项目(147526)
- 科学(118776)
- 研究(111359)
- 基金(109665)
- 家(95546)
- 国家(94776)
- 科学基金(81458)
- 社会(74540)
- 社会科(70811)
- 社会科学(70796)
- 基金项目(56995)
- 省(55073)
- 教育(51219)
- 自然(49597)
- 自然科(48531)
- 自然科学(48518)
- 自然科学基金(47768)
- 划(47316)
- 资助(43868)
- 编号(42217)
- 创(36672)
- 成果(35792)
- 部(34874)
- 重点(33803)
- 创新(33474)
- 制(33399)
- 国家社会(32354)
- 发(31890)
- 课题(30914)
- 教育部(30582)
共检索到35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中国博士后制度已粗具规模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和优化高级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博士后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如管理模式计划色彩浓厚、在站管理不规范、定位认识不统一、研究经费与生活经费偏低等问题。因此 ,必须对现行的博士后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并建议采取建立混合模式、分类招收分类管理、集中资助、生活安排市场化等措施创新中国博士后制度
关键词:
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谷纲 王云鹏 刘丹华
通过对博士后制度发展的三种模式的研究以及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博士后 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20年来的中国博士后制度,经历初步创建、快速与全面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后,正走向提高质量与创新发展。博士后制度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在管理制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关系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因素。新时期的博士后制度需要在管理制度、培养制度、经费筹措、资助制度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中明确了国家博士后制度改革目标,强调质量导向、严格进出站标准、弹性化在站管理、引导资源配套,进一步彰显了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文章通过创新博士后制度,衍生流动站平台在遴选后备人才、汇聚高水平师资、整合学术资源和建设实践锻炼基地等方面的职能,能有效破解青年人才选留、择优培养、成长环境优化和职业再培养等诸多难题,驱动高校青年人才队伍开发。
关键词:
博士后 制度创新 青年人才开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凯
中美博士后制度比较●蒋凯博士后制度是一项高级人才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其基本涵义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一些不固定职位,为获得博士学位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进一步科研的机会,从而促进高级教学和科研人员成长的一种制度。博士后制度在美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锐
美国创建了博士后制度,也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领导者。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群体。博士后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各国,为美国科技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博士后制度与美国的科技崛起相伴随,在20世纪后半期成为美国培养高层次人才、从全球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途径。美国政府通过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使用政策工具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政府的干预对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是必要的。美国的博士后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博士后的待遇还非常低,不利于吸引才华横溢的博士学位持有者。学术界、一些政府的机构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美国 博士后制度 经验 人才 科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锡华 刘丹华 屈洋
自1985年11月我国建立博士后制度以来,博士后工作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科究院所单位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博士后制度也必须不断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骏
作为人事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方式,博士后制度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政策环境的改变也使博士后事业的发展面临吸引力不足、就业难度增加等挑战。为此,要把握国家人才国际化建设这一重大机遇,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管理模式、培养方式等多方面与国际接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博士后 制度 政策环境 人才国际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曹昭乐 唐艺卿
30年来,由于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中国博士后制度在政策制定、发展速度、人才培养和站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这一制度设计之初的市场环境与现在不一样,近些年的改革步伐也未及时跟进,在博士后资助、规模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未来的博士后制度改革蓝图,必须充分利用博士后国家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从顶层设计入手重新设计,通过恰当定位博士后身份,改分散资助为全额资助,缩减站点数量与扩大招收规模并举,减少管理层下移管理重心等措施等重构新的博士后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艳林 于惠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历经20余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而又面临诸多问题;"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步伐而又一时难以摆脱重重困境。两者应协调发展,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博士后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丹华,陈谷纲
文章通过对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博士后 运行模式 制度转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桂荣 尹宝林
北航校领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年轻人才的重大意义,于1985年在全国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五个一级学科已接纳博士后人数名列全国高校第六。在培养博士后工作方面北航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明确选拔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为着眼点;明确培养途径是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进行培养,合作导师甘为人梯,实现人才成果双丰收;明确培养思路是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明确培养的组织保证是上下一条心,全校一盘棋,为一大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硬软件条件。目前已出站的博士后全部晋升高级技术职称,3名获“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占全国十分之一。为此,有关专家对北航博士后工作给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志君 郦解放 周国君 罗民超 许紫岳
文章对近年博士后领域的研究论文做了总览性分析,概述了目前对博士后产生历史和发展改革研究的成果,以及相关的不同角度、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同时指出,这些研究为今后博士后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分析和指导基础。
关键词:
博士后 各时期政策分析 实践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健 邓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美国经验,又独具中国特色。今天,中国的博士后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质量不高、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在总结博士后发展的长期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对博士后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造就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端拔尖人才。
关键词:
博士后 清华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荣
浙江大学实施的师资博士后制度,是一种具有开放、竞争、流动特点的教师补充新模式。它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将教师聘用制度与博士后工作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高学历青年人才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选拔,强化了“优胜劣汰”机制,对于组建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选聘质量关,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导向作用。
关键词:
师资博士后制度 教师选拔与培养 用人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