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2)
- 2023(11665)
- 2022(10018)
- 2021(9317)
- 2020(8078)
- 2019(18609)
- 2018(18341)
- 2017(34745)
- 2016(19387)
- 2015(22140)
- 2014(22424)
- 2013(22401)
- 2012(21309)
- 2011(19358)
- 2010(19386)
- 2009(18130)
- 2008(18167)
- 2007(16381)
- 2006(14160)
- 2005(12983)
- 学科
- 济(86408)
- 经济(86323)
- 管理(48353)
- 业(44773)
- 方法(37627)
- 企(34263)
- 企业(34263)
- 数学(33672)
- 数学方法(33392)
- 中国(25353)
- 农(22737)
- 财(20184)
- 学(19922)
- 地方(19391)
- 制(17620)
- 贸(17431)
- 贸易(17426)
- 易(16953)
- 业经(15538)
- 农业(14607)
- 融(13903)
- 金融(13895)
- 银(13864)
- 银行(13820)
- 行(13318)
- 体(13310)
- 和(12547)
- 环境(12264)
- 理论(11443)
- 地方经济(11386)
- 机构
- 大学(286981)
- 学院(283551)
- 济(122597)
- 经济(120179)
- 研究(107972)
- 管理(101397)
- 理学(86608)
- 理学院(85477)
- 管理学(83972)
- 管理学院(83439)
- 中国(81726)
- 科学(66977)
- 京(62322)
- 所(56931)
- 财(54794)
- 农(53290)
- 研究所(52170)
- 中心(47917)
- 财经(43685)
- 江(43483)
- 业大(43080)
- 农业(42442)
- 北京(39993)
- 经(39761)
- 经济学(39481)
- 院(38952)
- 范(38697)
- 师范(38187)
- 经济学院(35714)
- 州(33375)
- 基金
- 项目(188110)
- 科学(146682)
- 基金(136127)
- 研究(135497)
- 家(121019)
- 国家(120105)
- 科学基金(99720)
- 社会(85722)
- 社会科(81217)
- 社会科学(81195)
- 省(71800)
- 基金项目(70848)
- 自然(63295)
- 划(62223)
- 教育(62031)
- 自然科(61773)
- 自然科学(61748)
- 自然科学基金(60656)
- 资助(57324)
- 编号(53757)
- 成果(45049)
- 重点(43958)
- 部(42933)
- 发(42394)
- 课题(38603)
- 创(38116)
- 国家社会(36404)
- 科研(36370)
- 创新(35993)
- 教育部(35845)
- 期刊
- 济(133857)
- 经济(133857)
- 研究(85730)
- 中国(56973)
- 学报(50319)
- 农(47515)
- 科学(44452)
- 财(41756)
- 大学(36710)
- 管理(35119)
- 学学(34606)
- 农业(32216)
- 教育(30193)
- 融(25786)
- 金融(25786)
- 技术(23244)
- 经济研究(22925)
- 财经(22135)
- 业经(20025)
- 经(19220)
- 问题(18430)
- 业(18189)
- 贸(16731)
- 世界(15083)
- 国际(14752)
- 统计(14369)
- 版(14309)
- 技术经济(13940)
- 资源(13048)
- 图书(12700)
共检索到42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小飞 江世贵 夏军红 苏天凤 龚世园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海南三亚、深圳、湛江、北海4个斑节对虾群体共95个个体的延伸因子1-alpha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转化,并将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终获得了大小约216bp的可供分析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与从Genbank上下载的西太平洋、西印度洋种群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最低,西太平洋海域的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通过对遗传分化指数FST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群体和西印度洋群体之间以及两者与中国海域群体间遗传分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UPGMA系统树显示,10个斑节对虾群体形成两大分支,一支由西太平洋群体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炎 王丛丛 刘必林 林龙山 李渊
为了解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种群遗传结构,更好地对鸢乌贼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测定了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南海北部和南部4个鸢乌贼群体共120尾个体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分别对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展开研究。结果显示,4个群体总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多样性为0.273 32和0.981,其中南海北部海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为0.989,南海南部海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为0.306 60。构建的单倍型网状图和系统发育树显示,东印度洋和南海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54.90%来自于组群间;群体间的F_(st)(F-statistics)分析表明,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85 88,南海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25 36,表明南海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印度洋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东印度洋赤道两侧频繁的洋流活动可能是导致赤道南北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而东印度洋与南海之间的地理隔离则导致两个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综上所述,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群体是两个独立的群体,在渔业管理上也应视为两个独立的管理单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维 洪万树 陈仕玺 王琼 张其永
应用AFLP标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沿岸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6对选择性引物对采自日本、韩国、越南及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8个群体的126尾大弹涂鱼进行扩增。在15~500 bp之间得到1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160条,多态性比例为86.02%,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片段为25~36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52.0%~96.42%。各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在27.96%~57.53%之间,其中韩国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广东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低。各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为0.038~0.151,遗传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连为 许强华 陈新军 闫杰 余为 王从军
为合理开发利用东太平洋茎柔鱼资源,需要准确掌握其种群结构。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2个分子标记对茎柔鱼赤道海域与秘鲁外海2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基于Cytb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7、(0.397±0.079)、(0.001 09±0.000 96)和0.600,秘鲁外海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仅为(0.282±0.101),明显低于赤道海域群体。基于COⅠ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7、(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孟宪红 孔杰 王清印 刘萍
采用微卫星DNA技术对黄、渤海海域7个不同地理群体的中国对虾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研究。7个地理群体分别来自辽东湾(LD)、渤海湾(BH)、海州湾(HZ)、乳山湾(RS)、海洋岛(HYD)、朝鲜半岛西海岸(KW)以及朝鲜半岛南海岸(KS)。7对多态性良好的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109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范围为0.810~0.864。49个群体位点中,只有15个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UPGMA聚类分析显示,各地理群体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根据各地理群体间遗传距离及AMOVA遗传分化检验结果,可将中国对虾分为3个独立种群,分别为中国沿岸黄、渤海群体、朝鲜半岛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萍 李健 何玉英 王清印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产业,优良种质和抗病力已成为对虾养殖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遗传育种中若能筛选到与抗病、生长等数量性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将为开展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和实现良种化奠定基础。对虾种质资源以及种群遗传学已成为研究热点,种群保护也已提到议事日程。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将为对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人们会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对虾资源。本文对目前已经在对虾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中进行应用的DNA标记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拟对今后其他物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发林 江世贵 姜永杰 黄建华 马之明
对中国南海海域5个斑节对虾野生群体三亚群体(SY)、深圳群体(SZ)、阳江群体(YJ)、湛江群体(ZJ)、北海群体(BH)——100个样品的16S rRNA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用CLUSTAL_X排序软件对测序所得的100个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通过ARLEQUIN软件对所得100个16S rR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测出28个变异位点,19种单倍型。三亚、深圳、阳江、湛江以及北海等5个野生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π)依次分别为0.004 35,0.005 86,0.010 50,0.010 81,0.011 68。三亚、深圳、阳江、湛江以及北海等5个野生群体的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谭树华 王桂忠 艾春香 林琼武 李少菁 管卫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RAPD方法对厦门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Fabrici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种同工酶共检测到21个座位,其中多态座位13个,多态座位比例为61.90%,预期杂合度0.151,观察杂合度0.12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208,存在杂合子缺失。经χ2拟合度检验,多数座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未达到随机交配。14个10 bp引物共获得了83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为2~11个,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93个座位,其中多态标记数68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1.93%,杂合度为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文涛 邹宇凡 白志毅 王志炎 李典中
为了解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实验以芜湖(WH)、宣城(XC)、合肥(HF)3个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以铜陵(TL)、马鞍山(MAS)2个安徽野生群体和监利(JL)、建湖(JH)、滆湖(GH)、兴化(XH)4个人工养殖群体作为对照,选用10对克氏原螯虾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地区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均高于2个野生群体和江苏、湖北4个地区的人工养殖群体,其中XC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9个群体全部10个位点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绝大多数位点显示杂合不足。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是由群体内部决定的;大多数组的F_(st)表现出中度分化(0.05 < F_(st )< 0.15)。基因流表明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换,尤其是GH和JH群体之间。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树结果显示,WU群体、GH群体、MAS群体和JH群体聚为一组,XC群体和HF群体同属于一组,而JL群体、TL群体、XH群体分别自成一组。STRUCTUR结果显示,XC群体和HF群体的大多数个体被分配到相同的遗传群中,说明上述群体起源相同。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为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改良,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微卫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豪杰 蔡生力 叶斐菲 刘红
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4个不同世代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群体进行遗传分析,探讨亲本、F1、F2和Fn4个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差异。选取10对AFLP引物组合对4个世代凡纳滨对虾群体共80尾个体进行比较分析,共扩增出483个位点,其中348个为多态位点;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1.90%、49.28%、50.52%、46.38%;4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134、0.2621、0.2594、0.2262;结果表明亲本与F1,F2与Fn相互间遗传距离更为紧密。通过对4个...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AFLP 遗传多样性 世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8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明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_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云飞 蓬国辉 熊礼静 彭波 吴毅博 宋朝伟 白旭峰
用8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分别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13个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多态性信息含量(PIC)、Hardy-Weinberg平衡指数与遗传距离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群体不同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观测杂合度与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分布在0.37~0.57、0.23~0.48与0.40~0.56,表明在这些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得出:1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初步分化为3个类群,分别为以太湖(TH)与鄱阳湖(PYH)为代表的类群,以重庆与巢湖为代表的类群和以洪湖、洞庭湖与洪泽湖等为代表的类群。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具有遗传多样的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露 周剑 柯红雨 黄志鹏 赵仲孟 赵瀚 段元亮 牟成艳 李华东 李强
【目的】四川省河流众多,野生日本沼虾资源丰富,为深入了解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现状,开展不同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对四川省巴河(BH)、涪江(FJ)、嘉陵江(JLJ)、岷江(MJ)和思蒙河(SMH)5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群体的201尾日本沼虾中共检测出3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值在0.345~0.959之间,H_(d)均值为0.802,其中JLJ群体的H_(d)值最高(0.959),而MJ、SMH和BH群体的H_(d)值相对较低,H_(d)值均小于0.5。所有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P_(i))值在0.002 25~0.015 47之间,P_(i)均值为0.015 83,其中JLJ群体的P_(i)值最高(0.015 47),BH群体的P_(i)值最低(0.002 25)。日本沼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68.20%),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所有群体呈现3个较明显分支。单倍型MJ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也呈现3个明显谱系,其中谱系A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4,谱系B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6,谱系C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结论】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流域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MJ、BH和SM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对这些流域内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为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四川省日本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素b 基因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闫杰 许强华 陈新军 李纲 刘必林
根据2009年7月到10月我国大型鱿钓渔船在东太平洋(81.9°~94.9°W,8.9°N~11.3°S)秘鲁和哥斯达黎加外海作业期间采集的样本,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724 bp部分序列,分析了采自秘鲁7个采样点和哥斯达黎加3个采样点的155个个体的序列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724 bp片段中发现了16个变异位点,155个个体出现43个单倍型。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揭示,155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7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3 69。群体间共享6个单倍型,秘鲁外海茎柔鱼群体享有最多特有单倍型(20个)。分子方差分析揭示,82.70%的遗传变异性出现在种群内...
关键词:
茎柔鱼 细胞色素b 遗传结构 系统发育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