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6)
- 2023(13808)
- 2022(11702)
- 2021(10801)
- 2020(8969)
- 2019(20863)
- 2018(20435)
- 2017(38764)
- 2016(20873)
- 2015(24044)
- 2014(24073)
- 2013(24427)
- 2012(23502)
- 2011(21939)
- 2010(22183)
- 2009(20834)
- 2008(20698)
- 2007(18668)
- 2006(16847)
- 2005(15753)
- 学科
- 济(112714)
- 经济(112621)
- 管理(55129)
- 业(51840)
- 方法(40720)
- 企(39162)
- 企业(39162)
- 数学(35887)
- 数学方法(35654)
- 中国(32392)
- 地方(28018)
- 农(27371)
- 业经(21755)
- 学(21568)
- 贸(20912)
- 贸易(20897)
- 财(20664)
- 易(20231)
- 制(18667)
- 农业(18518)
- 融(16834)
- 金融(16832)
- 银(16815)
- 银行(16778)
- 地方经济(16760)
- 环境(16350)
- 行(16321)
- 和(15861)
- 发(15855)
- 体(12848)
- 机构
- 大学(319376)
- 学院(317564)
- 济(146053)
- 经济(143241)
- 研究(122636)
- 管理(114870)
- 理学(96770)
- 理学院(95534)
- 中国(94374)
- 管理学(94122)
- 管理学院(93510)
- 科学(72903)
- 京(70216)
- 所(64515)
- 财(63886)
- 研究所(58337)
- 农(56209)
- 中心(54055)
- 财经(50175)
- 江(48853)
- 经济学(46662)
- 北京(45819)
- 经(45473)
- 业大(44941)
- 农业(44169)
- 范(43203)
- 院(43180)
- 师范(42820)
- 经济学院(41849)
- 州(38773)
- 基金
- 项目(200168)
- 科学(156495)
- 研究(146434)
- 基金(144789)
- 家(127149)
- 国家(126126)
- 科学基金(105556)
- 社会(94588)
- 社会科(89766)
- 社会科学(89739)
- 省(76313)
- 基金项目(75207)
- 教育(65539)
- 自然(65272)
- 划(65125)
- 自然科(63615)
- 自然科学(63590)
- 自然科学基金(62475)
- 资助(60450)
- 编号(58310)
- 发(49325)
- 成果(48417)
- 重点(45913)
- 部(45391)
- 课题(41225)
- 创(40607)
- 国家社会(40263)
- 发展(39924)
- 展(39307)
- 教育部(38414)
- 期刊
- 济(172732)
- 经济(172732)
- 研究(102102)
- 中国(69830)
- 农(52104)
- 学报(50112)
- 财(47785)
- 科学(46733)
- 管理(43260)
- 大学(36742)
- 农业(35582)
- 学学(34226)
- 融(33030)
- 金融(33030)
- 教育(31675)
- 经济研究(28888)
- 技术(27013)
- 财经(25944)
- 业经(25896)
- 问题(22993)
- 经(22608)
- 贸(20647)
- 业(20164)
- 国际(18912)
- 世界(18581)
- 技术经济(17720)
- 资源(16408)
- 图书(16273)
- 统计(15650)
- 商业(14753)
共检索到50534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暖 陈喜泉 侯冠平
中国南海是中国最大的一片蓝色国土,所蕴藏的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南海不可再生资源属于马克思蓝色国土自然力范畴,其跨期开发利用能够溢出基本生产要素效应、生产力效应与财富源泉效应。尽管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景可期,但是,当前近海资源却出现了跨越产量高峰后的自然力递减倾向、远海资源由于多种原因面临着尚不能全面开发、资源总量流失等挑战。为此,应坚决维护南海海权,保障蓝色国土安全及开发利用权益;构建跨期开发利用模型,促进代际公平;制定长远规划,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勘探开发走向远海、深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冬林 赵新宇
如何有效和可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如何在资源开采阶段减少浪费,也是当前资源税改革所面临的直接问题。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低的现实出发,指出资源开采企业在成本限制、市场影响和产权模糊等因素约束下的短期行为产生生产外部性,导致资源在开采阶段的浪费。这种生产外部性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使经济体系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基于市场机制的外部性的内部化处理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外部性的数量,恢复帕累托最优,同时,这也是当前资源税改革的主导思想。本文还针对资源税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不可再生资源 外部性 资源税 内部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建斌
不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低碳经济的迫切要求。本文从社会性规制的视角,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社会性规制的理论基础和完善规制手段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不可再生资源 社会性规制 持续利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纪玉山 李华主 李克
目前我国的资源使用量较高,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政府应进行引导。在贴现率升高的情况下,非可再生资源的跨期使用应向较前时期倾斜,而在全要素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应向较后时期倾斜,从而确保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因此,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促进非可再生资源的高效使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非可再生资源 新型工业化道路 贴现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苏兆国
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耗竭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可持续增长不能单方面强调技术进步,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琼 王丽 廖斌
以资源开发部门和最终产品供给部门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规整性决策。文章采用基于异步次梯度法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稳态下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和产量的增长率,并对求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规整性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产品供给部门和开发部门的资源开发优先级约束、生产约束与资源开采净现值水平将显著影响不可再生资源产量的增长率。据此提出面向规整性开发与合理配置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仝川
通过分析指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产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相比较的角度出发 ,设置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度量指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并以中国为例 ,分别以重量与能值为尺度 ,计算以上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 能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结合经济学、分析学等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以FARKARS原理作为突破口,自主构建了一套测度宏观经济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的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提出了摆脱过度依赖需要具备的三大原则。以此对我国各省份进行了宏观经济是否存在过度依赖性的实证,从而将我国各省份划分为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依赖与否的三类地区,并结合分析过程为仍未摆脱过度依赖的地区给出了系统性的转型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结合经济学、分析学等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以FARKARS原理作为突破口,自主构建了一套测度宏观经济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的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提出了摆脱过度依赖需要具备的三大原则。以此对我国各省份进行了宏观经济是否存在过度依赖性的实证,从而将我国各省份划分为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依赖与否的三类地区,并结合分析过程为仍未摆脱过度依赖的地区给出了系统性的转型方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仝川
With the emerge of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ow to measur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has been pay attention to.This paper builds an indicator of measur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that is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 industrial economic/value added of industry,and taking China as example,calculates the value of this indicator from 1985 1995.
关键词:
单位工业增加值 不可再生资源 消耗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本文为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当局是否应该促进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延续性转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放任"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政府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经济 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谨凯 林逢珠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海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内在的信息反馈结构与机制。以海洋石油资源为例,建立了海洋石油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近几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模型模拟所得开发数据与海洋石油开发的历史拟合较好,模拟的误差在20%-30%之间,误差较小。研究表明投资是影响新增净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储采平衡率和销售收入这三个指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大总投资、保持适当的勘探开发投资比例、努力提高技术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考察了我国几大类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我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从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远景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最后,从提高意识、加强管理、筹措资金、开发技术以及完善立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综合利用 战略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向京 魏敏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不可再生资源空间异置的利益补偿机制,加之资源租金扭曲,使得我国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合理的开发和使用。所谓不可再生资源的空间异置是指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价格、税收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因素而导致的区域利益的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林 田卫星 丁占文 刘蕊
文章在包含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可再生资源。研究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稳态特征及增长率,并分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和资源的再生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经济增长 平衡增长路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