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3)
2023(11891)
2022(10465)
2021(10062)
2020(8436)
2019(19809)
2018(19591)
2017(37556)
2016(20353)
2015(23133)
2014(22882)
2013(22908)
2012(21228)
2011(19242)
2010(18776)
2009(17127)
2008(16449)
2007(13818)
2006(11967)
2005(10422)
作者
(58209)
(48389)
(47774)
(45764)
(30906)
(23099)
(21737)
(19186)
(18415)
(16995)
(16565)
(16324)
(15248)
(15175)
(14914)
(14798)
(14423)
(14273)
(13769)
(13714)
(11972)
(11920)
(11464)
(10839)
(10786)
(10734)
(10634)
(10524)
(9583)
(9528)
学科
(84122)
经济(84036)
管理(54166)
(50778)
(40282)
企业(40282)
方法(39180)
数学(34679)
数学方法(34366)
中国(23703)
(22979)
(18101)
(18062)
地方(17736)
业经(17431)
(16887)
贸易(16878)
(16460)
农业(15432)
(13785)
环境(13553)
(13123)
技术(11972)
理论(11884)
(11774)
金融(11773)
(11582)
银行(11549)
(11087)
(11047)
机构
大学(288679)
学院(284682)
(117978)
经济(115655)
管理(113972)
研究(100613)
理学(99552)
理学院(98408)
管理学(96766)
管理学院(96273)
中国(74937)
科学(62898)
(62052)
(50505)
(49846)
研究所(46596)
(46486)
中心(44687)
业大(43305)
财经(41025)
北京(39554)
(39079)
(38471)
师范(38162)
(37634)
(36570)
农业(36471)
经济学(35548)
经济学院(32125)
(31679)
基金
项目(202107)
科学(159197)
基金(148230)
研究(147377)
(129659)
国家(128653)
科学基金(110031)
社会(93027)
社会科(88139)
社会科学(88114)
基金项目(79382)
(77402)
自然(71971)
自然科(70269)
自然科学(70252)
自然科学基金(68991)
教育(66229)
(65228)
资助(61179)
编号(58960)
成果(47499)
(45465)
重点(45121)
(43226)
(41429)
课题(40392)
创新(38781)
教育部(38760)
科研(38759)
国家社会(38341)
期刊
(124744)
经济(124744)
研究(84660)
中国(51985)
学报(46053)
科学(43525)
(42155)
管理(39940)
大学(34565)
(34477)
学学(32438)
农业(30160)
教育(29326)
技术(23057)
(22052)
金融(22052)
经济研究(20172)
财经(19414)
业经(19274)
(16509)
问题(16452)
(16104)
图书(15333)
资源(14713)
理论(14177)
科技(14055)
(13825)
技术经济(13649)
世界(13067)
实践(12882)
共检索到408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军  覃军  张峻  
利用我国南方7省1951~2008年112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极差标准化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了可反映我国南方地区冰冻天气时空分布的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定义了冰冻日、单站冰冻天气过程、综合冰冻指数及区域持续性冰冻过程,并基于综合冰冻指数分位数,对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级。给出了发生区域持续性冰冻过程年度的冰冻起止时间和地理分布范围,通过对冰冻日、雨凇雾凇日、冰冻指数及其重现期等项目分析,揭示了我国南方地区冰冻天气时空分布规律,主要有:(1)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区域持续性冰冻灾害天气最严重的前5位分别为2008、1955、1984、1964、1957年度,其中2007~2008年度最严重。1951~2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刘沛林  谭青山  何海斌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近50年来最大的冰灾,给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林业损失最为惨重。因此,科学评价林业冰冻灾情,探讨灾情的形成机理并寻求林业防灾减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灾区的湖南省为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湖南省林业受灾面积广,直接经济损失大,外来物种损毁严重,人工纯林受损突出,南部林业损失重于北部。这是由于冰冻强度大、低山与弱风以及林业系统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调整林业结构、发展林业灾害保险来提高林业系统的抗灾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爱军  李宁  祝燕德  吴吉东  郭海峰  李春华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并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媒体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和灾情数据,从综合风险防范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此次灾害应急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应急社会联动机制不完善、电力和交通部门应急响应滞后、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影响评估缺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风险沟通不足等;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链的概念,认为气象灾害作为致灾因子可能引发一系列灾害,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综合风险链,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最后,从灾害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模式,认为当前特别要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建立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风险沟通贯穿整个综合风险防范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胡海清  
根据黑龙江省 1980~ 1999年的林火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 ,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 1980~ 1987年的多发段和 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 :次数频谱周期为 16、4 5a和 2 3a ,面积频谱周期为 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 9 1a和 3 0a左右 ,面积频谱周期为 9 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 ,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 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 3月、4月 ,雷击火面积集中在 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 ,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林火较少。有 5个林火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关龙  
文章从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经、古医书、笔记和杂录、地方志、类书中,获取了中国历史大疫385条(公元前13世纪至1911年)。进而,对385条疫情的烈度进行定量分级,分析中国历史大疫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见解:在历史上中国是大疫频繁发生的国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两个活跃期(公元2~3世纪、16~19世纪),且有愈后愈多之势,从百年一遇,到数十年一遇、数年一遇;东部多,西部少,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最甚;存在着灾害链,有旱—疫、涝—疫、饥—疫等10多种灾害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兴  李成振  陈刚  
采用三维k-ε紊流模型,对封冻河道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主要受床面与冰盖粗糙度的相对大小影响,受水深影响较小,对雷诺数变化并不敏感;在流动核心部分分布较为均匀,并不遵循对数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冰盖对水流流动的影响,指出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流速分区及平均流速相等的假定理论上的缺陷。最后采用双幂律拟合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阙华斐  谭三清  周璀  张贵  
监测预报和挖掘发现林火发生的时空规律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本研究主要利用中国森林防火网2007—2017年卫星林火监测数据,借助时空立方体热点分析模型,研究发现湖南省近10年林火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自2007年起的11年间共发生林火15 536起,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占累计总数的87.2%,属湖南省重点森林防火时段;热点分析发现冷点即林火低频区域8 799个、暖点即林火高频区域6 660个,整体火情呈下降趋势,林火热点区域集中在衡阳南部、郴州东北部以及永州中南部地区;相较于2001—2008年湖南省林火分布规律的报道可见,常德市石门县、湘西州以及张家界市的林火发生频率明显减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太林  叶建仁  
通过对福建、江西和江苏等省17个县(市)的松树枯梢病的危害程度及发病特点调查,把松树枯梢病的发生区域归纳为:轻(无)度病害区、中度病害区和重度病害区三大类。感病程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4、5月份的月平均湿度、月降水量和月降水天数,以及年平均湿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较为密切。以上述气象因子为自变量,发病程度为因变量,建立了病害的回归预测模型:y=98.60+13.54x1-9.33x2-3.62x3+0.07x4+0.07x5-11.97x6+3.26x7(R=0.933 3)。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南方主要县(市)的病害进行了预测和划分,并提出了该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喜  桂惠中  丁树文  
在全面定位调查并建立崩岗GIS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国南方崩岗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岩性、土壤、地形、降雨、气温等自然因子对崩岗分布数量的影响分析,确定中国南方崩岗主要分布在年均降雨量为1 300~2 000mm、年均气温为15~22℃、海拔500m以下的花岗岩红壤丘陵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向应  秦大河  韩添丁  成鹏  
大气降水化学是大气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可靠指标,而且保存在高海拔地区雪冰中的化学成分对研究局地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的大气降水化学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特别是结合积雪和冰芯化学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降水化学资料。回顾了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背景,综述了该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光智  黄晓华  黄霞  宋国强  
根据多年来对湖北省酸雨的监测结果,报道了湖北省酸雨的时空分布规律。湖北省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及以南和四川盆地以东的鄂西地区,降水的H+浓度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酸雨的高峰期出现在夏秋两季。对降水中各离子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致酸物质以SO2为主,各地的制酸机制和酸性物质来源与当地污染源排放情况和气象条件有关。由于接地逆温、大气稳定度和大气混合层高度在湖北东西部地区的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降水的酸性物质来源有大气输送和局地污染源排放两种,西部地区降水中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局地污染源排放为主。对1996~2000年的酸雨量比率和酸雨检出率进行Daniel趋势检验表明:湖北省的酸雨范围在逐渐扩大,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陆钊华  项东云  曾炳山  张宁南  郭洪英  
2008年初,中国南方8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寒害。调查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受灾的地理范围是24°15′—26°54′N,104°—118°E,其中,重灾区是湘南、赣南、桂北和粤北地区,在粤、桂、赣3省区,寒害的垂直分布发生在在海拔300~600m范围以内。受灾树木断顶、折干、弯曲、倾覆、树皮冻裂或枝叶冻枯,多数植株以遭受机械损害为主,发生生理冻害的情况极少。根据综合受害等级分析,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受害程度最重,尾巨桉DH32-29和巨尾桉无性系GL9等次之,邓恩桉和巨桉耐寒性较强,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通过对灾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琳  徐宗学  
利用西南5省市的33个气象站,采用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西南5省市60a来极端降水指数除PRCPTOT和CDD外均呈现出较弱的上升趋势,表明虽然该地区降水总量略有减少,但最大日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却有所增加;极端气温指数中TN10、TX10和DTR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7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西南5省市有变暖的趋势,且昼夜温差变小;极端降水指数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突变。在空间尺度上,西南5省市与降水量相关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出西北到东南递增的分布规律,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处于低值区,而其连续干旱日数(CDD)却处于高值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莉  何永坤  雷婷  唐余学  
中稻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大粮食作物,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该地区中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文应用我国西南地区70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二项式9点滑动平均法、Morlet小波分析和反距离权重(IDW)内插法,分析了中稻抽穗扬花—灌浆乳熟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最重的是2006年,其次是2010和1970年;热害发生次数的年代际变化为"升-降-升-降"趋势,不同等级高温热害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趋势与热害年代际总体变化趋势一致;高温热害天数呈现不同尺度的周期震荡,1960-1975年表现为5a的周期,1976-2010年存在14年左右的显著周期,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