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5)
2023(14271)
2022(11931)
2021(11156)
2020(9315)
2019(21290)
2018(20849)
2017(38330)
2016(21020)
2015(23744)
2014(23355)
2013(22923)
2012(21537)
2011(19615)
2010(19269)
2009(18038)
2008(17540)
2007(15728)
2006(13957)
2005(12904)
作者
(61605)
(51811)
(51524)
(48858)
(32818)
(24874)
(23366)
(20042)
(19835)
(18368)
(17985)
(17550)
(16833)
(16625)
(16562)
(15927)
(15350)
(15066)
(15029)
(15000)
(13058)
(12827)
(12651)
(11935)
(11580)
(11540)
(11375)
(11341)
(10566)
(10488)
学科
(82633)
经济(82506)
管理(62460)
(58472)
(45542)
企业(45542)
方法(32377)
数学(28403)
数学方法(28103)
(26927)
中国(26246)
(23397)
(21010)
(18613)
业经(18599)
农业(18383)
技术(17019)
地方(16947)
(16339)
贸易(16329)
(15951)
(15513)
(14708)
银行(14662)
环境(14248)
(14177)
金融(14169)
(14118)
(13011)
财务(12969)
机构
大学(298695)
学院(295511)
(125075)
经济(122539)
研究(111416)
管理(107005)
理学(91232)
理学院(90097)
管理学(88545)
管理学院(87990)
中国(85718)
科学(67603)
(65564)
(58763)
(57120)
(56189)
研究所(51834)
中心(50341)
业大(46118)
(45555)
财经(45463)
农业(44232)
北京(41585)
(41413)
(40857)
经济学(39497)
(39123)
师范(38612)
经济学院(35368)
(35241)
基金
项目(200527)
科学(157559)
基金(146208)
研究(145232)
(130471)
国家(129429)
科学基金(108590)
社会(93555)
社会科(88605)
社会科学(88587)
(76889)
基金项目(76440)
自然(69193)
自然科(67547)
自然科学(67524)
自然科学基金(66357)
教育(66197)
(65977)
资助(59454)
编号(56651)
成果(47241)
重点(46502)
(45315)
(43946)
(42022)
课题(41123)
国家社会(40123)
(39989)
创新(39747)
教育部(38394)
期刊
(141178)
经济(141178)
研究(91659)
中国(69369)
学报(52210)
(52203)
科学(48161)
(46677)
管理(41221)
大学(39469)
学学(37197)
农业(35350)
教育(34146)
(28685)
金融(28685)
技术(26725)
财经(23414)
经济研究(22783)
业经(20935)
(20306)
(19816)
问题(18749)
(16407)
(15565)
世界(15545)
科技(14940)
国际(14682)
技术经济(14675)
业大(13495)
资源(13148)
共检索到462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璨  于法稳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和江西省遂川县的299个样本农户1990~2001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的家庭经营、木材一家进山收购、林业税费等主要制度对样本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对减缓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1年,农户的技术效率基本上较低,且呈现出停滞状态,并且与主要的制度存在密切关系,也是减缓贫困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的制度变迁是必要和迫切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秦富  
本文利用江西省遂川县138个农户12年多投入—多产出变量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算了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遂川县县城对乡村经济的辐射力度不大;农户家庭规模与户主的务农经验对家庭生产的技术效率影响显著;农户从事非农产业虽然会增加收入,但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是有效率的;农地过于细碎及林业税费的增加会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温亚利  公培臣  
农户流转收益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户长期利益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能否充分实现。对遂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林木流转进行简单回顾,以林地林木价格理论作为流转收益合理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Faustmann林价公式和林木销售价法,构建流转收益分析模型,运用调研所获数据,分析农户流转收益的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在没有采伐指标约束的情况下,林地与林木流转的理论价格明显高于农户流转收益;林地与林木的理论价格随采伐指标约束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平均采伐指标获得率水平下,农户转出林地、林木所获收益不具有合理性。为使得农户流转收益具有合理性,既需要完善流转制度措施,也应优化生产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苇萍  王礼权  
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三定"作为比较分析对象,分析了两次改革的继承关系,从改革社会政策环境和改革内容特点两方面,比较了两次改革的差异。认为: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时机已经成熟;改革应尊重历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改革要有系统观念,善于把握全局;以强化物权保护为重点,切实尊重林农利益;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瑞  成春林  
本文在金融发展、制度质量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用银行业和股票市场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与制度质量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均有助于贫困减缓,替换不同的贫困水平衡量指标,结果依然稳健;制度质量改善显著促进了金融发展,其他控制变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制度质量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劲  李敏  朱启臻  张大勇  
移民扶贫不单纯是一项经济工作,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移民扶贫成本的分析是移民可行性的重要依据。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环境成本和文化成本等,任何一方面的成本过高,都会影响移民扶贫的有效性。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集中连片的几个地区,移民扶贫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成本也不尽相同。忽略移民成本这一客观事实,任何主观善良愿望的移民扶贫决策都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通过对江西省遂川县深山区移民扶贫的成本问题分析,认为扶贫移民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要把心理成本、文化成本降到最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璨  
家庭经营、木材一家进山收购和林业税费成为制约集体林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此三项制度安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崇义县1981 ̄2004年林业家庭经营制度安排的消费者剩余损失为47633万元,年均为1985万元;带来的生产者剩余为44432万元,年均为1851万元;同期社会福利损失为3202万元,平均为133万元,社会福利损失从1981年的25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97万元,增加相当明显。金寨县、遂川县和沐川县的家庭经营制度安排对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类似。林业税费制度安排的生产者剩余的影响为正值,消费者剩余影响为负值,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为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礼权  
对江西省遂川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参与式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总结。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广大林农参与了改革诊断、学习、决策、实施和监评的全过程。分析了参与式方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认为林业改革与发展必须尊重林农主体地位和注重林农的广泛参与;同时,相关各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是赋权、还利、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等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的关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遂川县支行联合课题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明  钱力  倪修凤  吴波  
文章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试点村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维度效度较高,但各维度效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兴旺效度最高;乡村振兴试点村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效度;劳动力结构、本地务工情况以及交通便利性等能够对提升乡村振兴效度产生较大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对试点村周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协同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扶贫促进产业振兴,切实发挥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单德朋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教育效能、教育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0年西部地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贫困流动性较弱,存在持续贫困的现象;由于教育质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权衡替代,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不显著;教育质量对城市减贫的作用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为显著;平均受教育年限对西部农村贫困减缓具有"门槛"效应,且现阶段教育效能对农村减贫的整体作用为负。由于离技术前沿距离较远,中等教育对西部城乡减贫的意义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苟灵生  刘儒  
在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教育支出的作用值得探讨。文章通过我国2005—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提出检验财政教育支出与减缓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测算了教育支出对贫困的影响特征及通过空间传导机制所衍生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减缓贫困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在电子商务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减贫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遂川县支行课题组  胡晓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科技"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并提出"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对此,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大有可为。本文以遂川县为例对贫困山区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开展了调查,剖析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本文从县域和省际两个层面,采用OLS最小二乘法和DID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普惠金融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初期,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这种效应仅在集中连片特困区显著,受资源倾向性配置的效率损失、农贷的"精英俘获"以及金融知识匮乏的影响,银行服务包容性的提高没有反映出明显的益贫性;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程度较强的地区,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对金融资本扭曲配置行为加以约束,纠正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负面效应;银行、保险等正规金融机构忽视弱势群体的资源配置结构是导致包容性金融体系无法实现减贫的根源。因此,兼顾广泛包容、特定配比和商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才能扭转正规金融机构现有效率和公平皆损的局面;构建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能够克服正规金融机构高门槛、服务成本高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成为对社会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框架选择,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和减缓贫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利明  朱志勇  张永亮  刘浩  刘璨  
文章根据对江西省崇义县和遂川县实地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这2个县培育发展民营林场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民营林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扶持民营林场发展和推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其对其他区域的典型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