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
2023(1178)
2022(1116)
2021(1117)
2020(858)
2019(2122)
2018(2071)
2017(3922)
2016(2060)
2015(2428)
2014(2293)
2013(2334)
2012(2227)
2011(2090)
2010(1904)
2009(1683)
2008(1569)
2007(1249)
2006(1117)
2005(894)
作者
(5592)
(4842)
(4592)
(4578)
(2987)
(2355)
(2119)
(1896)
(1873)
(1632)
(1592)
(1564)
(1532)
(1529)
(1525)
(1472)
(1441)
(1411)
(1309)
(1304)
(1177)
(1138)
(1098)
(1064)
(1050)
(1035)
(995)
(981)
(979)
(933)
学科
(10959)
经济(10951)
方法(5785)
数学(5560)
数学方法(5543)
管理(4373)
(4162)
中国(3358)
(2843)
贸易(2842)
(2793)
(2668)
企业(2668)
(2596)
环境(2134)
地方(2123)
农业(1727)
(1647)
(1636)
(1533)
关系(1507)
业经(1503)
(1450)
出口(1350)
出口贸易(1350)
(1350)
地方经济(1297)
(1273)
(1246)
(1202)
机构
大学(30861)
学院(29852)
(15788)
经济(15650)
研究(11644)
管理(11644)
理学(10338)
理学院(10180)
管理学(10090)
管理学院(10026)
中国(8736)
(6706)
科学(6645)
(6071)
(5649)
经济学(5568)
财经(5279)
研究所(5272)
经济学院(5104)
中心(4958)
(4949)
北京(4369)
(4148)
财经大学(4108)
(4055)
师范(4042)
(3922)
科学院(3863)
业大(3695)
师范大学(3504)
基金
项目(22697)
科学(18410)
基金(18079)
研究(16485)
(16075)
国家(15983)
科学基金(13545)
社会(11574)
社会科(11039)
社会科学(11039)
基金项目(9813)
自然(8338)
自然科(8131)
自然科学(8130)
自然科学基金(7997)
资助(7382)
(7116)
教育(7044)
(6777)
中国(5927)
编号(5770)
(5751)
国家社会(5533)
重点(5291)
(5181)
教育部(4947)
(4632)
人文(4617)
科研(4447)
创新(4423)
期刊
(14975)
经济(14975)
研究(9596)
科学(4723)
中国(4626)
学报(4140)
管理(3936)
(3755)
(3387)
大学(3111)
学学(2974)
经济研究(2764)
财经(2724)
农业(2630)
问题(2442)
资源(2421)
(2356)
(2116)
金融(2116)
世界(2020)
(2010)
技术(1988)
业经(1742)
技术经济(1696)
(1688)
国际(1602)
教育(1597)
经济问题(1597)
统计(1270)
现代(1181)
共检索到40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绍浪  郭小君  李凤英  李娜  何小武  
基于南方地区9个省份41个气象站点1956~2015年共60 a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南方地区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方地区降雨以侵蚀性降雨为主,且比较集中,区域强降雨事件出现的频次在增加。南方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3 477.30~24 878.65 MJ·mm/(hm~2·h·a)之间,平均值为9 919.93 MJ·mm/(hm~2·h·a),总体由南往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在季节分布上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夏季。60 a来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浙江、江西3省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说明这些地区面临较大的土壤侵蚀潜在压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德勇  张新  李启权  冯强  刘相君  季柯  翟海江  
【目的】对陇东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认知该区域水土流失规律和指导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陇东地区正宁、宁县、西峰、镇原、合水、庆城、华池和环县等8个区县气象站2001-2011年日降雨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日降雨量侵蚀力模型计算各站点降雨侵蚀力值,探讨分析了该区域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布特征,并结合GIS软件分析了陇东地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陇东地区各区县气象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为1 144.8~2 048.5 MJ·mm/(hm2·h),且东南部明显高于西北部;中南部地势低洼的宁县和合水县由于侵蚀性降雨集中,其降雨侵蚀力值大于东南部年降雨量和侵蚀性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  姜小三  
以长江上游丹江流域典型地区陕西省商南县为研究区,收集该地区2010年13个水文雨量站降雨资料,以经典算法计算的降雨侵蚀力作为基准值,对比分析6个简易模型的计算精度,并优选适用性最佳模型估算各站的降雨侵蚀力,插值绘制成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卜氏模型计算精度最高,平均达到89.325%,在研究区具有较好适用性。商南县2010年降雨侵蚀力平均为254.46 MJ.(hm2.h.a)-1.mm。7月份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达到最高,分别占年总量的50.41%和89.56%,降雨侵蚀力呈高度集中的季节分布态势。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较为明显的高值区,南、北部较低,东北部地区几个站均较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钎里  白银萍  刘建亮  黄晶  王尹佳  廖达航  刘国通  杨刚  
【目的】耕层土壤酸化问题制约着农作物生产安全,本研究从降雨淋溶造成耕层土壤pH变化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长时间降雨量影响着耕层土壤酸化的时空变化趋势,为耕层土壤酸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地紫色土和水稻土耕作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近期耕层土壤调查数据和四川盆地降雨量数据,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40年来四川盆地耕层土壤pH变化趋势和降雨量分布,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降雨量对耕层土壤pH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地统计分析显示:空间上,1980年和2020年两时段的耕层土壤pH变异系数都在15%左右,同属中等程度空间变异。时间上,40年来四川盆地耕层土壤pH平均下降0.7,对比pH差值分布图和降雨量分布图发现pH下降幅度较大的区域与年降雨量较大区域吻合。方差和回归分析表明,四川盆地40年来降雨量对耕层土壤酸化有显著影响(P<0.05),当不同市域年平均降雨量相差超过100 mm时,pH差异显著(P<0.05)。40年来降雨量对耕层土壤酸化时空独立解释能力可达41%。【结论】四川盆地40年降雨量大小影响着耕层土壤酸化的时空进程,因此应长期关注极端降雨事件,为治理土壤酸化做好必要的防范准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岑明  计鸿贤  林发源  
在广西四县一市,比较了五个不同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白蜡虫死亡及其种虫、白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对白蜡虫种虫的死亡影响不大;年降雨量则是引起白蜡虫种虫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每次大雨过后,即出现一个雌虫死亡高峰。雌虫比雄虫敏感,其上限为1552.5mm左右。在这个上限以下,雌、雄蜡虫均生长发育良好,死亡率低产蜡量高;反之,雌虫大批死亡,其死亡百分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雄虫虽不及雌虫敏感,但是,在雨量过多的情况下,蜡花也常常长霉变黑,间接致使雄蜡虫死亡,产蜡量很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德地  李梅  楼章华  陈晓宏  
基于浙江地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浙江省在汛期、枯季和全年的降雨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东北部的汛期降雨量主要呈现增加趋势,而西南部主要为减少趋势,汛期降雨频率主要表现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汛期降雨强度和汛期降雨量在变化趋势上相似;枯季降雨量有较为显著的增强趋势,而枯季降雨频率在浙江东部地区为减少趋势,浙江西、北部、浙江南部有增加趋势;年降雨量在浙江西、北部为增加趋势,且存在明显的11、21年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而浙江南部降雨量在1980年后开始呈现为减少趋势,存在20、8年的明显变化周期;浙江东部年降雨量在1986年前主要为增加趋势,而后为减少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共49a的月降雨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该流域降雨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流域降雨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雨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研究表明:①1960~1990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年际和代际振荡,并无显著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年降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尤其从2002年开始,年降雨量开始减少;②流域季节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夏季降雨、冬季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18a的第一主周期;春季、冬季和年降雨存在6a次主周期;此外,春季、秋季、冬季和年降雨均存在3a次主周期;③夏季降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  陈涛涛  迟道才  
为探索辽西北地区降雨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采用辽西北地区5个市21个气象站1952~2006年间的气象资料,应用Daniel及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辽西北地区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对降雨量进行突变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是从不同时间段对辽西北地区降雨量进行检验,但二者结果基本吻合,整体上辽西北地区降雨量呈下降趋势,且变化比较稳定;辽西北地区虽个别城市在一些年份降雨出现了上升趋势,但整体上还是下降趋势较显著,这与趋势分析结果相似,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乐婷  彭秋志  廖剑宇  江源  康慕谊  
基于东江流域近50年降雨、径流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下,东江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而由于人为调控,径流量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②月尺度下,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则在旱季更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旱季径流逐渐由纯粹依赖降雨演变为更多由人工水库、闸坝等补给调控,即人类活动对东江径流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凯熙  张利平  宋晓猛  佘敦先  夏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城市汛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洪涝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国首都北京各城市化阶段汛期降雨变化显得非常有必要。论文基于30个雨量站1963—2012年汛期降雨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北京汛期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城区和近郊区汛期降雨之间的差异来研究城市化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北京不同城市化阶段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变化对降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北京各区域汛期降雨时间上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整体表现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小的趋势。②北京山区最容易发生小雨和中雨;城区则更容易发生中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特别是暴雨和大暴雨;近郊区发生小雨和中雨概率与城区接近,但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发生可能性小于城区;远郊发生各等级降雨事件的可能性均较大。③相对于北部近郊而言,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区降雨比南部近郊更大,但城市化增雨效应在城区与北部近郊之间也有所体现。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城区和郊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原有下垫面条件被改变;由于城区城市化进程比近郊区更快,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使得城区汛期降雨量大于近郊区,且更易发生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金发  
中国南方典型研究区50 年代和80 年代土地退化的对比分析表明, 近几十年来, 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土地退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密度较小和经济较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和土地开垦程度高的低丘岗地区, 而是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经济不够发达的低山丘陵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山林是山区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来源。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山林分布差异大,且山林的种类繁多,因之占有关系、经营方式也极为复杂。土地改革运动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法令,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山林进行了分配。除收归国有的山林外,对能分配且分配后便于经营管理的山林,尽量作了分配,如土地一样实行了农民私有制,从而确立了国有、公有及私有的林权占有和管理制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周亮  刘冀  谈新  董晓华  舒章康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文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为研究澴河上游汛期降雨、径流的一致性,基于澴河花园水文站及流域内6个雨量站1963~2013年汛期实测资料,以全汛期、最大1日、3日、7日为时间尺度,首先通过Pettitt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对降雨、径流序列进行趋势与突变检验;其次采用不均匀系数和重心模型对降雨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基于日流量历时曲线分析不同相对历时流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降雨径流关系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澴河上游流域汛期降雨存在不显著下降趋势,各历时降雨空间分布未发生显著变化,降雨重心基本分布在广水站和草店站之间。花园站汛期平均流量呈减小趋势,最大1日、3日、7日平均流量显著减小;高流量下降趋势和低流量上升趋势均较明显,高、低流量相对于中流量的离差均为减小趋势。汛期径流系数呈下降趋势,降雨、径流深多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1.6、20.8 mm/10 a;径流系数与降雨量呈分段线性关系,约在汛期降雨为565 mm处出现转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晓云  林德根  王静爱  常晟  
基于中国南方8省区喀斯特地区卫星遥感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2000—2011年间的NPP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PP变化。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2000—2005年间,研究区NPP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5年发生转折,2006—2011年间,NPP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喀斯特地区NPP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非喀斯特区;农田、低密度灌木林、混合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对石漠化反应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