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0)
- 2023(7869)
- 2022(6114)
- 2021(5756)
- 2020(4662)
- 2019(10466)
- 2018(10388)
- 2017(19044)
- 2016(10332)
- 2015(11879)
- 2014(11591)
- 2013(11365)
- 2012(10401)
- 2011(9585)
- 2010(9309)
- 2009(8458)
- 2008(8413)
- 2007(7147)
- 2006(6419)
- 2005(6090)
- 学科
- 济(48010)
- 经济(47963)
- 管理(23711)
- 业(22257)
- 中国(18442)
- 方法(18058)
- 数学(16423)
- 数学方法(16323)
- 企(15342)
- 企业(15342)
- 农(13499)
- 贸(11179)
- 贸易(11169)
- 易(11007)
- 业经(9985)
- 学(9304)
- 财(9053)
- 农业(8896)
- 制(8564)
- 发(8552)
- 地方(7804)
- 银(7677)
- 银行(7659)
- 行(7451)
- 融(7406)
- 金融(7406)
- 环境(7190)
- 发展(7080)
- 展(7063)
- 关系(6845)
- 机构
- 大学(149501)
- 学院(145951)
- 济(70565)
- 经济(69611)
- 研究(61260)
- 管理(49914)
- 中国(47332)
- 理学(42408)
- 理学院(41887)
- 管理学(41205)
- 管理学院(40930)
- 科学(35879)
- 京(33247)
- 所(31490)
- 财(29787)
- 研究所(28967)
- 农(26908)
- 中心(25739)
- 经济学(24293)
- 财经(23918)
- 经(22226)
- 院(22205)
- 经济学院(21918)
- 北京(21730)
- 农业(21135)
- 业大(20673)
- 江(20320)
- 范(19649)
- 科学院(19491)
- 师范(19441)
- 基金
- 项目(99258)
- 科学(78548)
- 基金(74799)
- 研究(71395)
- 家(67356)
- 国家(66914)
- 科学基金(55587)
- 社会(48215)
- 社会科(45847)
- 社会科学(45839)
- 基金项目(38128)
- 省(34579)
- 自然(34213)
- 自然科(33280)
- 自然科学(33264)
- 自然科学基金(32711)
- 教育(31663)
- 划(30871)
- 资助(30685)
- 编号(26214)
- 部(23364)
- 重点(23274)
- 中国(22601)
- 发(22597)
- 国家社会(22346)
- 成果(21992)
- 创(20174)
- 教育部(19883)
- 创新(19187)
- 科研(18981)
共检索到22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专家将中国南方喀斯特比喻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态孤岛’",以揭示目前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正面临的石漠化威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在7月12日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修复"主题论坛上说,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景观之一,同时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表现为地表容易漏水,极度干旱;成土速率慢、土层极薄;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年兴 林振山 黄震方 潘刚
中国的自然遗产事业方兴未艾,但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论文以广泛的基础资料收集为前提,分析论证了自然遗产地保护的完整性原则,并对全球范围内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威胁因素进行了定量化统计评价。结合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况,提出了中国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威胁 保护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康宁 池永宽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极端的景观形式,既有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原始喀斯特生态系统,同时又存在遭受严重人为干扰的次生喀斯特生态系统。喀斯特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集中体现在:土壤脆弱性、水文脆弱性、植被脆弱性、人文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利用不当将影响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口压力大,耕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石漠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季节性干旱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伯雄 霍斯佳 康永波 刘正威 孙克勤
2007年,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贵州荔波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本文简述了荔波喀斯特的独特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诸如旱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喀斯特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遗产资源综合管理的角度,对荔波喀斯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使得我们的宝贵遗产能够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关键词:
贵州 荔波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斯佳 孙克勤
喀斯特约占全球大陆面积的12%,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武隆喀斯特三处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46 016 hm~2。本文首先将其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显着价值。其次是将自然遗产地的遗产资源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还指出了世界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诸如地质灾害,过度开发,石漠化等。最后提出了保护对策,包括科学管理,灾害预警系统等,以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地质遗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智慧 杨广斌
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自2006年申遗以来,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客流量逐渐逼近景区极限,如果管理调配不当,基础设施不到位,对遗产地的损害是不堪设想的。通过对该景区森林景观价值的评估,希望促进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采用国内外流行的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对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荔波喀斯特森林景观价值为127.28亿元,其中,使用价值为124.18亿元,非使用价值为3.10亿元,几乎是2011年荔波旅游收入(32.91亿元)的4倍。因此,应当充分意识到荔波喀斯特森林景区的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永慧
石漠化是与北方荒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的中国三大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根据石漠化领域内的相关研究,系统总结了石漠化空间格局及动态过程研究、石漠化发展演化的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与不足,提出构建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轨迹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石漠化过程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不仅可以查明石漠化的发生地点及程度,还可以分析其发生和演化机理。将石漠化格局、过程与成因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从更长的时间段内,更加精确地研究石漠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全面系统地揭示石漠化演化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燕
长顺县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该县的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已成为制约和束缚该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长顺县结合县情实际,将石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加快了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以大量典型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梯度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石漠化的14个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因子和土壤环境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4.53%和29.28%,是影响石漠化的内在主导因子。植被因子与石漠化的阶段和过程显著相关表征了石漠化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土壤环境因子表征了石漠化在空间上岩性的差异特征,是石漠化类型的表现指标。图6表2参9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内在因素 贵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赤眉 胡宝清 覃开贤 严志强
本系统采用ArcGIS软件作为基本平台,以广西都安县为例,借助其中的空间叠加分析与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ArcObjects的专业型GIS——区域喀斯特石漠化信息系统(RKRDIS)。该系统是以喀斯特石漠化专业分析模型为核心,以空间数据为信息材料,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解决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数据分析、查询、显示和管理等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从“数据”提取“信息,”提供喀斯特石漠化的空间数据分析、动态监测、驱动诊断、预警分析、灾害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多方面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华 熊康宁 张浩 张乾柱
对收集到的124篇相关研究文献和专家建议的4本专著进行科学综述,通过分析发现以下特点:①从时间序列看,文献数量上下波动不太稳定,表明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②文献主要发表在农业类、林业类、高校学报类期刊上,地质类、环境类、畜牧业类、社会类、经济类、水利工程类上发表文献篇数相对较少;③文献中以案例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研究区多分布在贵州、广西、重庆、云南;④从模式类型看,关注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的文献数量较多,研究水土保持模式、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建立生态保护区开发旅游模式的文献相应较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综述研究,从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尺度...
关键词:
石漠化 石漠化治理模式 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阳兵 白晓永 邱兴春 周国富 兰安军 周绪 熊康宁
基于黄平县2004年的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数据,定量研究了黄平县各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率。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石漠化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着相关性,石漠化土地中以灌木林地、低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山区旱地、石质旱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占较大比例。轻度石漠化土地中以低覆盖度草坡和中密度草坡为主,中度石漠化土地以未利用地和低、中覆盖度草坡和石质旱地为主,强度石漠化土地以石质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灌木林地中中度石漠化最高可占4.17%,低覆盖度草地中轻度石漠化比例最高为62.09%,未利用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最高可达56.95%、强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43%,山...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地利用 相关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铭忠 胡宝清 廖赤眉 曹少英
本文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6个乡镇为例,运用回归统计原理和数学拟合方法建立胁迫阈值模型并求取胁迫阈值,然后通过胁迫阈值,选取1988、1999、2005三个时间段作为时间研究点,分别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对6个研究点进行石漠化程度演变的研究,揭示了石漠化程度演变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人类不合理的干预是喀斯特土地石漠化发生的主导因素,为喀斯特石漠化规划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腊芳 文雯 赖明勇
文章参照国内外产业安全指标现有研究成果,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四大类十五个分项指标的中国铁矿石产业安全指标体系,采用1995~2008年年度数据分析了铁矿石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的年度安全状况,并用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的月度数据对指标进行了月度评估,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铁矿石产业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俊佩 张建国 段爱国 王军辉
综述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及其环境评价体系,回顾近年来与国家生态林业工程相结合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实践,提出以探索石漠化形成机制、研究石漠化植被恢复机理和应用遥感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