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0)
- 2023(5944)
- 2022(5150)
- 2021(5031)
- 2020(4292)
- 2019(9878)
- 2018(9679)
- 2017(18005)
- 2016(9884)
- 2015(11436)
- 2014(11127)
- 2013(11254)
- 2012(10744)
- 2011(10054)
- 2010(9933)
- 2009(9369)
- 2008(9195)
- 2007(8007)
- 2006(7004)
- 2005(6510)
- 学科
- 济(43758)
- 经济(43720)
- 管理(26212)
- 业(22500)
- 方法(20733)
- 数学(18743)
- 数学方法(18602)
- 企(17507)
- 企业(17507)
- 中国(14749)
- 环境(11862)
- 贸(11299)
- 贸易(11294)
- 易(11085)
- 学(10888)
- 农(10315)
- 财(9176)
- 划(7963)
- 制(7746)
- 关系(7251)
- 业经(7094)
- 银(6745)
- 银行(6697)
- 和(6681)
- 地方(6646)
- 行(6544)
- 农业(6431)
- 发(6419)
- 融(6377)
- 金融(6375)
- 机构
- 大学(151593)
- 学院(147353)
- 济(66745)
- 经济(65683)
- 研究(62067)
- 管理(51050)
- 中国(46570)
- 理学(44075)
- 理学院(43439)
- 管理学(42613)
- 管理学院(42376)
- 科学(39377)
- 京(34298)
- 所(33870)
- 研究所(31487)
- 农(30252)
- 财(27975)
- 中心(25734)
- 业大(24835)
- 农业(24033)
- 财经(23026)
- 院(22692)
- 北京(22652)
- 经济学(22122)
- 经(21257)
- 江(20375)
- 科学院(20026)
- 经济学院(19951)
- 范(19176)
- 师范(18981)
- 基金
- 项目(102471)
- 科学(79573)
- 基金(76454)
- 家(70450)
- 国家(69965)
- 研究(69109)
- 科学基金(57136)
- 社会(45473)
- 社会科(43111)
- 社会科学(43099)
- 基金项目(39486)
- 自然(37625)
- 自然科(36727)
- 自然科学(36712)
- 省(36275)
- 自然科学基金(36117)
- 资助(32898)
- 划(32454)
- 教育(30752)
- 编号(24137)
- 部(23921)
- 重点(23861)
- 发(22123)
- 中国(21973)
- 创(20475)
- 科研(20452)
- 国家社会(20379)
- 成果(20334)
- 教育部(19793)
- 计划(19753)
共检索到22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莉莉 刘世荣 史作民 冯秋红
以南北样带上9种主要栲属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栲属树种的主要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带上栲属树种的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年平均气温成显著负相关(r=-0.413,P<0.05)。在叶片养分含量方面,栲属树种的叶氮含量、叶磷含量与年平均气温、纬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样带 叶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栲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许中旗 黄选瑞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
关键词:
栎属树种 功能性状 幼苗 种子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辽东栎和五角枫为对象,研究了其5种叶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坡位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2个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不同坡位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比叶面积为下坡位>上坡位,叶干物质含量与之相反,且不同发育阶段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坡位变化的规律性相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对坡位变化的响应相同。叶的氮、磷含量和氮磷比在不同坡位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坡位对叶的氮、磷元素影响不大。2)树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都有显著差异,且变化规律不同;表明不同树种各发育阶段的叶功能性状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不同...
关键词:
海拔 坡位 发育阶段 叶功能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平 陶建平 刘晋仙 何泽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政华 张春雨 程艳霞 辛本花
【目的】以东北林区典型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为对象,探讨功能性状沿地理梯度的变化格局及其成因,为科学预测典型树种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法检验树高、比叶面积、木质密度3个性状的种内关联性;采取偏相关分析法计算功能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树高、比叶面积和木质密度3个性状在种内没有显著的关联性。植物性状的地理分布格局随树种而变化,白桦、水曲柳、色木槭的树高随经度增加而减小;山杨、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树高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高随海拔增加而增大。白桦和山杨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减小,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增大;白桦、山杨、水曲柳的比叶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色木槭的木质密度随经度增加而增大;蒙古栎的木质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性状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显示,白桦的树高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红松的树高与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白桦的比叶面积与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蒙古栎、山杨和水曲柳的比叶面积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蒙古栎的木质密度与年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色木槭的木质密度则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随着树种变化而变化。总体上,树高和比叶面积分别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木质密度相对稳定,受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霞 邹斌 郑景明 罗久富
以有关植物各构件功能性状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假说(功能相似假说、结构相似假说和整体协调假说)为依据,研究植物3个构件根、茎、叶对应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大岗山栲树天然阔叶林中常见的1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植物比叶面积、比根长、各构件组织密度以及各构件碳、氮、磷含量等共15个功能性状指标。并将其分为结构性状和化学性状2大类,利用多重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检验对根、茎、叶3个构件对应功能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性状方面,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各构件组织密度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叶>茎>根,茎和根的组织密度相关性比叶和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波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大小及其变化不仅涉及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分配,而且是植物种的重要适应特征。从果实高度、宽度、高宽比及果实质量等4个指标对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树种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栲树果实性状有较大变化,其中木荷 栲树Schimasuperba Castanopsisfargesii群落生境中的栲树果实质量最大[(0 725±0 19)g],其变异幅度也较大(26 21%),与其他生境条件中的有明显的差异(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旭阁 王寅 王健铭 曲梦君 朱威霖 赵航 司建华 李景文
【目的】探究不同树龄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胡杨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及其适应特性,为胡杨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的胡杨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胡杨叶片形态、光合生理、养分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树龄和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以及叶片碳、氮、磷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比叶面积、叶厚度呈减小趋势。各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与叶片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协同变化,与比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权衡变化,并且性状间的关系受树龄调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主要受土壤pH和树龄的影响,叶片厚度、叶绿素总量主要受土壤氮含量和树龄的影响,表明树龄、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是胡杨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且与土壤因子相比,树龄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解释率更高,可以解释胡杨叶功能性状15.1%~38.1%的变异。【结论】随着树龄的增加,胡杨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性状组合适应环境的变化,各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因子不同,其中树龄和土壤因子共同调控叶功能性状的变化,并且树龄在决定胡杨叶功能性状变异方面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梁星云
演替能显著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分别将叶片性状和元素平衡关系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完整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并与周边分布的不同林龄的杨桦次生林,共同形成了从先锋到顶级群落的次生演替系列。本论文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过程中主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变异性,为深入理解森林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及其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11个20 m×20 m不同林龄的样地数据,发现随着阔叶红松林演替系列的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航 朱济友 Catherine Mhae B.Jandug 赵凯 徐程扬
【目的】分析持续干旱胁迫环境中不同产地黄栌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差异,并探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模拟试验方法,选取来自5个产地的黄栌1年生幼苗作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CK,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80%)、中度胁迫(M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5%~65%)和重度胁迫(S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35%~45%)3个土壤水分含量梯度,分析干旱胁迫、产地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分别研究产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TVD)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对幼苗叶功能性状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SS环境中,叶绿素含量(LChl)、叶相对含水量(RW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面积比例(LAR)分别比对照低17.61%(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阎恩荣 王良衍 李修鹏
如何选择恰当的目标树种,营造具有抗风和抗寒能力的防护林一直是沿海山区造林实践面临的难题之一。以浙江天童盘山台风和冰冻雨雪灾后受损的柳杉林为改造对象,依据林木功能性状,筛选出抗机械受损和抗寒能力优良的树种作为目标功能种,通过补植,在坡面和坡谷立地上营建抗风雪冰冻防护林,并分析7年后目标功能种的生长和林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小叶青冈、赤皮青冈、细叶青冈和木荷等树种抵抗风雪冰冻灾害能力较高。目标功能种在改造群落形成树高5~6 m、盖度达15%以上的乔木亚层;灌木层高度达到2~4 m,盖度达70%。综合重要值在乔木层达50%以上,在灌木层达70%以上。坡面乔木层蓄积量比对照增长51.8%,坡谷乔木层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田青 黄蓉
【目的】探究城市异质生境中夏花树种功能性状间差异及关联特征,了解影响树种功能性状变异的因素。【方法】以兰州城区3个典型路段和3个居住区内的夏花树种国槐、栾树、接骨木、七叶树和华北珍珠梅为对象,于2020年夏季进行采样,测定各树种叶功能性状,并于盛花期与结实盛期对所标记的同一样树开展生殖功能性状测定,应用相关性分析探究生境内环境因子与树种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探究叶功能性状与各生殖功能性状间的关联特征。【结果】与居住区相比,道路生境下5夏花树种开花数目、花序长度、花序总轴直径与结实率均减小,但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厚度均增大,叶面积变小,绿叶期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叶功能性状间、各生殖功能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生境内土壤条件与多数花序性状和叶功能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主要大气污染物中,O_3浓度与夏花树种花序、叶性状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生殖功能性状表现受到多个叶功能性状的共同作用。道路生境内,比叶重、叶片厚度与叶组织密度对生殖功能性状影响显著,而居住区则不显著,表明不同生境内夏花树种资源利用策略存在差异。【结论】5种夏花树种功能性状在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生境间的变化具有种间差异,这2种生境内土壤条件及大气污染物水平的差异与树种功能性状表现密切相关。5种夏花树种各生殖功能性状表现均会受多个叶功能性状共同影响,不同生境内树种的资源利用策略亦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功能性状 兰州市 夏花树种 环境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海龙 谢乾瑾 刘超 夏新莉 尹伟伦
【目的】比较分析水分胁迫、种源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种源黄柳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并探讨种源地气候与种源差异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水分梯度法,选取来自6个种源地的当年生黄柳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4个水分胁迫梯度,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量苗木的光合指标,在Arc Gis9.2中从World CLIM全球高分辨率(1 km×1 km)气候数据库中提取出各种源地的气候数据,并以此计算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年平均气温(MAT),用ANOVA分析不同种源黄柳叶功能性状对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的响应,结合一般线性模型(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济友 于强 刘亚培 覃国铭 李金航 徐程扬 何韦均
【目的】了解植物功能性状及叶经济谱对城市热环境的响应,有助于从功能生态学角度理解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北京热环境高温点和低温点常见绿化树种国槐、栾树和洋白蜡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叶功能性状指标。【结果】(1)城市热环境地表温度表现为高温点(HTR)显著高于低温点(CTR)(P<0.05);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CTR相对大于HTR,但未达到显著水平。(2)城市热环境对不同树种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国槐、栾树的影响主要源于高温胁迫,对洋白蜡的影响主要源于干旱胁迫。(3)在城市热环境中,叶性状关系与全球尺度基本一致,比叶面积(SLA)与叶绿素含量(CHL)、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组织密度(LTD)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CHL与LDMC、LTD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LDMC与LTD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4)RDA结果显示,植物功能性状指标中SLA主要受地表温度的正向影响(R2=0.97,P<0.05);地表温度对LDMC、LTD、CHL有正向作用,但土壤含水量对它们有负向作用。【结论】全球叶经济谱在城市热环境中也同样存在,总体上向"快速投资-收益"型一端偏移,在HTR植物具有低的SLA,小的SS和SA,高的CHL、LDMC、LTD和SD,以适应高温、干旱的特殊生境。因此,在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时,在热环境高值区应选择耐高温、耐旱的树种,同时采取降温、灌溉等措施来降低高温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植物功能性状 叶经济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闵鹏 齐代华 贺丽 唐元会 周旭
设置纯竹林、竹阔林、纯阔林3种毛竹干扰程度的样地,对其内四川山矾幼树叶功能性状的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毛竹干扰程度的增加,四川山矾幼树比叶面积(SLA)减小,且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从叶片氮(LNC)、磷(LPC)含量来看,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LNC增加,LPC与LNC:LPC总体无显著差异。对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的研究表明: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Chla与Chlb减小,Chla/Chlb比值却增加。表明四川山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对于毛竹干扰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从各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毛竹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内Chla与Chlb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Chlb和总叶绿素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