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6)
2023(14063)
2022(11892)
2021(10916)
2020(9105)
2019(21340)
2018(20878)
2017(39324)
2016(21501)
2015(24510)
2014(24709)
2013(24988)
2012(23904)
2011(22241)
2010(22402)
2009(20691)
2008(20690)
2007(18571)
2006(16566)
2005(15251)
作者
(65735)
(55064)
(54847)
(52183)
(35078)
(26376)
(25130)
(21420)
(20952)
(19615)
(18837)
(18553)
(17592)
(17540)
(17349)
(17181)
(16545)
(16275)
(15923)
(15840)
(13848)
(13541)
(13444)
(12564)
(12497)
(12417)
(12249)
(12157)
(11306)
(11073)
学科
(103053)
经济(102958)
管理(54199)
(52694)
方法(41095)
(39065)
企业(39065)
数学(36498)
数学方法(36154)
中国(33704)
(27801)
地方(26471)
(20791)
业经(20568)
(20290)
贸易(20273)
(20202)
(19618)
农业(18811)
(17557)
(16374)
银行(16317)
(16105)
金融(16103)
环境(15882)
(15830)
(15385)
(14287)
地方经济(14131)
理论(13078)
机构
大学(321595)
学院(319034)
(139354)
经济(136446)
研究(122055)
管理(116003)
理学(98539)
理学院(97213)
管理学(95510)
管理学院(94884)
中国(92330)
科学(74294)
(71320)
(63566)
(61442)
(58555)
研究所(57691)
中心(54387)
(48917)
财经(48326)
业大(47602)
北京(46198)
农业(46095)
(44714)
师范(44264)
经济学(43931)
(43864)
(43666)
经济学院(39644)
(38766)
基金
项目(206992)
科学(162238)
研究(149806)
基金(149784)
(131753)
国家(130681)
科学基金(110009)
社会(95821)
社会科(90892)
社会科学(90862)
(79466)
基金项目(78542)
自然(69527)
(68348)
教育(68054)
自然科(67935)
自然科学(67914)
自然科学基金(66699)
资助(62030)
编号(59309)
(50239)
成果(49029)
重点(47591)
(46410)
课题(42505)
(42098)
国家社会(40486)
发展(40323)
(39711)
创新(39615)
期刊
(158863)
经济(158863)
研究(101262)
中国(69313)
(53641)
学报(51416)
科学(48047)
(45337)
管理(42300)
大学(38217)
农业(36778)
学学(35657)
教育(35537)
(31470)
金融(31470)
技术(27319)
经济研究(26448)
业经(24840)
财经(23763)
问题(22423)
(20793)
(20651)
(18612)
世界(16796)
技术经济(16655)
统计(16574)
国际(16572)
图书(15656)
资源(15435)
(14719)
共检索到49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鹏  
中国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和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构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比较,将十大城市群分为综合发展能力较强、相对一般和相对较低三类,并提出了这三类城市群分别提升流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总量指标的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虽然十大城市群都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综合发展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是极端不均衡的,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格局,在继续保持和提升发达地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尽快缩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  
构建了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信息发展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估及比较,同时提出了加速区域信息化、培育和提高区域信息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鹏  朱玉鑫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呈现出东部城市群先进、中西部城市群落后的格局,并给出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陈芬  
中国十大城市群在不断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善其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同时,在"能源-环境-经济"这一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构建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十大城市群不同发展程度的差距和类型,结合"能源-环境-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方面,提出尽快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相关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晁操  
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十大城市群104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和要素耦合度模型,借助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得出十大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其要素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以2008年为转折点,整体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二是我国城市负荷能力整体较低,区域发展进一步失衡;三是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及要素耦合度呈现出"双高"、"双低"和"非协同"三种发展时空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晁操  
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十大城市群104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和要素耦合度模型,借助SPSS17.0统计分析工具,得出十大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其要素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以2008年为转折点,整体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二是我国城市负荷能力整体较低,区域发展进一步失衡;三是十大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及要素耦合度呈现出"双高"、"双低"和"非协同"三种发展时空格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刘玉鑫  王山  刘文斐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差异的来源及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利用熵值法测算2000~2016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民生发展水平,采用Theil指数和方差分解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来源和结构差异来源,运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水平均呈显著上升态势,但城市群之间分异显著;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城市群内部差异,但地区间差异的贡献呈迅速扩大态势;无论全样本还是分时期,社会发展差异、人民生活差异、生态建设差异对大多数城市群民生发展差异的贡献和独立驱动作用都较高,而科技创新差异的贡献和驱动作用则都较小;每对双因子组合共同作用时都会增强各自对民生发展差异的影响,但这种强化作用在2008年之后有所减弱。研究创新:基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了中国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并揭示了其背后驱动因素的独立和交互作用。研究价值:对于探索中国十大城市群民生发展水平协同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保启   赵一鸣   靳福磊  
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两阶段熵值法测度中国十大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方差分解法分别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探究其水平差异大小及来源,最后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在样本期内明显上升,但城市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时段样本,健康文化差异、健康社会差异对大多数城市群健康城市水平差异的贡献率和独立驱动作用都较高;任意两个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都能增强各自对健康城市水平差异的影响,但其增强幅度在2012年以后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晶晶  
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为测度分析对象,通过构建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间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十大城市群2008~2012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并且评估了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度,明确了各个城市群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促进每个阶段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水平评估和调控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魏守华  郑建锋  
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两城市指数和四城市指数,并利用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资源配置对城市群集中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集中度整体上呈现出依次上升的趋势,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群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政府资源配置的大城市偏向与城市群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促进城市群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各城市群顺应发展规律,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改变资源分配向大城市集中的现状,促进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合理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雷  王圆圆  邵子南  吴延瑞  刘秀丽  
城市群是当前及未来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集聚区,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保障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土地需求的关键之举。论文以10个城市群1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Tobit模型,考察了金融深化、财政缺口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考虑PM_(2.5)作为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十大城市群土地利用综合效率整体偏低,2003-2017年效率均值最高的是成渝城市群,仅为0.711,而排在末位的是中原城市群,低至0.407。(2)从城市群总体样本来看,金融深化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正"U"形关系,财政缺口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城市群分组样本来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驱动因素存在差异。据此,国家在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时,应根据城市群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水平,给予城市群自身政策调整的空间,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保障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炳南  王宇  张浩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收敛性。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格局,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总体的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是群间差异,而群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各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分布延展性和极化特征;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关中、山东半岛和北部湾城市群存在σ收敛,同时所有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鹏  毕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东冬  秦艳辉  
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运用区位商和工业集聚水平增长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且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有明显差别,具有区域差异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雨枫  曹洪军  
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区域间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本文运用城市综合发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分析中国19个城市群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城市群城镇化差异指数持续下降,中部城市群稳定增长,而西部城市群在波动中上升。城镇化发展热点先升高,后降低,且由聚集状态转变为分离。城镇化综合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对全国城镇化发展均有较强的影响力度,人口规模对东部城市群作用力度最大,产业结构对中部城市群作用力度大,地理环境由沿海到内陆递减。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