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9)
2023(16199)
2022(13585)
2021(12845)
2020(10490)
2019(24420)
2018(24025)
2017(46015)
2016(25083)
2015(27986)
2014(28155)
2013(27915)
2012(25493)
2011(23075)
2010(22830)
2009(20834)
2008(20248)
2007(17451)
2006(15292)
2005(13743)
作者
(72654)
(60521)
(59880)
(57292)
(38664)
(28842)
(27199)
(23711)
(23014)
(21489)
(20575)
(20505)
(19197)
(19193)
(18820)
(18698)
(17935)
(17671)
(17287)
(17217)
(14945)
(14928)
(14575)
(13639)
(13486)
(13397)
(13375)
(13138)
(12203)
(12077)
学科
(104210)
经济(104087)
管理(68458)
(65499)
(52802)
企业(52802)
方法(45796)
数学(39954)
数学方法(39553)
中国(32200)
(27783)
(24145)
(22828)
业经(22470)
地方(21317)
(19686)
贸易(19674)
(19110)
(18811)
农业(18525)
理论(15943)
(15805)
环境(15766)
银行(15751)
(15437)
(15162)
金融(15160)
(15089)
技术(15046)
(14487)
机构
大学(359192)
学院(354001)
(145784)
经济(142740)
管理(137611)
研究(126937)
理学(119509)
理学院(118021)
管理学(115985)
管理学院(115336)
中国(93568)
科学(78746)
(77882)
(64517)
(63931)
(59017)
研究所(58754)
中心(55436)
业大(53294)
财经(52422)
(49976)
北京(49487)
(48081)
(48028)
师范(47640)
农业(46378)
(46270)
经济学(45116)
经济学院(40632)
(40528)
基金
项目(246319)
科学(194401)
基金(181046)
研究(177510)
(159285)
国家(158012)
科学基金(135014)
社会(114045)
社会科(108089)
社会科学(108062)
基金项目(95854)
(92853)
自然(87802)
自然科(85840)
自然科学(85820)
自然科学基金(84293)
教育(80423)
(79844)
资助(74281)
编号(69955)
成果(57083)
重点(55215)
(54875)
(52443)
(50585)
课题(48724)
国家社会(47870)
创新(47344)
科研(47047)
教育部(46914)
期刊
(155941)
经济(155941)
研究(107608)
中国(67577)
学报(59148)
科学(54860)
(53935)
管理(50005)
(46646)
大学(44525)
学学(41825)
教育(38245)
农业(37552)
(29669)
金融(29669)
技术(28263)
经济研究(26122)
财经(25621)
业经(23789)
(22060)
问题(22022)
(20282)
图书(18199)
科技(16984)
(16890)
(16520)
技术经济(16418)
理论(16265)
世界(16154)
现代(16106)
共检索到51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文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内1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钩指数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属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关系,并对其脱钩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京津翼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最理想,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均为相对理想的脱钩状态,其他城市群的脱钩状况均不容乐观;在17个中心城市中,仅有洛阳、深圳、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相对乐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脱钩状态均不理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文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内1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钩指数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属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关系,并对其脱钩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京津翼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最理想,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均为相对理想的脱钩状态,其他城市群的脱钩状况均不容乐观;在17个中心城市中,仅有洛阳、深圳、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相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皓  阳国亮  纪晓君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上百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及所含城市的城市韧性和环境压力综合得分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并创新性引入脱钩指数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脱钩状态可以较好地反映十大城市群及所含城市的城市韧性与环境压力间的关系;理想脱钩状态与不理想脱钩状态的城市群数量一致,前者空间上集中在沿海沿江及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湾区、海峡地区和西部山区;处于理想脱钩状态的城市占主流,其中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大量高层级城市仍处于不理想脱钩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丽  黄文炎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均呈现出轻度或中度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且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中心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且城镇化质量相对超前;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性较佳,但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丽  黄文炎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均呈现出轻度或中度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且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中心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且城镇化质量相对超前;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性较佳,但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鹏  李洪涛  
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状况,对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综合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三大产业及19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常态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所受影响最大,但产业结构依旧保持稳定良好;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出现停滞,产业分工水平开始倒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冬  李健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选择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在城镇化发展早期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而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控制人口规模,降低能源强度,均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群能否通过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群内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正的外部性,关系到城市群能否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2009—2019年中国10个城市群1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融入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其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三个维度的一体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基准回归结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城市提升融入城市群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水平,对于改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罗艳  
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群整体效益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城市体系三大结构之一的职能结构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角度,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各城市之间的优势职能结构差异性不显著,趋同性普遍较强;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职能结构类型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个城市群的突出职能类型和强势职能类型差异较明显;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行业重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第二产业的职能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凡  
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矛盾仍然存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并不很显著,十大城市群的技术效率总体来说不错,把十大城市群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双低型"四种类型。由于城市群跨省跨行政区等现实因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供给效率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凡  
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矛盾仍然存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并不很显著,十大城市群的技术效率总体来说不错,把十大城市群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双低型"四种类型。由于城市群跨省跨行政区等现实因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供给效率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东冬  秦艳辉  
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运用区位商和工业集聚水平增长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且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有明显差别,具有区域差异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鹏  毕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龙政  常茗  
根据2005—2012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4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进行了跨区域比较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十大城市群分为受竞争力限制地区、推动作用不明显地区和受竞争力显著推动地区三类,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具体偏离情况和产业变化情况等方面对三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相关,三类地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