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9)
- 2023(14363)
- 2022(12466)
- 2021(11884)
- 2020(9926)
- 2019(23250)
- 2018(22731)
- 2017(43667)
- 2016(23475)
- 2015(26643)
- 2014(26542)
- 2013(26461)
- 2012(24589)
- 2011(22450)
- 2010(22227)
- 2009(20541)
- 2008(19890)
- 2007(16989)
- 2006(15034)
- 2005(13438)
- 学科
- 济(98143)
- 经济(98006)
- 管理(62619)
- 业(57428)
- 企(46560)
- 企业(46560)
- 方法(44184)
- 数学(38252)
- 数学方法(37841)
- 中国(29782)
- 贸(26573)
- 贸易(26558)
- 易(25783)
- 农(23841)
- 财(22096)
- 学(20651)
- 地方(20422)
- 业经(19548)
- 制(18121)
- 融(15966)
- 金融(15964)
- 农业(15452)
- 环境(15304)
- 银(15247)
- 银行(15201)
- 和(15177)
- 理论(15072)
- 行(14639)
- 技术(13328)
- 划(12654)
- 机构
- 大学(340692)
- 学院(334211)
- 济(143094)
- 经济(140156)
- 管理(130380)
- 研究(120656)
- 理学(112976)
- 理学院(111593)
- 管理学(109816)
- 管理学院(109202)
- 中国(89802)
- 京(73802)
- 科学(72034)
- 财(62703)
- 所(59948)
- 研究所(54829)
- 中心(52737)
- 财经(50624)
- 农(50037)
- 业大(47484)
- 北京(47407)
- 经(46242)
- 江(45764)
- 范(45077)
- 师范(44713)
- 院(44311)
- 经济学(44289)
- 经济学院(39939)
- 农业(39297)
- 财经大学(37795)
- 基金
- 项目(229493)
- 科学(180804)
- 基金(168781)
- 研究(167999)
- 家(147530)
- 国家(146412)
- 科学基金(124948)
- 社会(107616)
- 社会科(102081)
- 社会科学(102057)
- 基金项目(89700)
- 省(84907)
- 自然(80397)
- 自然科(78536)
- 自然科学(78517)
- 自然科学基金(77105)
- 教育(75652)
- 划(73474)
- 资助(69708)
- 编号(66676)
- 成果(54777)
- 部(51992)
- 重点(51405)
- 发(48881)
- 创(46934)
- 课题(46075)
- 国家社会(45059)
- 教育部(44731)
- 创新(43978)
- 科研(43644)
- 期刊
- 济(152752)
- 经济(152752)
- 研究(104843)
- 中国(61168)
- 学报(51281)
- 科学(48471)
- 管理(46915)
- 农(44504)
- 财(44046)
- 大学(39015)
- 学学(36519)
- 教育(34232)
- 农业(31497)
- 融(28844)
- 金融(28844)
- 技术(25869)
- 经济研究(25772)
- 财经(24268)
- 问题(22563)
- 贸(22522)
- 业经(22285)
- 国际(20990)
- 经(20809)
- 业(17262)
- 世界(17079)
- 图书(16927)
- 理论(16056)
- 科技(15345)
- 技术经济(15291)
- 现代(15221)
共检索到494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程皓 邱雪晨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平稳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清晰的反映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内部各城市的国际贸易平稳度状况。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中沿海城市群比内陆城市群国际贸易平稳度更低,进出口平衡性更好;中国十大城市群进出口贸易不平稳性皆来自于城市群国际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造成的外汇顺差;多核型城市群比单核型城市群国际贸易平稳度更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鹏 朱玉鑫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城市群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呈现出东部城市群先进、中西部城市群落后的格局,并给出缩小非均衡性差异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
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空间分形理论,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分维数和回归方程入手,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群整体呈现出倒"T"型结构;且各个城市群都是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关键词:
十大城市群 空间结构特征 分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鹏 李洪涛
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状况,对新常态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综合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区位熵、相关多样化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三大产业及19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常态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所受影响最大,但产业结构依旧保持稳定良好;京津冀、辽中南、关中城市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海峡西岸、长江中游、川渝城市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出现停滞,产业分工水平开始倒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凡
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矛盾仍然存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并不很显著,十大城市群的技术效率总体来说不错,把十大城市群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双低型"四种类型。由于城市群跨省跨行政区等现实因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供给效率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凡
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的矛盾仍然存在。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因素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并不很显著,十大城市群的技术效率总体来说不错,把十大城市群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双低型"四种类型。由于城市群跨省跨行政区等现实因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供给效率水平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罗艳
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群整体效益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城市体系三大结构之一的职能结构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角度,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各城市之间的优势职能结构差异性不显著,趋同性普遍较强;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职能结构类型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个城市群的突出职能类型和强势职能类型差异较明显;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行业重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第二产业的职能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鹏 毕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龙政 常茗
根据2005—2012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4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进行了跨区域比较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十大城市群分为受竞争力限制地区、推动作用不明显地区和受竞争力显著推动地区三类,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具体偏离情况和产业变化情况等方面对三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相关,三类地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东冬 秦艳辉
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运用区位商和工业集聚水平增长指数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集聚水平;且工业集聚水平及发展趋势有明显差别,具有区域差异性;城市群工业集聚空间格局合理性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蒋翠云
通过构建城市群集聚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集聚力和中国十大城市群内各城市集聚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集聚力差异程度不大而中国十大城市群内各城市集聚力分布不均。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十大城市群以及中国十大城市群内各城市在劳动分工中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集聚力 功能定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晁操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轴心问题。文章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比重增量分析法、绝对增量加权指数、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十大城市群2006—2015年间的"人口-经济"空间集聚均衡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十大城市群人口聚集水平表现为"东高西低",经济集聚水平表现出两极分化;欠发达城市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经济的不稳定性会直接造成人口结构失衡;人口与经济比重增减耦合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关键词:
十大城市群 人口集聚 经济集聚 均衡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张凡
研究我国十大城市群产业、人口与空间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熵权法、耦和协调度模型评价方法等对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计算分析,分别对十大城市群以及所包含城市的"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十大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较为理想,但是各个城市群包含城市的"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