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2)
- 2023(14464)
- 2022(12112)
- 2021(10997)
- 2020(8927)
- 2019(20340)
- 2018(19501)
- 2017(36309)
- 2016(19645)
- 2015(21848)
- 2014(21324)
- 2013(21422)
- 2012(20206)
- 2011(18882)
- 2010(18856)
- 2009(17325)
- 2008(17235)
- 2007(15075)
- 2006(13728)
- 2005(12505)
- 学科
- 济(90538)
- 经济(90448)
- 管理(49412)
- 业(48623)
- 企(35556)
- 企业(35556)
- 方法(34102)
- 中国(29287)
- 数学(29087)
- 数学方法(28846)
- 农(25778)
- 地方(23025)
- 业经(20045)
- 贸(19910)
- 贸易(19896)
- 易(19343)
- 学(18494)
- 农业(17789)
- 制(17193)
- 财(17035)
- 环境(15088)
- 银(15074)
- 银行(15018)
- 融(14916)
- 金融(14915)
- 行(14664)
- 发(14321)
- 技术(12885)
- 地方经济(12678)
- 和(12097)
- 机构
- 大学(291702)
- 学院(290739)
- 济(125988)
- 经济(123646)
- 研究(114215)
- 管理(105019)
- 理学(89917)
- 理学院(88688)
- 管理学(87205)
- 管理学院(86658)
- 中国(85694)
- 科学(70998)
- 京(63994)
- 所(59868)
- 农(58347)
- 研究所(54882)
- 财(53800)
- 中心(49789)
- 农业(46043)
- 业大(45784)
- 江(43709)
- 财经(42877)
- 北京(41147)
- 范(41101)
- 院(40614)
- 师范(40574)
- 经济学(39455)
- 经(39217)
- 科学院(35722)
- 经济学院(35527)
- 基金
- 项目(196389)
- 科学(154915)
- 基金(144325)
- 研究(137565)
- 家(129836)
- 国家(128796)
- 科学基金(108002)
- 社会(90676)
- 社会科(86070)
- 社会科学(86050)
- 基金项目(76213)
- 省(75432)
- 自然(69807)
- 自然科(68231)
- 自然科学(68206)
- 自然科学基金(67048)
- 划(65070)
- 教育(61680)
- 资助(58879)
- 编号(51508)
- 发(48325)
- 重点(45551)
- 部(43489)
- 成果(41367)
- 创(40909)
- 国家社会(38896)
- 创新(38510)
- 发展(38031)
- 课题(37776)
- 科研(37672)
- 期刊
- 济(143540)
- 经济(143540)
- 研究(87976)
- 中国(64236)
- 农(53664)
- 学报(52629)
- 科学(48956)
- 管理(38843)
- 大学(38749)
- 农业(37163)
- 财(37061)
- 学学(36733)
- 教育(29302)
- 融(28159)
- 金融(28159)
- 经济研究(24285)
- 业经(23074)
- 技术(21682)
- 财经(21206)
- 业(20668)
- 问题(18962)
- 经(18483)
- 贸(17564)
- 国际(16599)
- 世界(16323)
- 资源(14808)
- 版(14503)
- 科技(14178)
- 技术经济(13880)
- 业大(13438)
共检索到44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静寅 王娜 焦晨阳
通过构建医疗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医疗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医疗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趋势向好,融合潜力较大,耦合协调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逐次降低的态势,也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集聚模式不一,高-高集聚区域以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的周边省份为主,低-低集聚区域的省份多位于西北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医疗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但存在空间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两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受财政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中部地区两产业耦合协调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不存在空间依赖性;东北地区各因素对两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本文认为各省应持之以恒地发展本省经济、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有针对性评估各地发展医疗旅游可行性,为两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联动在两产业耦合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做到竞强争优,优势互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娜 胡静寅
本文以海南省及其下辖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海南省全省医养业与国际旅游业、2015-2020年海南省辖县市医养业与国际旅游业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研究样本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及类型、耦合发展类型展开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2011-2020年海南省医养业与国际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海南省辖县市两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悬殊,耦合协调类型为失调衰退类的县市占比超过75%。最后为海南省辖县市有针对性的发展国际医疗康养旅游产业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琳
文章通过构建旅游-生态-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19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小幅上升趋势,但多数省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集中在轻度失调与临界协调阶段。进一步采用空间反距离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行政力、市场需求均显著正向影响旅游-生态-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但于东、中、西部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志恒 张彦
为了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状态及其成因,基于2006—2020年省域数据,利用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发展协调度持续增长且内部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随时间推移均具有缩小趋势;各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的离散程度均趋于下降但存在不同分化态势;城乡发展协调度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大于单个因素的影响力并存在时变特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因地因业制宜优化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城乡协调 时空差异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刘鉴
加快推进绿色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3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五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分析了2008和2013年各行政单元"五化"协调水平、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五化"发展综合度、耦合度及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五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刘鉴
加快推进绿色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34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五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分析了2008和2013年各行政单元"五化"协调水平、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五化"发展综合度、耦合度及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五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呈"集群化"、"等级化"及"梯度化"特征,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3)"五化"协调发展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较高且区域差异较小;"五化"协调发展效率呈"等级化"及"阶梯化"特征,效率值的高低与城市行政级别等级格局基本一致,且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降低。(4)"五化"协调规模效率较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低的关键原因;"五化"协调度空间格局的形成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丽清 杨苏乐 杨威 王亦冬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部6省医疗卫生事业与区域经济协同、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方法: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2010—2020年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投入、科技投入均对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作用最大,产业结构次之,科技投入最小。结论:中部6省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财政政策,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利用广义熵指数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的静态与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开发吸收了大量乡村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和参与相关旅游项目投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性收益,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劳动就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旅游产业开发 广义熵指数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张灿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抑制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财政自主度未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王婷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2006-2020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子系统整体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等级从2006年开始经历了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达到协调水平几个阶段,未来产业间协调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由此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旅深度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 山西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张红梅 陆保一
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值法、协调度模型、空间索数据分析法和空间回归模型SEM,运用ArcGIS10.2和GeoDa工具,测算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其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协调度的动力机制。结果发现:①2008—2017年中国31省市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均值经历了以2011、2013年为节点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三个阶段,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政府政策条件有显著关系。空间差异上看,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从沿海到内陆的递减规律。②2008—2017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整体协调度等级水平相对较低,以失调—协调过渡等级、轻度协调等级为主;协调度省际差异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性缩小态势,均衡趋势有所显现。③2008—2017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度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均十分显著。其中,局部自相关格局呈随时间推移演化特征,H-H区省区范围扩大,但其区域重心依然在长三角地区,L-H区分布较为分散且范围有所缩减,L-L和H-L区省区范围长期保持稳定不变。④消费需求、市场供给、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均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的重要驱动力,消费需求是文化旅游产业协调的最强劲动力源。但政策环境的调控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基础设施发展呈现出负向催化驱动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既是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分析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演变情况。结果表明:①2007—2016年全国总体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主要位于拮抗阶段,耦合水平较低,时序演变不明显。②全国总体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后期提升至高度耦合协调阶段,协调水平仍有待提升,二者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③从空间分异来看,我国省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布集中,空间演变不明显,耦合度西北地区陷入"低谷",其他地区均匀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递减的分布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冰洁 赵彦云 李倩
文章通过构建全域旅游下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发展得分,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随时间推移空间效应逐步加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市场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投资水平则有抑制作用;经济水平、交通水平和文化市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水平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