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0)
- 2023(5531)
- 2022(4509)
- 2021(4357)
- 2020(3544)
- 2019(8141)
- 2018(7830)
- 2017(14333)
- 2016(7291)
- 2015(8683)
- 2014(8292)
- 2013(8690)
- 2012(8335)
- 2011(7860)
- 2010(7642)
- 2009(7096)
- 2008(6966)
- 2007(6128)
- 2006(5411)
- 2005(5100)
- 学科
- 济(38264)
- 经济(38234)
- 业(21942)
- 管理(21186)
- 方法(17076)
- 企(16757)
- 企业(16757)
- 数学(15420)
- 数学方法(15368)
- 中国(13675)
- 技术(11822)
- 贸(10765)
- 贸易(10759)
- 易(10634)
- 农(9227)
- 制(8834)
- 技术管理(6651)
- 业经(6561)
- 出(6379)
- 财(6329)
- 关系(6099)
- 农业(6086)
- 银(6076)
- 学(6073)
- 银行(6067)
- 行(5963)
- 融(5866)
- 金融(5866)
- 环境(5527)
- 发(5263)
- 机构
- 大学(118544)
- 学院(114818)
- 济(62203)
- 经济(61232)
- 研究(49267)
- 管理(43304)
- 中国(38038)
- 理学(36769)
- 理学院(36348)
- 管理学(36046)
- 管理学院(35800)
- 京(26620)
- 科学(25730)
- 所(24981)
- 财(24023)
- 研究所(22762)
- 中心(21158)
- 经济学(21036)
- 财经(19662)
- 经济学院(18960)
- 经(18324)
- 北京(17917)
- 院(17294)
- 农(17259)
- 江(15369)
- 科学院(15297)
- 财经大学(14826)
- 业大(14274)
- 研究中心(14246)
- 范(14115)
- 基金
- 项目(75654)
- 科学(60894)
- 基金(58304)
- 研究(56097)
- 家(51759)
- 国家(51458)
- 科学基金(43212)
- 社会(39080)
- 社会科(37287)
- 社会科学(37280)
- 基金项目(29634)
- 自然(25603)
- 自然科(25084)
- 自然科学(25079)
- 省(24794)
- 教育(24778)
- 自然科学基金(24705)
- 资助(24335)
- 划(22478)
- 编号(19763)
- 部(19253)
- 中国(19101)
- 国家社会(18300)
- 重点(17538)
- 发(16859)
- 教育部(16656)
- 成果(16342)
- 创(16334)
- 创新(15579)
- 人文(15188)
共检索到181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文强
基于1999-2015年OECD专利数据库数据,依据药品专利申请数和医疗设备专利申请数,分析中国医疗技术进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疗技术进步并不是平稳增长,而是呈现出跳跃式特点。新医疗保险政策出台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其影响往往滞后1~2年。医疗保险通过降低患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一方面刺激患者消费更多药品和医疗设备,提高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市场利润,刺激厂商加大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强化患者对医疗质量的关注,加剧医院竞相引进医疗设备,激励厂商研发医疗设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钟春平
研究目标:实证考察中国工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非径向、非导向的基于松弛的DEA方法,对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技术进步指数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类型以中性技术进步为主,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工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低但日益重要;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整体上呈现密集使用资本和能源的趋势;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研发强度的加大、企业规模的扩大、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国有经济比重的加大均能有效地促进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创新:改进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研究价值: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探明影响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绿林 刘石柱 周以林 梅强
运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找到医疗费用的需方方程和供方方程,对医疗费用的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医疗费用呈直线上升趋势。医疗费用的增长与平均每所医院的业务收入、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以及人均卫生费等因素成正相关关系,与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成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影响因素 预测 控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必好 张郁
技术创新效率、创造性破坏在渐进式和跨越式技术进步中产生差异性作用,技术进步具有随机变动特征,构建Bellman方程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效率引导厂商充分利用既定创新资源,改善产出投入比例,使技术进步路径朝着厂商最优化效益目标逐渐收敛,总体是先易后难,拉动技术进步不显著。创造性破坏加快技术积累与进步,技术水平在较低阶段上快速提升,技术进步路径不是持续渐进升级的,跨越多个阶段推动技术进步,发生着较大幅度波动。两者共同作用使技术进步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呈现非线性趋势和异质性特征。本文在门限自回归和分位数自回归分析基础上,引入门限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并验证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乔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数字产业技术扩散、数字产业技术转移、数字产业技术引进四个维度的中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Dagum基尼系数、三维Kernel密度估计与障碍度模型诊断等方法,探究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从空间差异来看,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影响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源于数字技术扩散和数字技术转移两方面。因此,应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增强数字技术转移承接能力、加快数字产业技术扩散、着力突破技术进步壁垒,不断提升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乔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数字产业技术扩散、数字产业技术转移、数字产业技术引进四个维度的中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泰尔指数、Dagum基尼系数、三维Kernel密度估计与障碍度模型诊断等方法,探究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从空间差异来看,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影响我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源于数字技术扩散和数字技术转移两方面。因此,应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增强数字技术转移承接能力、加快数字产业技术扩散、着力突破技术进步壁垒,不断提升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才
本文以两部门经济结构框架和Solow-Swan模型的稳定均衡条件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趋势。从中得出了一些从宏观经济角度上认识农业技术进步趋势的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振军
一、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一)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社会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负责建立的为解决劳动者因医疗、负伤和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后因治疗和生活问题,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乐勋,郑先荣,方立
(一)价格政策的历史 我国医疗收费价格政策大致经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当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财政状况比较困难,政府给医院的经费补助很少。医疗收费价格基本上实行保本原则,但医院享受社会福利机构的优惠,免收税利。 第二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逐渐增加对医院的经费补助,同时在价格政策上,医院的收费价格相当于医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医疗物资消耗。加上政府的经费补助,医院可以实行保本经营,并且免收税利。 第三阶段:从1958年开始到1980年,政府进一步增加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利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28个省区1982、1992和2005年的效率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将劳均产出变化分解为效率的贡献和投入要素的贡献,结果发现,放松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增加了投入要素对地区劳均产出差别的贡献。此外,为了进一步研究地区劳均产出存在差距的原因,重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以适宜技术理论为依据,将技术进步内生为投入要素的函数,并将劳均产出分解为投入要素、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者都是我国地区劳均产出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要素积累 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永喜 张叶 宋世雄
科学预测技术进步推动下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其节能减排潜力,对于农业“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构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系统模拟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设计模拟情景方案,系统性模拟2022—2035年粮食作物生产的能耗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如果缺乏足够有效技术进步,粮食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较长时期将处于较高水平;(2)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粮食生产节能减排潜力优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而协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3)技术进步推动下各种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玉米等三大主粮的节能减排潜力较大。未来要协同推进多种类型技术进步,尤其重视能源增进型技术的研发推广,并基于作物种类制定针对性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晓宁
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管理科学,合理地增加外源物质投入,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和经济有效的投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中国农业在保证化肥等外源物质投入加速增长的同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技术并配合科学的管理,建立起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技术体系,特别是加快对增产效果显著的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农业,投入,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本研究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弹性变动趋势建立模型,进而测算1986—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一些以投入要素弹性变动趋势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趋势分析为基础的结论:①物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已经进入平稳增长时期;②现阶段,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一个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指标;③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可以与国家每一个“五年计划”不同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