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1)
2023(9174)
2022(7648)
2021(7303)
2020(5948)
2019(13813)
2018(13247)
2017(25176)
2016(13508)
2015(15300)
2014(15238)
2013(15138)
2012(14097)
2011(12997)
2010(12953)
2009(12485)
2008(12302)
2007(11057)
2006(9800)
2005(9254)
作者
(37666)
(31571)
(31509)
(30123)
(20051)
(14816)
(14236)
(12244)
(12097)
(11162)
(10965)
(10570)
(10209)
(10204)
(10184)
(9821)
(9360)
(9224)
(9142)
(8730)
(7928)
(7529)
(7492)
(7217)
(7087)
(7059)
(6998)
(6645)
(6317)
(6132)
学科
(58426)
经济(58329)
管理(44335)
(36912)
(30694)
企业(30694)
方法(24572)
数学(21985)
数学方法(21844)
中国(19635)
(18727)
(18633)
(14201)
(13521)
贸易(13509)
(13269)
业经(11979)
(11757)
(11747)
银行(11740)
(11652)
金融(11650)
(11374)
体制(10076)
(9592)
(9369)
财务(9347)
财务管理(9319)
(9281)
制度(9249)
机构
大学(203868)
学院(197961)
(96741)
经济(95001)
管理(75983)
研究(73855)
理学(64387)
理学院(63672)
管理学(63063)
管理学院(62639)
中国(59950)
(48589)
(43376)
科学(37654)
财经(37619)
(35946)
(34539)
中心(32823)
经济学(32612)
研究所(31882)
经济学院(29160)
(28345)
财经大学(28310)
北京(28282)
(26449)
(26424)
(23641)
师范(23465)
业大(22871)
(21698)
基金
项目(126518)
科学(102232)
基金(97597)
研究(94891)
(84379)
国家(83804)
科学基金(72109)
社会(65957)
社会科(62765)
社会科学(62750)
基金项目(49993)
自然(43293)
(43238)
教育(42867)
自然科(42329)
自然科学(42318)
自然科学基金(41638)
资助(40262)
(38143)
编号(35287)
(31466)
成果(30527)
(30165)
国家社会(29587)
重点(28612)
教育部(27940)
中国(27720)
(26472)
(26080)
人文(26020)
期刊
(108933)
经济(108933)
研究(68487)
中国(44736)
(38728)
管理(30478)
科学(27176)
学报(26276)
(24095)
(23882)
金融(23882)
大学(21527)
财经(20731)
学学(20203)
经济研究(18463)
(17927)
教育(17099)
农业(15860)
技术(14509)
(14421)
问题(14373)
业经(13662)
国际(13035)
世界(12895)
技术经济(9515)
理论(9488)
(9050)
现代(8746)
统计(8581)
经济问题(8549)
共检索到31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制阶段;1980—1989年管制改革起步;1990—2005年改革深入展开;2006年以后改革调整和创新阶段。本文力图以史实为依据,解释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变革的经济背景,对不同经济背景下医疗管制困境进行理论反思。历史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是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规律的。为避免医疗供方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加剧市场利益的攫取,需加强其行为的管制。直接干预的管制方式已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应通过能改变激励机制的间接管制方式。同时,政府需强化社会性管制,扭转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钟东波  
医疗行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市场失灵的情况十分普遍且严重,因此,医疗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受严格管制的行业。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医疗行业的管制模式是不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几乎所有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疗机构,因此,政府对医疗行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丙毅  刘法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的模式及其制度体系始终处于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中国的医疗管制已经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性全面管理模式。尽管成熟的医疗管制模式及其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但制度的雏形已日趋显现,向"有管制的竞争"模式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多年的医疗管制改革及其制度变迁为今后的改革进程带来极为深刻的启示:(1)没有市场竞争机制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不可持续的;(2)缺乏政府有效管制的医疗市场是难以为继的;(3)间接管制方式及其相应的管制制度,是规范医疗市场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的合理选择;(4)有效的社会性管制制度是实现医疗服务公平与普遍可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小梅  
中国医疗行业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但目前医疗服务价格高、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分析医疗行业改革失败的原因,根据制度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理论提出医疗行业的运作方式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进而建立和完善医疗行业改革后制度保障的设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傅子恒  刘小兵  
本文用管制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中政府管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管制的"越位"和"不到位"与医疗服务行业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道德风险相交织,是医疗行业诸多领域出现混乱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如何改进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认为,在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方面应该放松管制,在政府限价方面应该优化结构同时进行配套补贴,强制性推进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对现行医院等级制度进行改革,推进国有医院"去行政化",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改进经营模式,引进问责、听证机制提高管制水平,是政府管制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付明卫  薛仙玲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进程一致,中国医疗行业供方中公立医疗机构的比例下降,民营医院数目已经超过公立医院,公立医疗机构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大幅增加,因而整个医改进程是市场导向的。但是,在这一进程的某些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变化,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7年的"市场导向、监管缺位",1997年至2009年的"两相并重、探索前行"和2009年至今的"政府主导、干预回归"。出现这种演变模式的根本原因是市场机制无效这种观点在医疗行业盛行。十九届三中全会推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医改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向阳  
市场管制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政府经济管制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具有"中国属性"管制的分析,是我国当前转轨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学的视角对宋代市场管制机构、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等进行具体的考察,探讨宋代市场管制的演进及其新的特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常刚  吕国营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挤占市场声誉机制的发育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峰虎  张怀莲  
政府在医疗保险筹资中的责任包括资金投入和制度供给两个方面。因政府制度供给不足,我国医疗保险出现了筹资目标不清、政府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筹资不足、监管缺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立法明确筹资责任;(2)完善政府投入制度;(3)加强费用控制;(4)强化独立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晓云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承载着满足人民更好医疗权、服务于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增强国内医疗业的国际竞争力多方使命,但目前却处于步履艰难的困境之中。本文试图以满足人民更好医疗权作为价值根基,从国家和市场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两股力量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发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并进而分析造成目前困境的制度原因,提出作者对摆脱当前困境的理性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洋  李晓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贸易额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进口医疗器械的品种在扩大,部分医疗器械进口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我国医疗器械进口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建立境外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现场检查制度,完善医疗器械进口代理人监管制度、强化海关口岸查验职责,推动与药监部门的合作,细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制度,提高医用诊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来提升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使用的监管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成文  
(一)我国医疗救助的对象 我国医疗救助对象分两大部分,一是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二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 农村贫困人口是根据1998年统计,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635元,目前,有贫困人口4 200万人。特别是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密集地区,其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为48.2%。医疗救助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晖  
中国的政府管制制度余晖改革以来,我国政府行政机构职能转变方面的最大进展就是行政管制制度的初步形成。政府在特殊产业、特殊产品及特殊市场的管理方面,在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和利益方面,在防治环境污染、维护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条件方面,都基本进入了有法可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菊红  
一、我国医疗制度的历史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多年的实际运行中,由于不能平等地分配医疗资源,这套医疗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条件的人就钻医疗制度的空子,冒名为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宏  
1 前 言 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决议以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地提出了加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尽快建立科学合理、适应我国国力水平和人民负担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由城市地区的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两者合称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组成。在历史上,这些保障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