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7)
- 2023(17095)
- 2022(14584)
- 2021(13815)
- 2020(11511)
- 2019(26770)
- 2018(26670)
- 2017(50249)
- 2016(27684)
- 2015(31190)
- 2014(31197)
- 2013(30578)
- 2012(28176)
- 2011(25647)
- 2010(25470)
- 2009(23652)
- 2008(23203)
- 2007(20334)
- 2006(18109)
- 2005(16426)
- 学科
- 济(106392)
- 经济(106240)
- 管理(78858)
- 业(71975)
- 企(59806)
- 企业(59806)
- 方法(45839)
- 数学(39502)
- 数学方法(39063)
- 中国(31841)
- 农(29476)
- 财(29040)
- 制(27112)
- 业经(24604)
- 学(24577)
- 贸(20517)
- 贸易(20505)
- 易(19859)
- 地方(19163)
- 体(19147)
- 农业(18694)
- 银(18631)
- 银行(18567)
- 理论(18297)
- 行(17813)
- 融(17735)
- 金融(17727)
- 和(17156)
- 务(16865)
- 财务(16783)
- 机构
- 大学(392546)
- 学院(387766)
- 济(157433)
- 经济(153974)
- 管理(147154)
- 研究(140455)
- 理学(126144)
- 理学院(124655)
- 管理学(122548)
- 管理学院(121848)
- 中国(106021)
- 科学(86145)
- 京(86110)
- 财(74683)
- 所(71906)
- 农(67992)
- 研究所(65440)
- 中心(62055)
- 业大(59099)
- 财经(58384)
- 江(57647)
- 北京(55196)
- 农业(53528)
- 经(53172)
- 范(51397)
- 院(50932)
- 师范(50793)
- 经济学(48064)
- 州(45692)
- 财经大学(43437)
- 基金
- 项目(262464)
- 科学(205282)
- 研究(191448)
- 基金(190123)
- 家(167920)
- 国家(166571)
- 科学基金(140857)
- 社会(119994)
- 社会科(113556)
- 社会科学(113524)
- 省(100348)
- 基金项目(99645)
- 自然(91267)
- 自然科(89110)
- 自然科学(89084)
- 教育(87912)
- 自然科学基金(87492)
- 划(85953)
- 资助(78862)
- 编号(77123)
- 成果(64420)
- 重点(59424)
- 部(58750)
- 发(55814)
- 课题(54591)
- 创(54071)
- 创新(50632)
- 教育部(50017)
- 科研(50009)
- 国家社会(49979)
- 期刊
- 济(177577)
- 经济(177577)
- 研究(121808)
- 中国(84437)
- 学报(66329)
- 农(62042)
- 科学(59591)
- 财(57138)
- 管理(56091)
- 大学(50091)
- 教育(48325)
- 学学(46854)
- 农业(42690)
- 融(35005)
- 金融(35005)
- 技术(33018)
- 经济研究(29630)
- 财经(29175)
- 业经(27499)
- 经(25054)
- 业(22949)
- 问题(22405)
- 图书(19653)
- 版(18807)
- 贸(18524)
- 理论(18434)
- 科技(18271)
- 世界(17899)
- 技术经济(17737)
- 业大(16916)
共检索到589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臧跃茹 孙学工 曾铮
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它既是朝阳产业和高技术型产业,同时也是投资风险型行业、社会型行业以及安全性行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张,是中国工业行业中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但仍存在总量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外资企业占比较大以及在全球市场地位不高等诸多层面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城镇化进程提质、消费升级加快以及"新医改"深化推进,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具有良好前景。从生产流通体制看,经过多年制度建设,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医疗器械生产流通法律体系,搭建了监管组织机构,形成了监管方式和流程。但是,从强化管理和监管的角度出发,中国...
关键词:
中国 医疗器械生产和流通 体制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海连 刘亚相 赵保魁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由于医生与患者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规避这种行为的发生,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医生的激励问题加以分析,得出医生的收入不应只与业务数量挂沟,更应该对其业务质量上的努力给予更高的重视,最后对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医院要注重管理;建立医疗服务评价机制,用信誉指数替代表达医生的私人信息;建立病人对医生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
关键词:
医疗体制改革 委托—代理模型 信誉指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涛
在医疗领域,"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现在比较突出。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医改建议。文章在重新思考这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一些流行的建议和政策进行了反思。分析既有对目前医保思路的质疑,也有对完善医疗转诊制度的思考。其中对于在医疗保障体制中引入医疗券是较新的想法。
关键词:
医疗体制改革 市场化 政府主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健 荆竹翠
作为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等特点,其研发活动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产业发展背景、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对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研发活动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进行思考。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研发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洋 李晓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贸易额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进口医疗器械的品种在扩大,部分医疗器械进口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我国医疗器械进口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建立境外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现场检查制度,完善医疗器械进口代理人监管制度、强化海关口岸查验职责,推动与药监部门的合作,细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制度,提高医用诊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来提升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使用的监管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峰 魏少彬 赵爽
基于“省—国”二模网络视角,选用2003—2022年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贸易总量在持续增长,距离衰减效应不明显,其出口网络在网络通达性、联系程度和规模方面均提升显著,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和境外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在蓄意攻击模式下,将美国从网络中剔除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网络健壮性仍较高;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出口韧性较强,北京和上海一直分别处于极强和次强比较优势;生产要素、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和需求条件对中国各省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影响显著,且其相关性在逐渐增加。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洪 徐键
作为建设质量强国的制度安排,完善的政府规制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IMDRF成员国医疗器械规制的研究实例表明,医疗器械规制的创新效应和成本效应在不同阶段对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同影响。研发规制或进口通关规制能否提升产品出口质量取决于创新效应与成本效应间的比较,同时满足研发规制与进口通关规制则对产品出口质量有正向促进效应;生产规制对产品出口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呈“倒U型”特点。因此,政府既要构建政府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又要强化规制立法的国际沟通和协调,企业则要利用规制效应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提高广大患者健康水平的同时,部分耗材由于价格昂贵,导致了患者和社会的医药费用负担加重。医用器械的价格涉及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将其价格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对满足医疗需求,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疗器械 高值耗材 价格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男 甘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锦晶
本文从中国与美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中美医疗卫生体制的比较以及对美国医疗市场中零和竞争的分析,借鉴美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强调,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筹资方面应强调公平原则,而在医疗服务供给方面应强调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引导供给者之间进行正和竞争,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形成中国新型的医疗卫生体制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忆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长生 李光泗 徐翔
粮食流通体制是影响种植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动的速度显著加快,地区间变动存在一定差别,东部地区变动的幅度与速度显著快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快于中部地区。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第一次与第三次粮改中,我国粮食种植比例均发生了跳跃性的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