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1)
2023(13453)
2022(11463)
2021(10586)
2020(9106)
2019(21618)
2018(21279)
2017(40757)
2016(21858)
2015(25152)
2014(25084)
2013(25210)
2012(23590)
2011(21594)
2010(22106)
2009(20816)
2008(20448)
2007(18214)
2006(16250)
2005(14837)
作者
(64878)
(54530)
(54471)
(52191)
(34718)
(26113)
(24720)
(21195)
(20574)
(19506)
(18787)
(18157)
(17589)
(17507)
(17159)
(16973)
(16073)
(15792)
(15781)
(15557)
(13835)
(13443)
(13399)
(12497)
(12383)
(12347)
(11982)
(11807)
(11140)
(10788)
学科
(115983)
经济(115893)
管理(57872)
(55207)
方法(48652)
数学(43886)
数学方法(43242)
(42872)
企业(42872)
中国(29263)
(26665)
地方(23613)
(22317)
(21770)
业经(20649)
(20287)
贸易(20272)
(19686)
(17851)
农业(17811)
(15110)
(15107)
金融(15105)
银行(15076)
(14877)
地方经济(14871)
环境(14758)
理论(14755)
(14452)
(12832)
机构
大学(326933)
学院(324709)
(149849)
经济(147129)
管理(121215)
研究(118926)
理学(103662)
理学院(102465)
管理学(100452)
管理学院(99841)
中国(90944)
(70196)
科学(70012)
(65438)
(61386)
研究所(55551)
(54981)
中心(52592)
财经(51946)
(48496)
经济学(48255)
(47139)
业大(46491)
北京(45307)
经济学院(43274)
农业(42985)
(41909)
(41457)
师范(41072)
财经大学(38254)
基金
项目(209125)
科学(164632)
基金(153546)
研究(150956)
(134633)
国家(133635)
科学基金(113416)
社会(97860)
社会科(92934)
社会科学(92907)
(79395)
基金项目(79082)
自然(72053)
自然科(70481)
自然科学(70461)
教育(69697)
自然科学基金(69212)
(67568)
资助(65612)
编号(59217)
成果(48661)
重点(47871)
(47545)
(46289)
(42775)
课题(41859)
国家社会(41840)
教育部(40824)
创新(40204)
科研(40095)
期刊
(166895)
经济(166895)
研究(101433)
中国(65788)
(50585)
学报(50342)
(49693)
科学(47076)
管理(46025)
大学(38218)
学学(35905)
农业(33563)
教育(32149)
技术(30351)
(29858)
金融(29858)
经济研究(28936)
财经(26793)
业经(23471)
(23276)
问题(22001)
统计(20429)
(19883)
(19826)
技术经济(18995)
世界(17896)
(17600)
国际(17381)
决策(16254)
(14739)
共检索到49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闫衍  
中国区际经济增长与生产率:一个赶超模型的计量分析闫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100872)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区际经济增长过程存在某种趋同倾向,即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累积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将会趋缓,而不发达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卫民  
根据管理要素报酬递增规律的基本假定,从理论上分析了短期生产中企业生产率的改进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宏观生产函数,并利用我国1986~2006年的工业总产出数据,对生产函数进行了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中的贡献份额超过了资本和劳动要素,从而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释。由此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管理要素的作用,通过管理要素投入对微观企业效率的促进,最终可以提高宏观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为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路萌  余东华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独立生产要素,是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纯数字资产与数据匹配性投入共同组成数据要素化投入的角度理解数据生产要素化,使用数据匹配性投入综合得分对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进行时空分析和生产率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数据要素化投入对经济产出的积极作用,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据匹配性投入价格持续下降会影响生产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数据生产要素的使用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数据生产要素化基于数据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融合,能够加快数据确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吴本银  
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强  卢荻  
本文在扩展空间MRW模型的框架下基础考虑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放弃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假设,将其内生化,认为技术的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另外强调了技术在空间上的扩散,经济集聚等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建立的扩展的RWM理论模型认为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以及相邻地区的加权储蓄率加权人口增长率以及加权经济增长率对本省经济增长影响显著,整个结论得到了利用中国31个省市进行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六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铮  胡志浩  曾华珑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体及股票市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用广义矩的系统估计方法(GMM),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体市场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存款货币银行效率的提高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用;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分析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冲击对GDP的作用较弱,GDP冲击对财政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呈先上升又逐步下降的趋势,第10年对财政收入波动的贡献值为82.7%。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彩霞  
物流业是当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PVAR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魏梅  冯等田  
本文从鲍莫尔的"成本病"说起,建立了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首先从理论上通过模型推导出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决定因素,然后利用协整方程解释了我国各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机理和结构偏离问题。通过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三次产业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会引起各产业就业份额减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导致第一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的降低和二、三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上升。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的增长最快。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对就业份额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资本劳动比每增加1%,将会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潜在经济增长率,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下限运行,经济趋于过冷;在"十二五"期间若要达到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至适度增长区间同时又不造成严重通胀的情况,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区间应保持在14.80%~18.86%。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17%~18%较为合理,利率的调控空间较小,预计将至3%左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  
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直接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方程清晰而又简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但其过于严峻的假设条件大大降低了该模型对经济增长事实的解释力和政策含义。本文对索洛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放松,并在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得出一个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韩先锋  
创新是"一带一路"国家从高碳型向绿色发展转变的驱动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述了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差异。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均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前者的影响路径是技术效率,后者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对亚洲国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欧洲国家。此外,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明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桑秀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