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63)
2023(17852)
2022(15364)
2021(14432)
2020(12090)
2019(28250)
2018(27536)
2017(52977)
2016(28524)
2015(32121)
2014(31575)
2013(31148)
2012(28627)
2011(25687)
2010(25380)
2009(23219)
2008(22517)
2007(19250)
2006(16659)
2005(14577)
作者
(80211)
(67065)
(66475)
(63427)
(42778)
(31913)
(30221)
(26212)
(25543)
(23710)
(22798)
(22781)
(21127)
(21094)
(20691)
(20582)
(19826)
(19568)
(19263)
(19156)
(16428)
(16354)
(16063)
(15318)
(15010)
(14936)
(14758)
(14364)
(13470)
(13232)
学科
(118410)
经济(118279)
管理(79737)
(75873)
(61524)
企业(61524)
方法(57948)
数学(51394)
数学方法(50765)
中国(32266)
(30808)
(30518)
(25277)
贸易(25266)
业经(24763)
(24656)
(24633)
地方(21814)
农业(20911)
(19641)
(18450)
财务(18378)
财务管理(18336)
理论(17778)
环境(17601)
(17471)
企业财务(17367)
技术(17359)
(17064)
(17023)
机构
大学(405478)
学院(400002)
(167638)
经济(164545)
管理(158993)
理学(139075)
理学院(137570)
研究(135682)
管理学(135038)
管理学院(134335)
中国(101819)
(85922)
科学(83083)
(75473)
(66828)
(63069)
财经(61675)
研究所(61398)
中心(61261)
业大(59259)
(56514)
(55576)
北京(54069)
经济学(52528)
(52219)
师范(51718)
(49511)
农业(49466)
经济学院(47701)
财经大学(46327)
基金
项目(281282)
科学(222756)
基金(208083)
研究(203079)
(182199)
国家(180797)
科学基金(155800)
社会(130675)
社会科(124088)
社会科学(124059)
基金项目(109445)
(106063)
自然(101580)
自然科(99335)
自然科学(99308)
自然科学基金(97554)
教育(93186)
(90551)
资助(86756)
编号(80714)
成果(64905)
(63264)
重点(63001)
(58949)
(57951)
国家社会(55329)
课题(54822)
教育部(54627)
科研(54386)
创新(54200)
期刊
(170655)
经济(170655)
研究(116882)
中国(70476)
学报(64363)
科学(59508)
管理(56763)
(56431)
(55809)
大学(49344)
学学(46324)
教育(40198)
农业(39109)
技术(33731)
(32327)
金融(32327)
财经(29666)
经济研究(29268)
业经(26312)
(25419)
问题(22631)
(20897)
图书(20845)
(20818)
统计(19909)
技术经济(19208)
理论(18617)
(18541)
科技(18417)
世界(17758)
共检索到574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薄文广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79-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邻省发展水平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区际增长溢出效应及其差异。结果发现:全国及分区域的样本范围内都存在着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相邻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溢出效应,即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溢出效应而不是相反;相邻的中部地区和西部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这种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增长溢出效应方向上的差异性虽然有助于弥补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却会日益加大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不利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基于产品多样化模型,推演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动力模型。采用2000—2013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结合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TF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市TFP增长主要受到本市与临近城市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双重作用;城市的研发投入对自身TFP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TFP增长的影响不明显;相邻城市的人力资本对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顾芸  赵雪冉  
选取2000-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我国高校R&D投入对各省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溢出作用。结果表明:高校R&D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周边省份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超  孟大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趋向融合和协调,开展省际、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对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不可或缺。文章突破区域经济相互独立假说,选取我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抑制作用,这需要引起关注;中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无法明确是否有利;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有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鉴于此,我国需充分鼓励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带头发挥创新能力,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劼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大力推行海外投资便利化,鼓励有实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跨出国门对外投资。从我国整体来看:(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从2003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十年间OFDI流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1.6%,并在2012年首次成为世界第3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实体;(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从2003年的332亿美元上涨为2012年的5319.40亿美元,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玮娜  张耀辉  
本文根据2003~2011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高度活跃、一般活跃及不活跃三个区域内不同创业类型和知识溢出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绩效,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提供了新视角,并为不同区域制定和实施创业及研发等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全国来看,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个体户式的生存型创业影响显著为负,研发支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加对经济有积极作用。在创业高度活跃的区域,私营企业创业与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这与该区域较高水平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及机会型创业的高比重密切相关。创业一般活跃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及在位大企业内的研发活动,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从承接地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1年西部地区11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这4个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做进一步检验,从这4方面测算了产生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瑜  王玉玲  阎敏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溢出效应对东道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较大差异,充分利用FDI,利用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溢出效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建构有效的增长路径,能否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将FDI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那些应当成为政策制定关注的核心问题等,成为研究FDI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利用陕西省2000—2009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建立简单的数理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FDI的产业溢出效应,根据目前市场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薄文广  安虎森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79-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邻省发展水平及其细分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区际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空间的分割问题。结果发现:全国及分区域的样本范围内都存在溢出效应;相邻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溢出效应,即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溢出效应而不是相反;相邻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运行形成了以东部地区外向型和中西部地区内向型为主要类型的两种经济运行系统,且这两种经济运行系统之间缺乏互动性,形成了相互分割的两种经济运行空间,这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