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4)
- 2023(14115)
- 2022(11925)
- 2021(11425)
- 2020(9686)
- 2019(22445)
- 2018(21863)
- 2017(41829)
- 2016(22638)
- 2015(25759)
- 2014(25715)
- 2013(25719)
- 2012(23674)
- 2011(21073)
- 2010(20601)
- 2009(19190)
- 2008(19238)
- 2007(16614)
- 2006(14097)
- 2005(12553)
- 学科
- 济(96755)
- 经济(96663)
- 管理(65545)
- 业(61429)
- 企(49315)
- 企业(49315)
- 方法(46549)
- 数学(42250)
- 数学方法(41808)
- 财(39639)
- 中国(27637)
- 农(25472)
- 税(21980)
- 税收(20520)
- 地方(20361)
- 收(20348)
- 务(19435)
- 财务(19393)
- 财务管理(19336)
- 贸(19120)
- 贸易(19114)
- 易(18660)
- 企业财务(18370)
- 业经(18040)
- 制(17953)
- 学(17568)
- 农业(16748)
- 财政(16029)
- 和(14408)
- 银(14110)
- 机构
- 大学(318877)
- 学院(317724)
- 济(139681)
- 经济(137259)
- 管理(122715)
- 研究(107238)
- 理学(106675)
- 理学院(105530)
- 管理学(103880)
- 管理学院(103291)
- 中国(83030)
- 财(73693)
- 京(65978)
- 科学(63984)
- 财经(54981)
- 所(53507)
- 经(50057)
- 中心(49261)
- 农(48827)
- 研究所(48284)
- 江(45789)
- 经济学(45009)
- 业大(44104)
- 北京(41502)
- 经济学院(40918)
- 财经大学(40741)
- 范(39060)
- 师范(38697)
- 院(38411)
- 农业(38398)
- 基金
- 项目(214172)
- 科学(169852)
- 基金(159156)
- 研究(155835)
- 家(138562)
- 国家(137517)
- 科学基金(118376)
- 社会(101723)
- 社会科(96686)
- 社会科学(96661)
- 基金项目(83743)
- 省(80638)
- 自然(75525)
- 自然科(73798)
- 自然科学(73776)
- 自然科学基金(72468)
- 教育(71214)
- 划(68734)
- 资助(65828)
- 编号(61821)
- 成果(50098)
- 部(48977)
- 重点(48335)
- 发(45878)
- 创(44387)
- 国家社会(43796)
- 教育部(42332)
- 科研(41852)
- 创新(41766)
- 课题(41688)
共检索到466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杨宇轩 赵艾凤
根据以往我们按照不同收入来源对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分解,营业税是中国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认识,本文根据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对营业税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主要成因。首先考察了收入水平、地区排序及人口份额对区域间营业税收入差异变化的影响,得到收入水平是差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讨论了产业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得出结论:各地区不同的行业差距是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也是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陈建东 林谦
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首先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2003-2010年各类财政收入来源对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贡献,发现在此期间区域间人均GDP差异呈现出先增加后缩小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虽呈现出收敛态势,但仍然非常显著,远大于人均GDP差异,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是营业税。由于营业税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本文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讨论了产业发展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区域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核心原因的结论。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
人均财政收入 基尼系数 营业税 第三产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根据我们以往的研究,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不同的行业发展水平,尤其是房地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因此,本文进一步从房地产业营业税的视角来讨论区域财政收入差异。通过分解基尼系数,我们发现商品房销售对房地产业营业税的区域差异影响最大。接着我们运用2003~2012年省级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考察了各类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面积与房地产业营业税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房地产业营业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住宅销售价格。由于住宅销售价格变化会带来销售面积的变化,于是,在运用系统GMM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我们预测了2013~2017年住宅销售价格调控前后的区域间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焱 蒋秀峰 陈建东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对2005-2010年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人均GDP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运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三次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与二、三产业高度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的剖析,得出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善组间差距。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收入 泰尔指数 分解 截面数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许建国 彭继旺 李波 李进都 毛鑫 梅勇
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收分配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分配模式及特点,进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间税收分配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借鉴国外区域间税收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就我国应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税收分配制度提出了总体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分配 财政转移支付 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万广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经系)一、引言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的研究则是该论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讲,这种差异的存在及其变化不但关系到社会与政局的稳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王好
本文首先采用转移支付前后的基尼系数构造效果系数,对2003—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以下简称转移支付)对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调节效果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转移支付的确起到了缩小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作用,并且这种效果呈现出增强的趋势。那么,目前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运用秩和检验对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进行了评价,得出人均本级财政收入与人均转移支付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无差异的,东、中、西部都存在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多而转移支付反而多,财政收入少而转移支付反而少的省份。既然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有待优化,我们继而采用转移份额法对影响转移支付区域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的财政努力度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5个城市及分类为一、二、三线城市的数据建立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房地产市场波动相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长、短期弹性。得出以下结论:房价的长短期弹性表明,房价上涨会导致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的增加,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上升,房价下跌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从而使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的城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从三个区域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知,二、三线城市房价和销售面积的上涨或下跌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大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受房价波动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对于我国政府区别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为了揭示造成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原因,本文以1994~2006年为时间序列,建立7个理论假设,设计11个样本指标,利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我国现行的地区税负差异是由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不同造成的,而税制结构和出口退税体制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关键词:
区域税收负担 宏观税负水平 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海涛 曾康华
本文在数理分析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的数据,构建三线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四次财政体制改革对3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人均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和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轨迹。研究的结论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缩小省际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财政体制改革 人均财政收入 计量模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小明
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税制不合理是形成我国区域间财政能力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现行资源税制,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从而提高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可以促进资源节约,也可以提高资源丰富的中西部省份的财政能力。本文建议,应该改资源税为共享税,在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的同时,仍然强调中央对资源税的控制权。
关键词:
资源税 区域间财政能力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秀清
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资料,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测度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各地市间的土地财政指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2从全国层面看,第二产业比重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是导致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其对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贡献达到了34.28%;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比重是仅次于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因素,它们的贡献水平分别达到了30.44%和18.29%;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四个因素的贡献度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这七个解释变量对土地财政指标区域差异的影响均为正向作用,尚未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3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中央政府应当参考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以差别化的土地、财税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渐进、有序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取向;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需要参考影响各自土地财政指标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等,合理制定具体的土地、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海婧
一、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指标体系及效用分析(一)地区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异及效用分析。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个统计年度内政府所组织的财政收入占该地区国内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宝建梅 王春平 王晓斌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 2 0年的历程。在这 2 0年中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 ,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当前农民收益分配不均衡问题。本文分别从收入来源角度和家户特征的影响程度两个方面 ,通过对基尼系数的分解分析 ,探讨了引起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异 基尼系数 家户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