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4)
- 2023(5980)
- 2022(4863)
- 2021(4616)
- 2020(3730)
- 2019(8607)
- 2018(8097)
- 2017(15461)
- 2016(8018)
- 2015(9262)
- 2014(9077)
- 2013(9290)
- 2012(8860)
- 2011(8194)
- 2010(7754)
- 2009(7077)
- 2008(6957)
- 2007(5826)
- 2006(5131)
- 2005(4775)
- 学科
- 济(44935)
- 经济(44905)
- 方法(18907)
- 管理(18562)
- 数学(17892)
- 数学方法(17835)
- 业(16897)
- 中国(15281)
- 农(10571)
- 企(10403)
- 企业(10403)
- 地方(10319)
- 财(10206)
- 贸(10030)
- 贸易(10024)
- 易(9840)
- 收入(8470)
- 银(7630)
- 银行(7627)
- 农业(7597)
- 行(7413)
- 制(7412)
- 融(7251)
- 金融(7250)
- 地方经济(7133)
- 环境(6855)
- 业经(6646)
- 学(6403)
- 关系(6226)
- 出(6085)
- 机构
- 大学(121178)
- 学院(118189)
- 济(64405)
- 经济(63680)
- 研究(48365)
- 管理(43634)
- 中国(38942)
- 理学(37848)
- 理学院(37378)
- 管理学(37030)
- 管理学院(36799)
- 财(26534)
- 京(26346)
- 科学(26131)
- 所(23930)
- 经济学(22839)
- 研究所(21976)
- 财经(21642)
- 经济学院(20745)
- 中心(20317)
- 经(20189)
- 院(17501)
- 北京(17382)
- 财经大学(16435)
- 农(16005)
- 范(15411)
- 科学院(15396)
- 师范(15327)
- 江(14786)
- 研究中心(14064)
- 基金
- 项目(81676)
- 科学(66753)
- 基金(63773)
- 研究(60480)
- 家(56085)
- 国家(55745)
- 科学基金(47580)
- 社会(43551)
- 社会科(41584)
- 社会科学(41577)
- 基金项目(32723)
- 自然(27837)
- 自然科(27220)
- 自然科学(27212)
- 省(27099)
- 自然科学基金(26767)
- 教育(26457)
- 资助(26389)
- 划(24432)
- 编号(21432)
- 国家社会(20485)
- 中国(20334)
- 部(20311)
- 发(19006)
- 重点(18958)
- 教育部(17747)
- 成果(17347)
- 创(16574)
- 人文(16556)
- 发展(16227)
共检索到17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高雪莲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重新定义了基尼系数子群之间不平等的表达式,随后选取若干经济指标,将我国19个行业分为4类,通过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测算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以及群间和群内不平等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子群之间的不平等较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子群即民生服务产业相对于其他三个行业表现出明显相对剥夺感;第二子群即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其他三个子群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发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各个地区的群间和群内不平等表现存在差异。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相对剥夺 基尼系数子群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高雪莲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重新定义了基尼系数子群之间不平等的表达式,随后选取若干经济指标,将我国19个行业分为4类,通过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测算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以及群间和群内不平等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子群之间的不平等较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子群即民生服务产业相对于其他三个行业表现出明显相对剥夺感;第二子群即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其他三个子群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发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各个地区的群间和群内不平等表现存在差异。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相对剥夺 基尼系数子群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赵丹
加权绝对差系数的运用突破了单指标论差距的理论瓶颈,不仅可以综合反映行业收入差距问题,而且可以将各个行业影响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解和量化,得到每个行业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文章运用此方法研究了我国各个区域之间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进行详细的解读。
关键词:
加权绝对差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文骏
由于间接税税源地与用税地不一致,本该由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被地方政府独享,中国的区域之间存在财富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财富逆流现象,这是一种逆向财政机制,将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省级政府之间财富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财富输入地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财富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间财富流动的规模越大,则财富输入地与财富输出地之间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了消除这一"劫贫济富"的区域逆向财政机制,应逐步建立消费地导向的间接税收入分享机制和"分益制"财政体制。
关键词:
财富逆流 收入差距 逆向财政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文骏
由于间接税税源地与用税地不一致,本该由全民共享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被地方政府独享,中国的区域之间存在财富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财富逆流现象,这是一种逆向财政机制,将会扩大区域收入差距。本文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省级政府之间财富流动的规模和方向,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财富输入地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财富输出地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间财富流动的规模越大,则财富输入地与财富输出地之间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为了消
关键词:
财富逆流 收入差距 逆向财政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清 刘东
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1990~2010年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计量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临界点的左侧,现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形"曲线关系,由于处于临界点左侧,教育基尼系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于不同区域来讲,曲线的临界点有所差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存在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支出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教育 区域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慧钧
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及其内部各省际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泰尔指数,探究到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借助基尼系数,层次地挖掘到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工资性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再次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区域内部、拉大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收入来源 三大区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金龙 王宏伟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差距逐步扩大。不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资本流动都是经济增长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从而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变化情况和特点,然后从区域资本流动的不同渠道综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区域间的资本流动趋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中国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影响进行了数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并依此提出我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资本流动 经济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轶群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加重了中国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技术进步角度探讨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加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初始值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引致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产品进出口均会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中介作用,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开放程度、提升人力资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区域间存在差异;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则会扩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农业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在区域间较为一致,农产品贸易经由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受区域间农产品贸易规模差异的影响。本文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平
过度偏好于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区域间收入差距是引起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基于200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测算了各地区人均劳动报酬差异对大学生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收入差距对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拉动效应显著大于高生活成本的阻力效应。最后,从调节区域收入差距、打破劳动市场分割两个方面为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流动、实现区域人才合理分布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区位选择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琦 范丽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农里杰 海鹏
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产生了多种影响。基于要素流动阻碍的视角,阐释了国际贸易如何影响中国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收入差距,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虽然国际贸易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需求,从而提升中国地区收入,但总体外贸关联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区域间收入差距,这是外贸产业具有区域不平衡性造成的,而人口跨区域流动有助于减小区域间收入差距。与之相反,区域外贸关联度的提升缩小了区域内收入差距,技术溢出效应增强是其主要影响机制。同时,交通设施建设有助于增强国际贸易对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相关政策的建议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汪毅霖
生态文明是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必须将生态文明嵌入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加强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基于UNDP2010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新方法,构建"生态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地区间的人类发展不平衡。通过对"混合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可知,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明显,且生态文明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在考虑生态文明维度后,中国省区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分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经济发展与健康、教育、生态等方面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地区差距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