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4)
- 2023(12472)
- 2022(10398)
- 2021(9492)
- 2020(7953)
- 2019(18376)
- 2018(17769)
- 2017(34160)
- 2016(18323)
- 2015(21034)
- 2014(20903)
- 2013(21270)
- 2012(20258)
- 2011(18588)
- 2010(18520)
- 2009(17491)
- 2008(17185)
- 2007(15416)
- 2006(13656)
- 2005(12562)
- 学科
- 济(104085)
- 经济(104007)
- 管理(48308)
- 业(44675)
- 方法(41130)
- 数学(37267)
- 数学方法(37038)
- 企(33468)
- 企业(33468)
- 中国(26569)
- 农(23286)
- 地方(23167)
- 财(19948)
- 学(19145)
- 贸(18586)
- 贸易(18578)
- 易(18039)
- 业经(17832)
- 农业(15760)
- 制(15638)
- 地方经济(15116)
- 环境(14515)
- 融(13966)
- 金融(13964)
- 银(13478)
- 银行(13445)
- 和(13095)
- 行(12955)
- 发(11555)
- 体(11430)
- 机构
- 大学(281483)
- 学院(278561)
- 济(135243)
- 经济(132958)
- 研究(104484)
- 管理(102540)
- 理学(88175)
- 理学院(87093)
- 管理学(85789)
- 管理学院(85246)
- 中国(79902)
- 科学(60863)
- 京(59334)
- 财(58165)
- 所(53666)
- 研究所(48773)
- 财经(46912)
- 中心(46152)
- 农(45763)
- 经济学(45069)
- 经(42782)
- 江(40763)
- 经济学院(40648)
- 业大(38272)
- 北京(38016)
- 院(37002)
- 农业(35949)
- 范(35782)
- 师范(35482)
- 财经大学(34823)
- 基金
- 项目(181440)
- 科学(144037)
- 基金(135244)
- 研究(131363)
- 家(118412)
- 国家(117547)
- 科学基金(99739)
- 社会(88104)
- 社会科(83773)
- 社会科学(83751)
- 基金项目(70522)
- 省(67212)
- 自然(61725)
- 自然科(60295)
- 自然科学(60276)
- 自然科学基金(59267)
- 教育(58831)
- 划(57668)
- 资助(55969)
- 编号(50269)
- 部(42103)
- 重点(41494)
- 发(41084)
- 成果(41076)
- 国家社会(38472)
- 创(36822)
- 教育部(36167)
- 中国(35624)
- 课题(34999)
- 创新(34810)
- 期刊
- 济(150233)
- 经济(150233)
- 研究(87964)
- 中国(53571)
- 财(44043)
- 学报(42847)
- 农(41112)
- 科学(40203)
- 管理(36912)
- 大学(32178)
- 学学(30586)
- 农业(27882)
- 经济研究(26487)
- 融(26326)
- 金融(26326)
- 财经(24700)
- 技术(22843)
- 教育(21633)
- 经(21478)
- 业经(20555)
- 问题(20197)
- 贸(18415)
- 世界(16355)
- 国际(16161)
- 技术经济(16143)
- 业(15747)
- 统计(15479)
- 策(13293)
- 资源(13080)
- 商业(12727)
共检索到423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安树伟 张晋晋 王彦飞
为清晰地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过程及机理,通过建立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限分别是3年、2年、3年、5年、3年,且对经济增长作用分别表现为促进、促进、抑制、抑制、促进。从各期影响来看,除中部一直表现为抑制经济发展外,其他地区普遍表现为从滞后2年后对经济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之后效应逐渐减弱。所以,不同区域应该充分利用彼此间经济波动的时期差,做好相应的准备,努力克服经济波动的减损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满元
区域间的净贸易量及其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及波动间的关系乃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和贸易条件的优劣对比决定了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同时,与对国外贸易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异常复杂一样,区域间净贸易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复杂:从短期看,顺差扩大与逆差减小有利于从外部需求的角度去增强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长期看,则短期的贸易逆差扩大有可能从增强本区域供给能力的角度去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郭云南
本文分析并确定了R&D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和作用途径。在理论分析上,R&D投入主要通过资本形成、贸易创造、产业联系、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六大效应向GDP传导。在实证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确定R&D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最终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实证研究R&D促进作用的时滞效应。结果显示:R&D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大致从其投入起8~15年表现最为显著,时滞期长并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军山 周婕
银行信贷存在明显的"亲经济周期"效应,考虑我国转型期的实际特征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的策略和工具特征,银行信贷可能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经济整体扩张期的扩张幅度比收缩期的收缩幅度大,显示我国信贷调整的刚性。经济波动与信贷波动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信贷对经济波动影响具有至少2年的时滞效应。从1987~2009年整体经济轨迹来看,信贷变动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贷款波动具有一定的外生性。对于1994~2009区间中,经济波动可能对贷款变动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达军
基于TARCH—M模型和我国1954~2005年的经验数据,本文对波动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在我国,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另外,波动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而我国自1978年以来实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明显提高了经济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的波动风险。
关键词:
增长 条件波动 TARCH—M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本文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利用长期识别限制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和计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我国实际G D P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实际G D P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与暂时冲击比较起来,生产率冲击的波动效应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产率冲击 随机趋势 波动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刘志彪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两个指标测度需求结构演进,并运用中国31个地区1998-2011年平衡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需求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需求结构高级化水平的适度降低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现实条件下,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政府应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机制的异同,在努力创造需求结构高级化经济环境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睿
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大量的研究认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是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上升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结论似乎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这里通过TVP-SV-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可以发现:从即期动态关系来看,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但是由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其在1997年第一季度和2014年第一个季度之间促进了经济增长,随后又导致经济增长下降;从时变动态关系来看,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和经济增长都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国际石油价格和经济增长互为正相关,通货膨胀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为反比例关系,通货膨胀的上涨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在短期与中长期截然相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变革和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要稳定石油来源多元化格局,发挥石油储备的价格调节作用,推进成品油完全市场化,大力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和扩大人民币在石油贸易的结算范围,努力减缓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黎明 张智 晏丹
以199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长期内影响相对较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最为显著;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能源利用效率及原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门槛回归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TVP-VAR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华嘉 扶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剑 李忠民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民生要素对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作用。选取2007-2011年30个省份的数据,根据模型和实证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各省人均GDP呈现较强的区域性,东中西部区域实际人均GDP逐级下降的趋势较明显;基于OLS和空间面板两种方法对民生要素对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比较,OLS并不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方法;民生要素呈现空间聚集性,对本地经济起促进作用,对外地经济(相邻区域)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民生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