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5)
- 2023(13336)
- 2022(11013)
- 2021(10333)
- 2020(8606)
- 2019(19754)
- 2018(18917)
- 2017(36567)
- 2016(18841)
- 2015(21104)
- 2014(20532)
- 2013(20250)
- 2012(18382)
- 2011(16301)
- 2010(15761)
- 2009(14767)
- 2008(12989)
- 2007(10666)
- 2006(9090)
- 2005(8039)
- 学科
- 济(86177)
- 经济(86107)
- 管理(50151)
- 业(49533)
- 方法(40141)
- 企(39013)
- 企业(39013)
- 数学(37205)
- 数学方法(36833)
- 中国(29285)
- 融(26811)
- 金融(26809)
- 银(24420)
- 银行(24410)
- 行(23636)
- 财(21454)
- 农(21004)
- 地方(19985)
- 贸(17107)
- 贸易(17092)
- 易(16747)
- 业经(16364)
- 制(16127)
- 农业(14718)
- 务(13655)
- 财务(13614)
- 财务管理(13588)
- 学(13106)
- 企业财务(12980)
- 环境(12360)
- 机构
- 大学(254435)
- 学院(253795)
- 济(120616)
- 经济(118836)
- 管理(101062)
- 理学(88395)
- 理学院(87516)
- 管理学(86220)
- 研究(86184)
- 管理学院(85755)
- 中国(73502)
- 财(52821)
- 京(51620)
- 科学(47648)
- 财经(43574)
- 中心(42470)
- 经济学(40227)
- 经(40131)
- 所(40000)
- 研究所(36709)
- 经济学院(36586)
- 农(35007)
- 江(33381)
- 财经大学(33040)
- 业大(32866)
- 北京(32058)
- 院(31553)
- 范(30674)
- 师范(30400)
- 经济管理(28050)
- 基金
- 项目(180404)
- 科学(145956)
- 基金(137236)
- 研究(132937)
- 家(118767)
- 国家(117904)
- 科学基金(103243)
- 社会(90642)
- 社会科(86465)
- 社会科学(86449)
- 基金项目(72067)
- 省(66672)
- 自然(64413)
- 自然科(63020)
- 自然科学(63007)
- 自然科学基金(61900)
- 教育(60271)
- 划(56721)
- 资助(55875)
- 编号(50983)
- 部(41895)
- 重点(41027)
- 国家社会(40087)
- 发(39984)
- 成果(39406)
- 创(38421)
- 教育部(36920)
- 创新(36162)
- 人文(35817)
- 科研(34959)
- 期刊
- 济(116734)
- 经济(116734)
- 研究(74935)
- 中国(43716)
- 财(39496)
- 融(36384)
- 金融(36384)
- 管理(35942)
- 科学(33991)
- 学报(33300)
- 农(30363)
- 大学(26917)
- 学学(25727)
- 技术(21579)
- 财经(21474)
- 经济研究(21216)
- 农业(20731)
- 教育(18923)
- 经(18602)
- 业经(16876)
- 问题(15676)
- 贸(14639)
- 统计(14103)
- 世界(13314)
- 国际(13288)
- 理论(12598)
- 策(12571)
- 技术经济(12431)
- 业(11717)
- 决策(11358)
共检索到366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小部分;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间贡献要远大于区域内贡献;区域内东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区域金融增长差异呈现上述特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增长中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中央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紧密联系的。根据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特征,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应着重降低区域间金融增长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学
为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性,创新性地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法,对我国1997—2007年间四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设计了5个测度指标。分析得出4个结论,即全国五项指标的区域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人均GDP、人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项指标的区域间差异均占全国区域总差异的主导地位,另外两项指标比重较小;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东部大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地区的教育水平(除东北地区外)差异最大,而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与全国五个指标的整体差异相吻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多指标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采取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等5方面指标,对我国1997~2006年间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多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远 欧向军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趋势呈U型、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差异不断扩大。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苏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差异较大外,其余3项指标的差异程度较小,与改革初期相比均呈缩小趋势;苏中地区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变化不大;而苏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其余3项呈现扩大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多指标 江苏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晓娟 杨冬民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变动趋势存在很大差异,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研究大多采用极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很少有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本文用泰尔指数来测度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对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并将以GDP为权重的泰尔指数与以工业增加值为权重的泰尔指数相比较,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对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所引起;自1995年以来我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和东、中、西部内部差异均呈不断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世翔 孙佳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能源效率差异和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减小的速度较快,且总体能源效率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三区域内部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表现各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能源效率差异逐渐减小,而西部地区内部能源效率差异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特征。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泰尔熵指数 区域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宏斌
高等教育规模的区域分布应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才能最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区域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笔者使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差异的标准,分别测量了在校生规模在省级区域之间和在省级区域内部相对于区域经济(GDP)和人口分布的差异程度。结论认为:省级区域之间高校在校生规模分布差异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相对较小,而相对于人口水平而言相对较大;省级区域之间研究生规模分布的差异程度远大于本专科生;在校生规模分布在省级区域内的差异远大于省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的在校生规模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小平 方齐云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在地区间表现为非一致性,地区差距已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多的经济学者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指标对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70%之间;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造成的。应转变城镇化推进方式,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以减小生活能源消费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迅 冯敬娟
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圈、渝西地区和库区生态区三大经济区域,分析了2000—2009年重庆市三大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和泰尔指数,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来评价重庆市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区域间差距比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速度更快。提出建议:对经济差异的调控应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为重点,同时加强各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对周围各区县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人均GDP 泰尔指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描述,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6年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6年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中职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而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较高,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教育资源总体差异较高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优化教育规模和投入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仙虹 孙慧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287个城市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ESG分析框架,并采用Zenga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研究结论认为:一是从总体上,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IGG)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维度上升较快,绿色生态增长缓慢;二是IGG的Zenga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组间差异远大于组内差异;三是IGG存在空间条件收敛,社会包容的收敛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和绿色生态的收敛速度相当;四是IGG还存在俱乐部空间收敛,其中领跑者的收敛速度最快,跟随者的收敛速度最慢。为此,研究认为中国需制定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扬长补短,以期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仙虹 孙慧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287个城市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ESG分析框架,并采用Zenga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研究结论认为:一是从总体上,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IGG)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维度上升较快,绿色生态增长缓慢;二是IGG的Zenga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组间差异远大于组内差异;三是IGG存在空间条件收敛,社会包容的收敛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和绿色生态的收敛速度相当;四是IGG还存在俱乐部空间收敛,其中领跑者的收敛速度最快,跟随者的收敛速度最慢。为此,研究认为中国需制定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扬长补短,以期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刘阳 陈向华 王学瓅
为测度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并探寻中国家具产业的路径演变,基于2004—2015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家具产业发展的纵向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测度了全国家具产业的区域差异,探讨了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程度的域内差异和域间差异及其地理维度上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的整体差异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2004—2008年总体差异由区域间差异主导,2009—2015年则为区域内差异主导;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和"多元发展期"其对应的区域转移为"北
关键词:
家具产业 地域差异 路径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