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9)
- 2023(16210)
- 2022(13604)
- 2021(12674)
- 2020(10414)
- 2019(23885)
- 2018(23315)
- 2017(44422)
- 2016(23941)
- 2015(26840)
- 2014(26810)
- 2013(26268)
- 2012(24607)
- 2011(22424)
- 2010(23233)
- 2009(21556)
- 2008(20803)
- 2007(18490)
- 2006(16811)
- 2005(15528)
- 学科
- 济(105672)
- 经济(105580)
- 管理(67178)
- 业(65264)
- 企(52190)
- 企业(52190)
- 方法(40765)
- 中国(38245)
- 数学(36482)
- 数学方法(35866)
- 融(28930)
- 金融(28928)
- 农(28768)
- 银(28372)
- 银行(28360)
- 地方(27971)
- 行(27461)
- 财(27034)
- 业经(22926)
- 制(22699)
- 贸(21386)
- 贸易(21363)
- 易(20797)
- 农业(19294)
- 学(17757)
- 务(16706)
- 财务(16649)
- 财务管理(16614)
- 理论(15897)
- 环境(15844)
- 机构
- 学院(335490)
- 大学(331578)
- 济(146678)
- 经济(143664)
- 管理(124879)
- 研究(121018)
- 理学(105619)
- 理学院(104392)
- 管理学(102450)
- 管理学院(101826)
- 中国(100641)
- 京(71830)
- 科学(69743)
- 财(69127)
- 所(61109)
- 中心(56570)
- 研究所(54827)
- 财经(53155)
- 农(52124)
- 江(51662)
- 经(48227)
- 北京(46663)
- 经济学(45874)
- 范(45368)
- 师范(44957)
- 业大(43847)
- 院(43535)
- 州(42044)
- 经济学院(41114)
- 农业(40320)
- 基金
- 项目(214815)
- 科学(170608)
- 研究(161001)
- 基金(155567)
- 家(134834)
- 国家(133744)
- 科学基金(114811)
- 社会(103346)
- 社会科(98247)
- 社会科学(98225)
- 省(83525)
- 基金项目(79854)
- 教育(74592)
- 自然(71608)
- 划(70523)
- 自然科(70038)
- 自然科学(70026)
- 自然科学基金(68735)
- 资助(65788)
- 编号(65217)
- 成果(54155)
- 发(51268)
- 重点(49256)
- 部(48145)
- 课题(46890)
- 创(45103)
- 国家社会(43157)
- 创新(42224)
- 发展(41777)
- 教育部(41595)
- 期刊
- 济(167523)
- 经济(167523)
- 研究(108284)
- 中国(75901)
- 财(52479)
- 管理(49456)
- 融(49130)
- 金融(49130)
- 农(48891)
- 学报(45913)
- 科学(45191)
- 教育(41323)
- 大学(35972)
- 学学(33640)
- 农业(33209)
- 技术(31167)
- 经济研究(28307)
- 业经(26673)
- 财经(26635)
- 经(23081)
- 问题(21175)
- 贸(19323)
- 业(18439)
- 国际(18013)
- 统计(17540)
- 世界(17254)
- 技术经济(16751)
- 策(16209)
- 理论(15111)
- 坛(14895)
共检索到53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敬 冉光和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呈现严重失衡。本文基于经济效率与社会风险的相互制约原理,建立了中央政府进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调控的利益函数,提出了金融差异调控的"陀螺空间"与"效率差异"的命题;根据制度成本与收益机制,提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控范式。研究认为,根据当前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态势,必须要充分重视金融的劳动分工促进功能,缩小区域金融功能差异;构建"跨时公平"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缩小金融发展条件差异;推进教育投入体制综合改革,努力缩小区域间教育水平差异;适度提高落后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完善区域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区域市场交易环境,缩小商品金融交易条件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发展差异 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旭 蒋难 唐造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飞鸣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贷款准备金 新范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菁
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地区特点,金融系统作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必然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从部门和整体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并由此对区域金融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发展虽稳定增长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主要体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也具有区域复杂性。从金融与经济的区域协调角度,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金融 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家廷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内部省域间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李文静
以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实体经济发展的半对数模型,并利用夏普利值分解法对影响实体经济区域差异的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金融发展对不同区域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出马太效应;从夏普利值分解结果来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平均贡献度为11. 59%,说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影响实体经济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耿 刘芳
通过缩小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来控制地理因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影响,利用1994—2009年湖南省14个地区的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基于变系数模型检验、随机系数模型检验,选择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14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多数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其友
农业持续发展的区域政策调控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罗其友区域政策调控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在阐述区域政策概念、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业区域政策调控目标和若干区域政策选择。农事活动总是与一定的不可移动的空间相联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敬 徐鲲 杜晓
区域金融发展是否会走向收敛,其收敛的机制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本文从决定金融发展的生产者受教育程度、社会福利水平、商品交易效率、金融交易效率和地域固有因素出发,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机制,并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特征与变动趋势。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而改革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现的"U"型特征只不过是市场化趋异期的片断特征,而不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全程特征。实证分析还显示,在1992-2004年,中国省际间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发展差异 收敛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颖波 段朝晖 赵丽坤 张綦斌
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省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状。以我国31个省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建设规模、信息化水平、生产建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可持续性、综合效益7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影寻踪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指数把31个省份划分为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处在Ⅲ、Ⅳ级水平,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政府支持力度与生产建造能力是影响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总体而言,1978-2002年间,中国的区域金融发展不存在着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同时区域金融发展还表现出了一定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区域金融发展呈现的上述收敛性特征主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化改革以及各个地区自身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特征及其成因,本文对中国未来区域金融的协调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马仁锋 沈玉芳
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区域发展范式也在不断转向,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范式、伦理公平发展范式和民生福祉发展范式3种区域发展主流范式。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及在国家级省级层面的实施便是当今中国区域发展在此趋势下的理论创新和重要实践。研究认为,区域发展范式转向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3个方面的启示:(1)主体功能区在理论上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却对人的发展和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等关注程度不够;(2)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方法论上以空间规划为主,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融入民意、赋权于民;(3)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目标取向上重视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但在规划编制及实践中对影响空间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的考虑和研究不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
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