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1)
2023(15229)
2022(13036)
2021(12521)
2020(10332)
2019(23893)
2018(23541)
2017(44949)
2016(24661)
2015(27887)
2014(28161)
2013(27696)
2012(25524)
2011(23230)
2010(22985)
2009(21012)
2008(20527)
2007(18062)
2006(15628)
2005(14114)
作者
(72085)
(59951)
(59780)
(56903)
(38362)
(28750)
(27173)
(23764)
(22946)
(21317)
(20570)
(20388)
(19184)
(19122)
(18744)
(18614)
(17844)
(17688)
(17299)
(17101)
(14938)
(14902)
(14502)
(13694)
(13397)
(13285)
(13183)
(13157)
(12206)
(12067)
学科
(101387)
经济(101279)
管理(67640)
(62662)
(50851)
企业(50851)
方法(44722)
数学(39195)
数学方法(38824)
中国(29721)
(26373)
(23946)
(22500)
地方(21243)
业经(20642)
(19803)
(19513)
贸易(19501)
(18950)
农业(17230)
(16754)
金融(16745)
(16726)
银行(16676)
理论(16092)
(16049)
(15834)
环境(15245)
(14689)
财务(14617)
机构
大学(353350)
学院(349895)
(144285)
经济(141279)
管理(135743)
研究(126057)
理学(117060)
理学院(115686)
管理学(113817)
管理学院(113178)
中国(95492)
科学(77865)
(76868)
(64542)
(64396)
(59266)
研究所(59144)
中心(55828)
业大(52339)
财经(52009)
(50118)
北京(49164)
(47492)
(46811)
农业(46703)
师范(46329)
(45843)
经济学(44128)
(40490)
经济学院(39770)
基金
项目(240747)
科学(188706)
研究(175506)
基金(174929)
(154104)
国家(152861)
科学基金(129455)
社会(110453)
社会科(104541)
社会科学(104516)
基金项目(92232)
(91793)
自然(83878)
自然科(81922)
自然科学(81897)
自然科学基金(80422)
教育(80126)
(78770)
资助(72700)
编号(70689)
成果(58131)
重点(54330)
(53910)
(51695)
(49620)
课题(49539)
创新(46394)
科研(46003)
国家社会(45905)
教育部(45806)
期刊
(156778)
经济(156778)
研究(106138)
中国(68531)
学报(58783)
科学(53695)
(53424)
管理(49486)
(47198)
大学(43609)
学学(40882)
教育(39821)
农业(37368)
(32120)
金融(32120)
技术(28922)
财经(25857)
经济研究(25820)
业经(24084)
(22194)
问题(20475)
(19993)
图书(18339)
(17506)
理论(16944)
科技(16566)
技术经济(16353)
世界(16256)
(16096)
国际(15666)
共检索到51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刚  詹正茂  廉晓红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规模性和结构性两个方面来构建区域资本市场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资本市场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得出我国各区域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呈逐渐扩大趋势,但扩大的速度趋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刚  詹正茂  廉晓红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区域资本市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聚类分析等方法,来对我国区域资本市场的差异进行实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资本市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呈不断扩大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指数进行改进和增补,创立了一个包含多层指标的指数体系。以此创新的市场化指数为测度工具,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市场化进程与地区收入水平的相关关系以及地区分配差异的影响机制,并为解决制度转型中的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媛  
选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东部省份为样本,分析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以此为基准对各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进一步地横向比较分析显示,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以纠正"倒金字塔"型资本市场结构是修正资本市场"高地效应"的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忠明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自试验区设立以来,温州市围绕破解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金融规范化和阳光化的"两多两难两化"问题,在加强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改善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启动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通过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深度对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绪钦  叶晓枫  
文章构建了评价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综合指标,绘制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分布图。指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区域差异正在不断扩大,而这种趋势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趋势一致,我国资本市场差异表现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和城乡差异均十分显著,并呈现空间上极化集中于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的现象。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我国资本市场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传统的人均GDP指标夸大了我国的区域差异。应综合考虑计算口径、分配性因素和价格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衡量区域差异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于消费者居住地的选择和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钰芬  
In this paper,we consult Skandia model of corporations'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establish a system of indictors to measure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well and truly according to its connotation.We us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s.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synthetically measures the actuality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actuality of each component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detail and evaluates synthetically to know the predominance or gap for each province.On the basis of analysis,we give some suggests to manage and accumulate intellectual capital effectively.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晔  
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能存量、税收、商务成本、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外资参与等8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二、三级指标,组成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ANP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我国区域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健全协调互动机制、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小林  张玉杰  
文章从"开"、"放"内涵分解出发,构建三级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集结各指标,测算中国31个省份区域开放度值。利用所得各省份区域开放度,探索区域开放度体系内部成分贡献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理解区域开放水平以及为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云波  谢炳庚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在分析"美丽中国"内涵,并考虑不同区域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所承担主体功能差异的基础上,借鉴艾肯斯和马科斯尼弗可持续发展四面体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尝试从资源生态、经济发展、社会伦理和文化政治4个维度,选择20个单项指标,构建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并借助该评价模型对长沙市的9个县市区"美丽中国"区域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晓静  赵雅莉  
从供给视角,选取2008—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企业规模、借款比例和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之间存在U型二次曲线函数关系,而商业信用需求与供给之间是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商业信用需求越低,商业信用供给越多;地区信任度越高,商业信用需求越大,商业信用供给也越多。此外,将样本按照地区不同划分子样本再次检验并加以对比,因地区发展情况的不同,结论略有不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阳毅  李廉水  
文章对国内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五个方面即人才的界定与度量、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设置等总结了国内主要经典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评价。文章的最后对将来本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明  高杰  
本文从区域物流和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2个城市的区域物流环境条件,并据此提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物流的战略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