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5)
2023(15973)
2022(13622)
2021(12763)
2020(10639)
2019(24409)
2018(23696)
2017(44917)
2016(24527)
2015(27488)
2014(26952)
2013(26981)
2012(24617)
2011(22394)
2010(21901)
2009(20006)
2008(19399)
2007(16541)
2006(14282)
2005(12393)
作者
(72728)
(60801)
(60276)
(57103)
(38347)
(29114)
(27212)
(24023)
(23093)
(21219)
(20593)
(20493)
(19119)
(19085)
(18622)
(18600)
(18305)
(18124)
(17281)
(17205)
(15255)
(14658)
(14554)
(13625)
(13567)
(13253)
(13248)
(13237)
(12090)
(12019)
学科
(100571)
经济(100472)
管理(68752)
(64301)
(52006)
企业(52006)
方法(46446)
数学(41064)
数学方法(40696)
中国(27670)
(26243)
(23367)
(22402)
业经(21178)
地方(20667)
(20277)
贸易(20269)
(19746)
农业(17879)
环境(16849)
(16581)
技术(15447)
(15357)
(14384)
(14249)
理论(14205)
财务(14187)
财务管理(14167)
(14141)
银行(14071)
机构
大学(352347)
学院(348383)
(142611)
经济(139902)
管理(137217)
研究(123061)
理学(120541)
理学院(119133)
管理学(117157)
管理学院(116549)
中国(89934)
科学(79107)
(75313)
(63685)
(62648)
(60442)
研究所(58197)
业大(57340)
中心(54162)
农业(50626)
财经(49852)
北京(47374)
(47344)
(45734)
(45405)
师范(44874)
(44542)
经济学(43337)
经济学院(39295)
(38471)
基金
项目(250415)
科学(196390)
基金(183405)
研究(176400)
(163556)
国家(162255)
科学基金(137562)
社会(112730)
社会科(106928)
社会科学(106901)
基金项目(97773)
(95876)
自然(91223)
自然科(89107)
自然科学(89079)
自然科学基金(87497)
(82448)
教育(79969)
资助(75053)
编号(69272)
重点(56786)
(55321)
成果(54748)
(53802)
(52226)
创新(48856)
科研(48520)
课题(47794)
国家社会(47204)
计划(46877)
期刊
(145724)
经济(145724)
研究(99029)
学报(63681)
中国(61975)
(56616)
科学(56458)
管理(47442)
大学(46913)
学学(44495)
(43266)
农业(39806)
教育(34090)
技术(26784)
(25480)
金融(25480)
经济研究(25070)
财经(23635)
业经(23117)
(21417)
(20280)
问题(19209)
科技(18362)
(17108)
图书(16903)
业大(16839)
资源(16750)
技术经济(16317)
(16232)
理论(15445)
共检索到49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丹  王腊芳  叶晗  
本文基于资源环境绩效指数理论,对中国30个省域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测度,通过丛聚分析法对其归类,并利用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区域节能减排绩效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30个省域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节能减排绩效区域:北京、上海等13个省域属于高节能减排绩效区域,湖南和黑龙江等13个省域属于中节能减排绩效区域,而山西、宁夏等4个省域属于低节能减排绩效区域;影响不同区域节能减排绩效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高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人类发展指数,中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低节能减排区域关键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点政策看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欣  韩伟伟  宋马林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刚  孙立成  程发新  郭本海  
物流业是高能耗及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需引起高度重视。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度了2006~2013年间中国29个省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和潜力,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都较低,年均分别为0.53与0.66。西部节能效率最低,中部减排效率最低,东部的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均最高。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有正面影响,工业化程度、国有率则有负面影响。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曲线,实现物流业增长与环境绩效改善的双赢发展极具挑战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成柏  毛春梅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构建节能减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综合评估,进而从不同层面分析节能减排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区域梯度分布格局明显,从东向西递减;呈正偏态分布,第三、第四级别的区域比例略大;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同时,本文还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因素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效果,并据此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桂荣  张丽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效率进行了评价,计算并分析了非DEA有效省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空间。通过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发展规模以及产业结构是对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研发和引进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的支持、发挥行业组织在节能减排中作用、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制度建设等具有创新观点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时雄  柳剑平  龚兆鋆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1985-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新近发展的时间可替代DEA模型测度了在不同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工业行业各年度的最优能源消费量和最优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潜在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率的因素。结论表明:由于中国工业大部分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低下,可通过提升环境技术效率来削减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大部分行业存在着环境波特假说所阐释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赢模式。环境技术效率越高、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越低、资本劳动比越低的行业在面临节能减排约束时越容易遭受更多的经济增长损失,因此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将能源消耗及其带来的环境成本视为节能减排压力。基于2007—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AM模型测算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分析能源环境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化特征,评判区域节能减排情况,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探究区域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区域能源环境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显示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逐步降低的发展格局。东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先发散后收敛,东北地区先收敛后发散,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呈现逐步发散态势。产业结构和技术产业化阻碍中部、东北、西部能源环境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姜巍  
文章从地方税视角,以单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利用GAMS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24部门的CGE模型,研究了环境税不同的征税环节和税率对区域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两种征税方式和模拟的三档税率下,征收环境税对能源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单纯地征收环境税很难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2)在两种征税方式下,随着环境税税率的提高,地区产品"总调入"和"总调出"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且"总调入"的变化幅度大于"总调出",但"出口"逐步增加,而"省际调出"则趋于减少;(3)"消费性环境税"比"生产性环境税"的节能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迪  聂锐  
文章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的CO2排放的影响,采用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技术对江苏省6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的变动情况进行分解。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是能源消费及CO2排放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占68.92%;②产业结构变动的节能减排作用相对较小,且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95年-2002年间,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而其后起反向作用,其根源在于高耗能产业投资效应与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③高能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起到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节能减排效应弱化;④技术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安立仁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本文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从效率视角对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考察期内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平均效率不容乐观,仍有17.8%的提升空间;效率较低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但效率较高的省份未必全部为东部省份,个别西部省份在一些年份均处于生产前沿;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现行能源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霞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2010年我国各省区节能减排综合绩效。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区节能减排综合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达省区如北京、上海、天津,节能减排综合绩效指数要远高于宁夏、新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30个省区中仅有6个省区节能减排综合绩效指数为较高以上水平,而有13个省区为较低以下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以各省目前节能减排综合绩效实际情况为依据,不断明确和分解各省节约能源和污染排放控制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挥政府干预在能源消耗上的积极作用,构建区域能源合作的体制机制,并通过政府激励促进能源节约,这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兵  雷仲敏  张正河  
"十一五"即将结束,文章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在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以东北地区为例,在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生产与消费以及环境状况基础上,指出东北地区还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目标实施进度滞后、水环境质量改善缓慢、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通过对东北地区各省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的节能能力、SO2和COD削减能力以及投资机会的定量分析,为强化节能潜力的挖掘、SO2和COD的削减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本文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实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卫  赵思香  杨新凤  张沙沙  
面对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高能耗、低利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酒店业经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但我国在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就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5个主要因子,即"节能管理"、"经济因素"、"外在环境"、"信息交流"和"政府政策",构建了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模型。该研究对推动酒店业节能减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贤贤  李光龙  
节能减排已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与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对2007—2016年安徽省节能减排进行评价分析,并基于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分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节能减排效果总体保持上升趋势,节能减排表现出产业结构异质性,其中工业行业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最高,节能减排的潜力也最大,服务业行业对节能减排也有一定贡献,第一产业与节能减排关联度最低。因此,应采取分行业的差别化节能减排调控措施,以促进安徽省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