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7)
2023(11859)
2022(10097)
2021(9294)
2020(7996)
2019(18562)
2018(17911)
2017(33636)
2016(18456)
2015(21100)
2014(20818)
2013(21005)
2012(19960)
2011(18389)
2010(18053)
2009(16928)
2008(16908)
2007(15078)
2006(13140)
2005(11977)
作者
(56854)
(47790)
(47655)
(45595)
(30095)
(23206)
(21740)
(18755)
(18205)
(16650)
(16624)
(16136)
(15363)
(15296)
(15251)
(15251)
(14445)
(14250)
(13874)
(13750)
(11993)
(11807)
(11774)
(10982)
(10953)
(10635)
(10615)
(10303)
(9669)
(9645)
学科
(85487)
经济(85411)
管理(46659)
(43692)
方法(38872)
数学(35214)
数学方法(34922)
(33496)
企业(33496)
中国(24151)
(21339)
(19534)
(19102)
地方(18574)
(17164)
贸易(17158)
(16656)
业经(15095)
(14593)
农业(14096)
环境(13067)
(12586)
金融(12584)
(12520)
银行(12474)
(12197)
(12026)
地方经济(10752)
(10731)
财务(10714)
机构
大学(277632)
学院(272815)
(119869)
经济(117586)
研究(105471)
管理(98703)
理学(85004)
理学院(83878)
管理学(82375)
管理学院(81891)
中国(79523)
科学(66594)
(60755)
(55472)
(52562)
(51787)
研究所(51024)
中心(46943)
业大(43220)
农业(42029)
财经(41695)
(40199)
北京(38806)
经济学(38799)
(38243)
(38124)
(36693)
师范(36248)
经济学院(35159)
科学院(32850)
基金
项目(186291)
科学(146670)
基金(138295)
研究(129365)
(124262)
国家(123398)
科学基金(102979)
社会(83660)
社会科(79399)
社会科学(79374)
基金项目(73054)
(69727)
自然(67800)
自然科(66211)
自然科学(66184)
自然科学基金(65026)
(61397)
教育(58433)
资助(57254)
编号(49191)
重点(43700)
(42411)
(41568)
成果(40077)
(37893)
科研(36710)
国家社会(36081)
计划(35836)
创新(35790)
教育部(35420)
期刊
(126742)
经济(126742)
研究(82129)
中国(52410)
学报(49780)
(46061)
科学(45270)
(38466)
大学(36238)
学学(34310)
管理(34078)
农业(31578)
教育(23842)
(23510)
金融(23510)
经济研究(22143)
财经(21035)
技术(20989)
(18487)
(18209)
业经(17938)
问题(17490)
(16081)
世界(14410)
资源(14331)
国际(14199)
技术经济(13835)
(13635)
统计(13545)
科技(12315)
共检索到40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亮  王玮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能源的高消耗、低效率与日益严峻的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评价各地区能源效率,是政府部门制订能源政策的必要依据。本文创建四要素DEA模型,对1997-2012年间的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能源效率按东、中、西部呈梯度递减;中国能源效率改进缓慢,东、中、西部皆然;年度之间能效水平波动较大,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婷  陈闻君  
借助窗口分析法,运用DEAP 2.1软件测算出中国各省域环境—能源效率。运用Arc GIS 9.3空间统计软件,采用ESDA与标准差椭圆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环境—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自2001年以来,中国环境—能源效率热点、次热点区域范围逐渐扩大,冷点、次冷点区域则不断缩小。2000—2012年,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的标准差椭圆呈现东北—西南方向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逐渐向东—西方向移动,总体上以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为中心,范围包括了我国经济和技术相对发达的省域,环境—能源效率重心呈现东北—西北—西南方向的变动趋势。中国省域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邹艳芬,陆宇海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he study on the energy effective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china 31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 and Moran I index to Panel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ective have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cluster i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the latter is influenced by it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ergy effective of neighbor region, so traditional ignoring the point will lead to deviation of model design and the deflection of the resul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燕   张硕  
文章基于全局参比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在刻画其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标准差椭圆、条件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热点迁移过程、分布动态演化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持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阻碍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生态效率热点区域逐渐收敛,分布重心向东北迁移,表现出“东南—西北”向心集聚、“东北—西南”空间发散的分布发展态势。在非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生态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增长性,中高效率以上层次省份生态效率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在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间生态效率存在趋同性,而高效率及以上层次省份不易与相邻省份产生空间关联作用。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波动下降,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分别为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与次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鹏飞  杨俊  
基于非径向非意愿投入距离函数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采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较低;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煤炭非效率导致,而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石油非效率造成;整体上煤炭非效率对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在样本期内逐渐下降,而清洁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则明显增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江华  贾丽静  
本文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在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测度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进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聚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无论是从总量规模还是动态改进角度看,均体现出东部和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相近程度是影响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区域聚集特征的两个重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国  李东  龚爱清  
物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之一,尤其是油料的消耗,位居各行业首位。研究物流业的能源效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了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面板数据,对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进行了实证测度,并分析了样本年内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动和区域差异情况。研究发现:2003-2012年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了2.88%,行业的总体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西部地区物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怡爽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是能源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研究区域的能源消费特征有助于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的区域结构,以便于各种能源优化配置。文章选取了八大经济区域2005~2010年的按能源分类的消费量建立了panel data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的选取与求解,得到各种传统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瑞风  薛俭  刘汝丽  
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从资源优先到效率优先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结果发现:(1)调整前有天津等4个省份处于效率前沿面,调整后减少为3个,除去已处于效率前沿面的省份,其他省份的物流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规模效率的提升;(2)外部环境变量对区域物流效率的影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区域物流效率负相关,地区人均GDP与区域物流效率正相关;(3)整体而言,中国区域物流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各地区的物流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与中部地区物流效率较高,东北和西部地区物流效率较低,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甜   陈中  
文章基于2014—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测度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与收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并以2018年为转折点呈现不同演化特征;2018年后东部地区存在σ发散特征,中部地区不具备典型σ收敛特征,而西部地区呈σ收敛趋势;全国层面存在显著条件β收敛趋势。为此,提出释放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完善制度体系,实施差异化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推进治理均衡化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收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桃杏  顼玉卿  暴斌硕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设定物流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2014—2018年中国各省区物流发展效率,并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解,验证分析区域人口、经济活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物流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区域物流效率相对较高的省区市,物流需求高发展快,同时由于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整体效率较高。各省区市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等相关结论,以期为开展新形势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桃杏  顼玉卿  暴斌硕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设定物流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2014—2018年中国各省区物流发展效率,并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解,验证分析区域人口、经济活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物流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区域物流效率相对较高的省区市,物流需求高发展快,同时由于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整体效率较高。各省区市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等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等相关结论,以期为开展新形势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唐菁  
文章测度了高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差异,梯度特征明显,区域间差异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三大区域高端服务业发展呈现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应充分认识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缩小高端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