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2)
- 2023(15398)
- 2022(12865)
- 2021(11686)
- 2020(10004)
- 2019(22697)
- 2018(22034)
- 2017(41491)
- 2016(22642)
- 2015(25454)
- 2014(25197)
- 2013(25313)
- 2012(23996)
- 2011(22147)
- 2010(21977)
- 2009(20698)
- 2008(20440)
- 2007(18282)
- 2006(16118)
- 2005(14781)
- 学科
- 济(114995)
- 经济(114871)
- 管理(62782)
- 业(57558)
- 方法(45622)
- 企(45202)
- 企业(45202)
- 数学(40869)
- 数学方法(40545)
- 中国(29724)
- 农(26923)
- 财(25067)
- 地方(24717)
- 学(23848)
- 业经(21258)
- 制(21032)
- 贸(21028)
- 贸易(21020)
- 易(20424)
- 农业(17785)
- 环境(16652)
- 融(16452)
- 金融(16450)
- 银(16228)
- 银行(16169)
- 地方经济(15597)
- 行(15542)
- 体(15225)
- 和(15045)
- 务(14035)
- 机构
- 大学(344490)
- 学院(340360)
- 济(155412)
- 经济(152660)
- 研究(127510)
- 管理(125194)
- 理学(108096)
- 理学院(106749)
- 管理学(105054)
- 管理学院(104413)
- 中国(95843)
- 科学(77738)
- 京(72871)
- 财(67870)
- 所(66416)
- 农(63681)
- 研究所(60695)
- 中心(56224)
- 财经(54524)
- 业大(52663)
- 农业(50536)
- 经济学(50198)
- 江(49656)
- 经(49612)
- 北京(46303)
- 经济学院(45198)
- 院(45188)
- 范(43473)
- 师范(42951)
- 财经大学(40372)
- 基金
- 项目(227251)
- 科学(178693)
- 基金(168313)
- 研究(159122)
- 家(150040)
- 国家(148860)
- 科学基金(125094)
- 社会(105456)
- 社会科(100061)
- 社会科学(100033)
- 基金项目(88584)
- 省(85690)
- 自然(80441)
- 自然科(78563)
- 自然科学(78533)
- 自然科学基金(77201)
- 划(73993)
- 教育(71250)
- 资助(68633)
- 编号(60154)
- 重点(52469)
- 部(51401)
- 发(50531)
- 成果(48988)
- 创(46727)
- 国家社会(45462)
- 科研(44077)
- 创新(44061)
- 教育部(43509)
- 计划(42318)
- 期刊
- 济(172231)
- 经济(172231)
- 研究(102579)
- 中国(64054)
- 学报(60193)
- 农(57083)
- 科学(54048)
- 财(51579)
- 管理(44624)
- 大学(44198)
- 学学(42248)
- 农业(38180)
- 融(31190)
- 金融(31190)
- 经济研究(29709)
- 财经(28509)
- 教育(26093)
- 技术(25993)
- 业经(24735)
- 经(24671)
- 问题(23115)
- 业(21141)
- 贸(20393)
- 技术经济(18341)
- 世界(18207)
- 国际(18116)
- 统计(17283)
- 版(16780)
- 资源(15672)
- 策(15447)
共检索到508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利用全国30个省区市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以全国以及所划分的六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熵和协调度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区域的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以及供需结构均衡度。并且,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来看,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4,0.62]之间,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3,0.71]之间。除2014年外,其余时期的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均处于勉强均衡状态。2分地区来看,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利用全国30个省区市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以全国以及所划分的六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熵和协调度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区域的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以及供需结构均衡度。并且,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以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来看,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4,0.62]之间,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3,0.71]之间。除2014年外,其余时期的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均处于勉强均衡状态。2分地区来看,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相对较高,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不断上升;2000以来,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需结构基本均衡,华北地区濒临失衡,东北地区在勉强均衡和濒临失衡间波动,西南地区由濒临失衡上升为勉强均衡。3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不产生短期影响效应,但长期影响效应显著。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每增长1%将引起全国GDP平均增长1.416%,其中,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为3.924%;其次为中南地区,其弹性系数为1.668%;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受能源供需均衡度影响的差异较小,弹性系数均在0.85%左右;西南地区经济增长受能源供需均衡度的影响最小,弹性系数为0.311%。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倩倩 李百吉
对我国能源供需结构,基于信息熵方法,分析能源供给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内部的均衡度;基于协调度方法,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基于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分析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得出结论:我国能源供给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4,0.62]之间,除2013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年份均处于波动状态;需求子系统内均衡度处于[0.53,0.71]之间,且一直呈上升状态;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处于[0.73,0.81]之间,除2014年为基本均衡外,其余年份均为勉强均衡;能源供需结构均衡度对经济总量影响的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交通运输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的基于交通线路影响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模型证明,交通线路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发生相应的改变。分析表明,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受其影响,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将向非均衡状态发展;大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将增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国家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小其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对东北、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考虑规划建设以高速铁路为空间组织...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格局 可达性 均衡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白天骄 韩琴
论文在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1998—2013年各类来源的灰水足迹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选取人口、GDP两个指标,应用基尼系数对中国1998—2013年灰水足迹的空间、结构均衡性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区域均衡性方面,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较差,东部与西部地区分别在经济灰水足迹和人口灰水足迹中的均衡性较低;2)在结构均衡性方面,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已达到"差距偏大"范围,其中农业和工业的均衡性较差,生活经济灰水足迹均衡性近年来降幅明显;3)从边际效应来看,可以通过减少中、西部重污染地区灰水足迹及各省市农业灰水足迹的方式提升整体均衡性,有效促进中国水环境公平性的提升。最后,针对中国灰水足迹均衡性的具...
关键词:
灰水足迹 基尼系数 区域与结构 均衡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敏 张建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宇峰 朱荣军
文章运用经济重心模型,分析2003~2012年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特征及其均衡性,并结合经济增长理论,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结构向量自回归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重心迁移均衡性的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重心迁移已呈现出半均衡化的趋势;(2)中国经济重心迁移在东西方向上呈半均衡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消费重心、r&D资本存量重心、从业人员重心和物质资本存量重心的经度变动;(3)中国经济重心在南北方向上呈半均衡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则包括从业人员重心、人力资本重心和财政支出重心的纬度变动。
关键词:
经济重心 迁移 半均衡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前进 孙培源 唐元虎
在中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大量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将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引入一个区域经济的中间品生产过程 ,建立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 ,详细分析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变动对于相关产品价格、产量、专业化分工程度及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增多 ,会提高工资率 ,降低中间品的价格。同时 ,公共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会影响专业化分工程度和产品的生产规模以及国际贸易格局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基础设施 专业化分工 国际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均衡 非均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This paper uses GDP per capita,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o depict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which,the inequality index GEM and polarization index TW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aggregation level of nation,belt and province from 1993 to 2003.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When measures are made to decrease the national inequality,that in coast region should be concerned especially.Moreover,polices applied to reduce disparities should be made on lower level.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经济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本文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差距的演变动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工业差距在1989~1997年扩大,而在1978~1988年及1998~2006年有缩小的趋势。导致区域工业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区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不同是导致区域工业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率差异缩小是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海燕
本文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区域信息为考察对象,对二元结构进行简要概括,并借鉴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区域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演进假说、区域金融发展的梯度推进假说以及区域金融发展极假说来阐释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结构 非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差异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