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1)
2023(16375)
2022(14004)
2021(13262)
2020(10919)
2019(25034)
2018(24638)
2017(46878)
2016(25370)
2015(28093)
2014(27432)
2013(27132)
2012(25019)
2011(22718)
2010(22407)
2009(20488)
2008(19838)
2007(17166)
2006(14819)
2005(13081)
作者
(71332)
(59585)
(58880)
(56220)
(37756)
(28553)
(26764)
(23223)
(22419)
(21026)
(20252)
(20191)
(18792)
(18790)
(18414)
(18352)
(17665)
(17395)
(16969)
(16908)
(14621)
(14539)
(14164)
(13413)
(13203)
(13174)
(13093)
(12880)
(11863)
(11859)
学科
(103123)
经济(103023)
管理(73859)
(69900)
(58429)
企业(58429)
方法(46233)
数学(40254)
数学方法(39838)
中国(29891)
(25864)
(24424)
业经(22424)
(22421)
地方(21724)
技术(20785)
(19541)
贸易(19528)
(19023)
(18329)
农业(17363)
环境(17254)
(16516)
银行(16470)
理论(16244)
(16240)
(15938)
金融(15936)
(15811)
(15154)
机构
大学(354794)
学院(351670)
(146023)
经济(143211)
管理(139786)
研究(123144)
理学(121846)
理学院(120457)
管理学(118514)
管理学院(117869)
中国(91748)
科学(76038)
(75870)
(63811)
(61313)
研究所(56512)
(55659)
中心(54482)
业大(52081)
财经(52007)
(48981)
北京(48220)
(47619)
(46476)
师范(46057)
(45112)
经济学(44878)
农业(43792)
经济学院(40474)
(39914)
基金
项目(247622)
科学(196350)
基金(181670)
研究(180294)
(159433)
国家(158169)
科学基金(135833)
社会(115884)
社会科(109957)
社会科学(109929)
基金项目(96329)
(95150)
自然(87917)
自然科(85934)
自然科学(85914)
自然科学基金(84394)
教育(81836)
(80794)
资助(73974)
编号(70958)
成果(57195)
重点(55661)
(55125)
(54960)
(53403)
创新(50802)
课题(49260)
国家社会(48584)
教育部(47262)
科研(47143)
期刊
(153172)
经济(153172)
研究(104457)
中国(67096)
学报(56666)
科学(53339)
管理(51698)
(49701)
(46438)
大学(42721)
学学(40167)
教育(39234)
农业(35233)
(29364)
金融(29364)
技术(29327)
经济研究(26024)
财经(25273)
业经(23950)
(21702)
问题(19767)
(19724)
科技(18729)
图书(17577)
技术经济(17345)
(16306)
理论(16110)
资源(15768)
(15689)
现代(15218)
共检索到508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将环境污染、创新失败因素列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测算,进而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影响收敛的显著性因素各不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广  
融合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以及DEA视窗分析模型构建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组合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并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绝对β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看,无论是MEGIE还是GEGIE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且大部分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从纵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MEGIE和GEGIE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异特征。我国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红  周国富  
文章检验了2001—2019年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存在性,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对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全国和四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但都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引入创新能力作为解释变量之后,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β值呈变小趋势,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加速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第二,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β值均继续变小;从全国来看,收敛速度有所下降,但仍显著;综合来看,创新能力使各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各自呈现出更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有利于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红  周国富  
文章检验了2001—2019年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存在性,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对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全国和四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但都存在条件β收敛。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引入创新能力作为解释变量之后,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β值呈变小趋势,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加速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第二,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β值均继续变小;从全国来看,收敛速度有所下降,但仍显著;综合来看,创新能力使各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各自呈现出更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有利于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跃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其时空跃迁特征及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跃迁类型表现出高度的空间稳定性,时空演变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绝对β空间收敛和条件β空间收敛特征,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研究创新:将"创新失败""环境污染"因素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讨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跃迁路径;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将空间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区域绿色创新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应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收敛检验。主要结论有:各地区间创新效率存在着差异,且2000年后中、西部创新效率值高于东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创新要素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虽然全国总体及三大地区创新效率存在着条件收敛,但东、中部地区并不存在绝对的收敛趋势;人力资本对创新效率收敛的作用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本文采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96-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状况,研究表明,该期间各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区域间的效率差距在逐步减小,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β-收敛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趋于收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犁  张焕明  
在中国2000~200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科技自主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年均增长0.9%,其中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5.6%,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6.9%,表明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与此同时,中国东部地区科技自主创新效率明显较强,增长幅度为2.92%,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呈现出σ收敛现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建国  林凡力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条件,并提出三个假设;然后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四个层面,对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我国30个省(除西藏、港澳台地区以外)分为三大区域,再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方法,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为:2010~2016年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存在两阶段的σ收敛、显著的空间β收敛和空间俱乐部收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区域能耗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收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宋涛  陈超凡  曲歌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创新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除西藏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次,应用DEA方法在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且,"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上升趋势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