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8)
- 2023(13966)
- 2022(11467)
- 2021(10259)
- 2020(8679)
- 2019(19735)
- 2018(19244)
- 2017(36964)
- 2016(20041)
- 2015(23233)
- 2014(23333)
- 2013(23427)
- 2012(22093)
- 2011(20259)
- 2010(20225)
- 2009(19084)
- 2008(18821)
- 2007(16819)
- 2006(14928)
- 2005(13808)
- 学科
- 济(113246)
- 经济(113153)
- 管理(54771)
- 业(51291)
- 方法(45150)
- 数学(40702)
- 数学方法(40465)
- 企(39276)
- 企业(39276)
- 中国(29460)
- 农(26288)
- 地方(25019)
- 财(21944)
- 业经(21097)
- 学(20269)
- 贸(19329)
- 贸易(19320)
- 易(18726)
- 农业(17649)
- 制(17638)
- 地方经济(15478)
- 融(15466)
- 金融(15464)
- 环境(15284)
- 银(14948)
- 银行(14923)
- 行(14334)
- 和(14042)
- 发(13672)
- 体(13003)
- 机构
- 大学(307871)
- 学院(305084)
- 济(144296)
- 经济(141761)
- 管理(113258)
- 研究(112050)
- 理学(97181)
- 理学院(96026)
- 管理学(94642)
- 管理学院(94054)
- 中国(85696)
- 京(65017)
- 科学(64828)
- 财(62709)
- 所(57021)
- 研究所(51653)
- 财经(50567)
- 中心(49938)
- 农(49371)
- 经济学(47521)
- 经(46024)
- 江(45132)
- 经济学院(42850)
- 北京(41512)
- 业大(41446)
- 范(39767)
- 院(39704)
- 师范(39427)
- 农业(38714)
- 财经大学(37447)
- 基金
- 项目(197610)
- 科学(156970)
- 基金(146428)
- 研究(145012)
- 家(127285)
- 国家(126320)
- 科学基金(107718)
- 社会(96611)
- 社会科(91739)
- 社会科学(91716)
- 基金项目(76365)
- 省(74064)
- 自然(66130)
- 教育(65669)
- 自然科(64601)
- 自然科学(64582)
- 自然科学基金(63490)
- 划(63121)
- 资助(60366)
- 编号(56591)
- 成果(46623)
- 部(45672)
- 重点(45176)
- 发(44777)
- 国家社会(41860)
- 创(40116)
- 课题(39637)
- 教育部(39395)
- 中国(38045)
- 创新(37826)
- 期刊
- 济(161861)
- 经济(161861)
- 研究(95637)
- 中国(58001)
- 财(47548)
- 学报(45702)
- 农(45151)
- 科学(43229)
- 管理(40901)
- 大学(34642)
- 学学(32630)
- 农业(30495)
- 融(30079)
- 金融(30079)
- 经济研究(27821)
- 教育(26792)
- 财经(26771)
- 技术(25641)
- 经(23190)
- 业经(23058)
- 问题(21979)
- 贸(19508)
- 世界(17328)
- 技术经济(17271)
- 业(17103)
- 国际(17066)
- 统计(16289)
- 策(14179)
- 商业(13980)
- 资源(13730)
共检索到46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国轩,纪翔彦,石宏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绿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方针,有步骤地扩大重点开放地区,不断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至今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沿江、沿边开放区和以省会为中心的内陆开放区这样一个既有层次又各具特色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光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丹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魏丽华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河北省"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呈现。在这新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加快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化各项政策的实施,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城市化为主线,结合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河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喜生
文章针对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新进产业或已有产业类型进行逻辑归类,通过最高、最低和平均水平分别获得参数矩阵,再结合不同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和产业结构差异控制程度下的各个关联参变量,并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的产业结构之间关联验证,结果证实:东部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联强度最高;中部区域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相对较高;各产业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主要受制于人口和产业用地政策及保护性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其拓展土地集约化利用率的关键;相反土地总面积和耕地保有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虹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新 相丽君
文章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2006年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分列第一、二位;由于受到政策的倾斜,西藏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九;贵州的指标数据表明,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贵州享受了大量财政支持,而是财政支持不足,证了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关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对西部地区支持相对不够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实证分析 平衡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宪 何自力
本文在两时期代际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我们发现,在均衡时,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等于劳动者报酬在总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基本符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可 栾贵勤 王海龙
运用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以及人口为权数的Theil指数,对1997-2007年中部地区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和构成进行分解,实证分析表明:①从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来看,1997-2007年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差异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大趋势,但从相对极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来看,十一年间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表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同时远远低于同期全国经济差异水平。②对Theil指数分解发现,中部六省省际间经济差异逐步扩大,各省内部经济差异逐渐缩小,1997-2004年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差异主要由各省内部经济差异造成,2004-2007年这种差异主要由省际间经济差异造成。③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可能导致中部地区省际间经...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实证 变异系数 中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十分显著,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表现在省际间及省内不同区域。笔者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和运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江西省8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县域经济间差异的特点。
关键词:
江西省 区域经济差异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英倩
文章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反映金融结构的三个视角,定量研究了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金融结构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影响存在局部的结构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非金融机构份额的提高,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明显有利于东部经济增长,但不利于西部地区;银行性金融机构的过度集聚,能抑制东部经济增长,却也能推动中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广义矩估计法 金融结构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