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2)
2023(13680)
2022(11279)
2021(10467)
2020(8384)
2019(19308)
2018(18758)
2017(35258)
2016(19101)
2015(21419)
2014(21297)
2013(21153)
2012(19915)
2011(18646)
2010(19071)
2009(17765)
2008(17486)
2007(15596)
2006(14649)
2005(13371)
作者
(53617)
(44810)
(44805)
(43031)
(29258)
(21288)
(20361)
(17323)
(17276)
(16127)
(15643)
(14980)
(14586)
(14575)
(14432)
(13979)
(13324)
(12983)
(12852)
(12512)
(11623)
(10837)
(10825)
(10402)
(10209)
(10095)
(9801)
(9624)
(9086)
(8880)
学科
(103405)
经济(103304)
管理(50769)
(44991)
(34995)
企业(34995)
方法(31929)
中国(31866)
数学(28353)
数学方法(28087)
地方(27944)
(26661)
业经(21203)
(20205)
(19302)
农业(17653)
(17357)
(16982)
贸易(16969)
(16423)
地方经济(16210)
(15005)
银行(15001)
环境(14962)
(14882)
金融(14880)
(14837)
(14671)
(14661)
(13826)
机构
学院(278248)
大学(276915)
(133443)
经济(130769)
研究(108168)
管理(101862)
理学(85625)
理学院(84534)
管理学(83406)
中国(82975)
管理学院(82819)
(61109)
(59831)
科学(59359)
(53716)
研究所(48086)
中心(46858)
财经(46569)
经济学(43000)
(42969)
(42352)
(39150)
(39043)
(38990)
师范(38923)
北京(38898)
经济学院(38309)
财经大学(34113)
(33654)
业大(32418)
基金
项目(174360)
科学(139527)
研究(133829)
基金(127733)
(109765)
国家(108891)
科学基金(93327)
社会(89538)
社会科(85019)
社会科学(84999)
基金项目(65497)
(65202)
教育(60426)
(55362)
自然(54779)
自然科(53463)
自然科学(53449)
编号(53024)
自然科学基金(52471)
资助(52188)
成果(44801)
(40850)
(39957)
重点(39900)
课题(38847)
国家社会(38550)
(35308)
教育部(34899)
发展(34592)
中国(34548)
期刊
(162288)
经济(162288)
研究(98132)
中国(62012)
(44975)
管理(40612)
(37994)
科学(36452)
学报(34323)
教育(32107)
(31155)
金融(31155)
大学(27212)
经济研究(26959)
农业(25457)
学学(25385)
财经(24459)
技术(24375)
业经(23276)
问题(22223)
(21492)
(18404)
国际(16751)
世界(16705)
技术经济(14917)
统计(14280)
现代(13586)
(13524)
经济问题(13093)
资源(13091)
共检索到45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独明  谷继建  
两个层次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即成渝)"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城市乡村各自独立发展且各有自己的现代化指标,属于浅层次模式;二是城乡互为一体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乡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模式。为此,本文提出建立6个二级城市群的建议,即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城市群、渝遂(宁)广(元)泸(州)内(江)自(贡)宜(宾)城市群、渝永(川)江(津)合(川)南(充)城市群、眉(山)雅(安)乐(山)城市群、达(州)万(州)广(安)城市群、成(都)眉(山)内(江)渝广(元)遂(宁)城市群(同时也是本区域一级城市群);并从行政特立与割划、经济产业结构的合成、农民意识形态的同化、措施责任法律化、非正式制度的文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晓鹰  王亚清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家"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在成渝地区的落实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和明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独明  谷继建  
从城乡统筹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无外乎是分析其政策配套、问题、改革路径等,我们在本文中却从成渝城乡统筹的背景尤其是历史背景和制度背景入手,探讨了成渝城乡统筹与众不同的特色,进而上升为一般案例,为探究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提供另一种视角内涵。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蔚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也是挑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是带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和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白静  
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交通系统建设、物流发展、区域创新、对外开放五个维度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进行比较,得出区域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的举措尚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全面性、协同性。增强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应找寻"创新驱动与产业引领"型路径,构建"开放支撑与物流强化"型路径,实施"人才集聚与市场优化"型路径,发力"重点突破与市际联合"型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张雷  
进一步提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本文以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反映城市间互动作用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间互动作用的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采用"多维乘数法则"对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其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异和发展演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长三角二级城市群间综合竞争力的协同增强、进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月起  
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城市群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必须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成渝城市群(经济区)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城市群之一,但其一体化发展程度还有待提升,城市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在响应新发展理念、落实发展规划等方面仍大有作为。因此,成渝城市群应通过共立决心、共建机制、共筑内涵、共赢合作实现共生发展,以有效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关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演化。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与城乡之间的非有效联动发展导致了城乡经济空间的二元割裂,而这又进一步制约了产业的升级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现阶段,三产互动已成为提升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基础和重要内涵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在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空间从大规模地域扩张走向要素渗透与产业延伸,乡村经济空间从单一分散落后走向多元紧凑繁荣的同时,也加速了城乡经济的融合与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泓  
区域经济发展与商贸流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文章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困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共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提供各类基础性资源,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文章基于两者间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打造高效信息共享平台及营造良好共生环境的三项共生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课题组  
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此,统筹城乡发展由理论构想、政策设计转向操作试验,成渝两地成了这个实验的"领跑者"。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涉及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土地制度创新是整个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成渝两地是如何进行设计、实践的?有哪些特点,政策上有哪些突破?不少人都给予深切关注。本期摘编刊载的文章是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撰写的《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调研报告》的一部分。该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期探索实践情况、成效、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映  沙治慧  
本文对成渝两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进行了介绍,对两地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两地在改革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彦军  叶裕民  倪稞  
聚焦与扩散是城市形成的基础,聚焦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城市群内的城乡失衡。由于聚焦与扩散是跨行政区域的,城乡统筹也应该在城市群内而非仅仅在行政区内进行。文章首先从区际趋异论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逻辑动因,指出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市群内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城乡失衡的基本事实为城市群内城乡统筹提供现实支持,指出由于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人口与产业向京津聚集效应明显,加剧了城市群内严重的城乡失衡。这种失衡一方面造成河北发展的困难,也使得京津的发展面临负外部性。文章认为,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不仅可以有效地建设农村,造就发达的农业也可以促进城市聚集和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志高  
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通过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举措的比较,可得到如下启示:区域中心城市要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体现发展的一致性;加快联动发展,增强发展的协同性;制定出台与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的前瞻性;强调发挥经济和文化两个维度的辐射,彰显发展的全面性。这些启示对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胡其玉  起晓星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管控策略研究是推动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此理念为指导,从"地形山势—河湖水体—土壤环境—人类活动—景观结构"5个维度构建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以成渝城市群为典型案例区,诊断其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进一步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电路理论,提出成渝城市群景观格局网络化管控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指数均值为0.94,66.85%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处于中低水平,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也存在风险高低区交错现象;识别出生态源地111 461.62 km2,约占总面积46.54%,划分生态阻滞区、生态过渡区、生态缓冲区,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5.61%、14.65%、13.20%;构建"76+8"廊道系统,长约5 046.19 km,确定316处生态节点,构筑管控景观生态风险的绿色网络体系,维持成渝城市群景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