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0)
- 2023(8768)
- 2022(7133)
- 2021(6587)
- 2020(5179)
- 2019(11764)
- 2018(11272)
- 2017(20954)
- 2016(10785)
- 2015(12326)
- 2014(12272)
- 2013(12491)
- 2012(12024)
- 2011(11483)
- 2010(11335)
- 2009(10761)
- 2008(10516)
- 2007(9119)
- 2006(8436)
- 2005(7996)
- 学科
- 济(78130)
- 经济(78070)
- 管理(28224)
- 方法(25895)
- 业(22617)
- 数学(22609)
- 数学方法(22514)
- 中国(19943)
- 地方(19032)
- 企(17395)
- 企业(17395)
- 地方经济(13854)
- 学(13512)
- 业经(13343)
- 农(13188)
- 贸(12580)
- 贸易(12572)
- 易(12172)
- 环境(10985)
- 融(10419)
- 金融(10418)
- 财(10087)
- 制(10056)
- 发(9416)
- 和(9413)
- 银(9330)
- 银行(9329)
- 行(9180)
- 农业(9036)
- 关系(8568)
- 机构
- 大学(178083)
- 学院(174347)
- 济(94579)
- 经济(93211)
- 研究(70614)
- 管理(63435)
- 中国(54416)
- 理学(54399)
- 理学院(53696)
- 管理学(53120)
- 管理学院(52768)
- 财(38990)
- 京(38190)
- 科学(37546)
- 所(34983)
- 经济学(32786)
- 研究所(31755)
- 财经(31601)
- 中心(29309)
- 经济学院(29247)
- 经(28941)
- 北京(25089)
- 院(25048)
- 江(23640)
- 财经大学(23549)
- 范(23430)
- 师范(23317)
- 科学院(22175)
- 农(21063)
- 研究中心(20201)
- 基金
- 项目(111084)
- 科学(90310)
- 基金(85264)
- 研究(83617)
- 家(73879)
- 国家(73377)
- 科学基金(62780)
- 社会(59557)
- 社会科(56718)
- 社会科学(56709)
- 基金项目(43550)
- 省(38101)
- 教育(36731)
- 自然(36114)
- 自然科(35245)
- 自然科学(35236)
- 资助(34727)
- 自然科学基金(34648)
- 划(33424)
- 编号(30467)
- 国家社会(27112)
- 部(26979)
- 发(26400)
- 重点(25771)
- 中国(25697)
- 成果(25211)
- 教育部(23788)
- 发展(22704)
- 人文(22628)
- 创(22622)
- 期刊
- 济(109517)
- 经济(109517)
- 研究(61350)
- 中国(32739)
- 财(27361)
- 管理(25693)
- 科学(23600)
- 学报(21846)
- 经济研究(19704)
- 农(19011)
- 财经(17589)
- 大学(17303)
- 融(16739)
- 金融(16739)
- 学学(16286)
- 经(15521)
- 问题(14543)
- 技术(13922)
- 教育(13822)
- 贸(13778)
- 农业(13358)
- 世界(13045)
- 业经(12767)
- 国际(12610)
- 技术经济(10715)
- 统计(9583)
- 经济问题(8961)
- 资源(8789)
- 策(8151)
- 经济管理(7857)
共检索到272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秉镰 朱俊丰 周玉龙
中国区域经济70年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理论支撑。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与借鉴国外区域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呈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特征。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未来将在学科融合、假设前提、研究范畴、研究机制与区域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本文还对"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演进脉络 未来展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开忠
本文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采用实证与规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上)评述了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基本方向,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分工原理。作者分析了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演进过程,虽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前者舍象了区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以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把区域看成一个主体,实质上是以区域主体为基本前提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区域既是商品生产的区位,又是具有自身利益的主体,从比较优势到商品生产的区位优势的转换,要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来实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周密 朱俊丰
对7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不能仅囿于区域现象做"就事论事"的讨论,而应该从更广范围的经济发展、转型背景、时代环境出发,还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只有从中国经济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客观评价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是非功过,并对未来进行有益的展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内外部环境、国家战略、制度变迁和区域战略四元因素相互联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立国战略、富民战略和强国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和区域特征,形成区域计划调控期、区域增长极点孕育期、区域增长方式构建期、区域经济关系调整期与区域经济结构重整期五大阶段。为解决当前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增强区域战略弹性、推动空间经济增长、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调整区域多元关系、促进区域新经济、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扩大区域开放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本文主要从外部性、递增收益与规模经济等聚集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新经济地理理论 ,同时分析了现实经济中的新区域主义观念
关键词:
聚集经济 经济地理 新区域主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梅
本文从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 ,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主线 ,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最新理论观点进行评析。认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无法解决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厂商生产能力内生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矛盾。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构建生产要素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模型 ,力图把“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学科成长 空间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承红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熊彼特主义关于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区域供给和需求、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和扩散、区域经济增长、演化经济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还包括对区位与创新、企业与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网络系统等理论的研究。本文认为新熊彼特主义从创新视角用了全新的方法即聚集和非聚集因素来阐释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基于动态过程的区域经济变化是其分析的核心。而这些研究内容及其方法都是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推进。
关键词:
新熊彼特主义 区域经济 聚集与扩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添 孙久文
空间经济理论一直以集聚经济研究著称,却在空间尺度上为地理学家所诟病。其理论完善过程,一方面表现在由国家—区域向城市、厂区尺度的细化反映出共享、学习和匹配机制的转换,其要素异质性帮助构建了集聚的微观机制;另一方面,传统空间经济理论忽视非经济因素和政府作用,从而给了雅各布和主流经济学以理论空间,并产生国家—空间治理理论。在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应在空间上重新配置经济活动,即通过尺度重构来完善区域经济战略,以达到重塑我国经济地理的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燕
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入手,分别论述了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并围绕着传统的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三方面的内容,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归纳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其历史演变的社会经济背景和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评论。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焕新
建国 50年来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格局是 :前 30年实施均衡发展战略 ;后 2 0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步入 2 1世纪以后 ,特别是未来 2 0年 ,中国区域经济将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 ,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晓辉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扰动和危机,驱使经济学者去思考区域经济的适应和复苏弹性问题,去探索危机时期区域经济预防、调适和转型的演化路径和治理对策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弹性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分别从演化经济地理学、复杂适应系统和政策管理三个视角对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贡献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席强敏
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学科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及分析框架,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中国区域经济学者论坛"。本论坛旨在为中国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与前沿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分享平台。2019年3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开发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邦彦 叶光毓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石。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学分析中假设条件缓释和区位选择因素增加两条主线,对区位理论的产生和衍变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一次逻辑梳理,使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论体系、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永芬 洪娟 张跃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地区差异、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及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问题上。在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上,研究者更为关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问题的探讨等方面。
关键词:
转型期 区域经济 重点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