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4)
- 2023(19170)
- 2022(16104)
- 2021(15184)
- 2020(12423)
- 2019(28354)
- 2018(27999)
- 2017(52882)
- 2016(28688)
- 2015(32208)
- 2014(32143)
- 2013(31217)
- 2012(29002)
- 2011(26468)
- 2010(26904)
- 2009(25187)
- 2008(24716)
- 2007(22282)
- 2006(20107)
- 2005(18450)
- 学科
- 济(129077)
- 经济(128937)
- 管理(87743)
- 业(79500)
- 企(66286)
- 企业(66286)
- 方法(47965)
- 数学(41816)
- 数学方法(41128)
- 中国(36763)
- 农(33111)
- 财(30765)
- 地方(29330)
- 业经(28228)
- 制(27271)
- 贸(22855)
- 贸易(22835)
- 学(22828)
- 易(22162)
- 技术(21827)
- 农业(21640)
- 银(21202)
- 银行(21187)
- 行(20374)
- 融(20093)
- 金融(20087)
- 理论(19867)
- 环境(19191)
- 体(18662)
- 策(18305)
- 机构
- 学院(405845)
- 大学(402940)
- 济(176325)
- 经济(172659)
- 管理(153633)
- 研究(139769)
- 理学(130314)
- 理学院(128820)
- 管理学(126545)
- 管理学院(125750)
- 中国(110176)
- 京(85579)
- 财(83886)
- 科学(79576)
- 所(68953)
- 财经(64618)
- 中心(63897)
- 江(63713)
- 研究所(61404)
- 经(58465)
- 农(56466)
- 北京(54907)
- 经济学(54839)
- 范(54292)
- 师范(53892)
- 业大(51438)
- 院(50688)
- 州(50438)
- 经济学院(48931)
- 财经大学(47472)
- 基金
- 项目(258285)
- 科学(205830)
- 研究(196984)
- 基金(186784)
- 家(160275)
- 国家(158916)
- 科学基金(137597)
- 社会(127060)
- 社会科(120500)
- 社会科学(120470)
- 省(101046)
- 基金项目(96747)
- 教育(91916)
- 自然(84735)
- 划(84079)
- 自然科(82805)
- 自然科学(82790)
- 自然科学基金(81286)
- 编号(80678)
- 资助(76820)
- 成果(67340)
- 重点(58503)
- 部(57836)
- 课题(57642)
- 发(57221)
- 创(56704)
- 国家社会(52716)
- 创新(52421)
- 制(51368)
- 教育部(50572)
- 期刊
- 济(208874)
- 经济(208874)
- 研究(130400)
- 中国(90140)
- 财(65781)
- 管理(62482)
- 农(52779)
- 科学(52777)
- 学报(52768)
- 教育(51982)
- 融(42877)
- 金融(42877)
- 大学(42001)
- 技术(39360)
- 学学(38837)
- 农业(35636)
- 经济研究(33816)
- 财经(32839)
- 业经(31951)
- 经(28466)
- 问题(26315)
- 贸(22707)
- 技术经济(21838)
- 统计(20475)
- 国际(20141)
- 世界(19770)
- 业(19659)
- 图书(19293)
- 策(19279)
- 现代(18551)
共检索到639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婉玲 曹书
文章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提速式""法律政策化""软法包容"与"冲突法"四类法制模式的反思,总结出我国区域经济法制的实现条件,提出"修正区域经济政策固有缺陷的补强路径才是契合我国实际的区域经济法制建设现实路径"的观点。文章称其为"政策补强型"法制路径,其实质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同主导下政策与法制的良性互动。在现行立法框架下,地方协同立法"由内到外"补强与国家立法"自上而下"补强两种法制建设模式是弥补区域经济政策"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具体途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琳静
"新36条"的出台为我国金融民营化迎来了崭新契机,但民营金融发展仍然存在路径偏离、监管缺失和制度压抑等现实障碍。我国金融民营化应当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思路,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发展,相应监管部门需要树立"多管齐下"的适度审慎监管理念,构建"五位一体"的多元分层监管体系,尽快完善民营金融组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采用法律先行的方式推动金融民营化改革进程,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
金融民营化 发展路径 监管创新 法制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艳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利促进了产业效率优化和结构提升,为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大动力。"互联网+"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再创新的发展形态,有助于各行业实现增值与新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常态化。由于各区域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坏境造就了不同的区域特色,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特色经济,因此本文以"互联网+特色经济"为出发点,分析当前互联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互联网+特色经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并以山东单县大蒜产业为例说明"互联网+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互联网+"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宗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致力探索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完美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主体,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三中全会彪炳史册的又一巨大贡献。
关键词:
非均衡 协调 区域经济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丽
法制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组成部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法制意识已有显著提高,但频发的大学生刑事案件不断拷问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当前要着重在转变高校法制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社会法治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开拓高校法制教育的新路径,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法制教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陈超君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强盛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大、产业盈利能力不强、省际产业关联度低、新动能发展不足等均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及与之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划致力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也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需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构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数字经济等四个方面出发,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全面振兴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楠 真虹 谢文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发展常态,我国现有港口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已逐渐显现出弊端。因此,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港口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地主港"模式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港口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港口发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国际通行的"地主港"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探索"地主港"模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主港模式 经济新常态 港口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国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发展路径 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艳风
本文直接从经济法制创新与政府管理职能间的关系入手,阐述经济法制创新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上存在的不当行为,并为政府管理职能规范化构建提供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法制 政府管理职能 创新 规范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建萍 朱朝晖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目前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性质、任务、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仍然没有统一定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加强审计监督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结合典型的审计关系的分析,对现行的中国农村审计模式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制度变迁 路径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鑫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本届年会的议题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重点,同时涉及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区域工业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劲文
协同创新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形式和途径,建立健全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网络体系必将对首都经济圈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创新协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为基础,结合首都经济圈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创新资源布局特点等,确定首都经济圈创新协作的重点产业领域。针对重点产业领域,从三个不同层面构建起大区域联动的技术创新链条与产业协作链条,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整合和区域比较优势最充分发挥。
关键词:
首都经济圈 产业发展 创新协作 跨区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