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1)
- 2023(20064)
- 2022(17276)
- 2021(16151)
- 2020(13678)
- 2019(31732)
- 2018(31095)
- 2017(58678)
- 2016(31914)
- 2015(36382)
- 2014(36354)
- 2013(36121)
- 2012(33550)
- 2011(30568)
- 2010(30559)
- 2009(28372)
- 2008(27926)
- 2007(24376)
- 2006(21304)
- 2005(19185)
- 学科
- 济(145167)
- 经济(145024)
- 管理(90005)
- 业(84037)
- 企(68501)
- 企业(68501)
- 方法(62844)
- 数学(55154)
- 数学方法(54485)
- 中国(37623)
- 农(36208)
- 财(33599)
- 学(30796)
- 地方(30783)
- 业经(29393)
- 贸(25953)
- 贸易(25939)
- 易(25100)
- 制(24442)
- 农业(24280)
- 和(21158)
- 环境(20986)
- 理论(20948)
- 融(20467)
- 金融(20463)
- 务(20434)
- 财务(20352)
- 财务管理(20301)
- 银(20276)
- 银行(20217)
- 机构
- 大学(465078)
- 学院(461417)
- 济(194533)
- 经济(190512)
- 管理(178863)
- 研究(161999)
- 理学(154573)
- 理学院(152769)
- 管理学(150015)
- 管理学院(149176)
- 中国(121772)
- 京(99696)
- 科学(99661)
- 财(86940)
- 所(82178)
- 农(75591)
- 研究所(74847)
- 中心(73028)
- 财经(69655)
- 业大(68327)
- 江(67359)
- 北京(63500)
- 经(63297)
- 范(61205)
- 师范(60638)
- 经济学(59658)
- 农业(59125)
- 院(58838)
- 州(53904)
- 经济学院(53584)
- 基金
- 项目(312119)
- 科学(245276)
- 基金(227665)
- 研究(225320)
- 家(199290)
- 国家(197713)
- 科学基金(169074)
- 社会(142777)
- 社会科(135325)
- 社会科学(135290)
- 基金项目(120114)
- 省(119931)
- 自然(110369)
- 自然科(107785)
- 自然科学(107755)
- 自然科学基金(105826)
- 教育(103437)
- 划(101829)
- 资助(94894)
- 编号(90588)
- 成果(73637)
- 重点(70252)
- 部(69274)
- 发(66821)
- 创(63754)
- 课题(62733)
- 科研(59935)
- 创新(59633)
- 国家社会(59263)
- 教育部(59240)
- 期刊
- 济(213958)
- 经济(213958)
- 研究(138059)
- 中国(87795)
- 学报(74506)
- 科学(68463)
- 农(68016)
- 财(66569)
- 管理(64886)
- 大学(56130)
- 学学(52719)
- 教育(47581)
- 农业(46708)
- 技术(40721)
- 融(40150)
- 金融(40150)
- 经济研究(35010)
- 财经(34450)
- 业经(32484)
- 经(29564)
- 问题(27803)
- 业(24952)
- 图书(23765)
- 技术经济(23684)
- 贸(23415)
- 统计(23191)
- 理论(21672)
- 版(21460)
- 资源(21328)
- 世界(21073)
共检索到688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志和 陈芳 林光平
本文基于2000—2008年我国1271个县(及县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县域经济β收敛进行实证研究。经济计量结果发现,我国县域经济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地区间的空间正向效应缩小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差异,促进了我国县域经济的趋同。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县域经济具有不同的空间相关效应和收敛特征。同时,我国县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相关性 β收敛 面板数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杨霞
文章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相关性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1953-2010年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以及考虑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影响后的条件收敛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区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研究期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期初经济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引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两个影响因子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强化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的分析方法,根据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特征,因而若采用标准的β收敛方程会使得估计结果出现有偏与不一致;而若采用考虑了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因素的模型进行估计,则其结果显示,虽然长三角县市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方向并没有改变,但是其经济收敛的速度却明显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新经济增长因素只是减弱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收敛的方向;而且从更小空间单元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砚玲 龙志和 林光平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与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浙江省67个县市区1997~2008年间金融发展的收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到县市区之间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后,可纠正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敛性研究产生的误差。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市区金融发展在1997~2008年间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且收敛速度较采用传统方法所得的收敛速度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根据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中国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区域集聚是产生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对区域的空间集聚存在门槛效应。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本地市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知识溢出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区域的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交通基础设施效应随着区域集聚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对外开放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的拉动效应。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区域增长 内生性 联立方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
基于2000—2013年东、中、西部(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空间效应。结果表明:2000—2007年基础设施投资对西部区域、中部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2008—2013年对中部有显著阻碍作用,对东部区域、西部区域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王佳杰
利用2000—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空间面板数据考察非税收入、非税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非税收入负担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地区间的非税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且影响程度超过税收竞争。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非税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是其空间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罚没收入、其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本身及其空间竞争都阻碍了经济增长;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则会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各类非税收入不同的征收依据与收入性质是造成如此差异化结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非税收入 非税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停 穆哈拜提·帕热提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努力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径,由此各自形成了比较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本文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内蒙古七个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区域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在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当前。通过收敛分析发现七个区域间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模型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港澳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特色农业部门对以上七个区域的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进一步拉大上述区域间的差距。笔者把比较优势指标引入条件收敛后发现,假如以上区域墨守成规,依旧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会抑制区域间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赵蕾 薛俭
基于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分布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倒"U"曲线中的上升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或集中投资的现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在前期冲击效应波动较大,但长期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条件收敛是非常可靠的经验结论,同时验证了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最后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含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补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王元明 王飞
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其次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所引致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投资效率提升及人才结构优化上。另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则直接表现为文化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因此,应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机理 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文彬
文章基于TVP-GARCH模型构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构建包含货币政策变量的省份宏观经济波动模型,发现货币政策对各省份经济的稳定性作用并不明显,可预期的货币政策的省份稳定效应高于不可预期的货币政策,而经济冲击和货币政策制定层面引发的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了省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能力存在明显的省份差异,和经济周期同步性以及货币、信用和汇率三个传导渠道的省份特征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
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8年中国三大经济圈城市面板数据
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1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研究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县域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的测度及决定——基于中国1820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自由贸易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FD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收敛——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