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7)
2023(14319)
2022(12361)
2021(11609)
2020(9577)
2019(22053)
2018(21852)
2017(41786)
2016(22443)
2015(25407)
2014(25325)
2013(25487)
2012(23537)
2011(21744)
2010(21564)
2009(19785)
2008(19164)
2007(16543)
2006(14666)
2005(13175)
作者
(65582)
(54580)
(54019)
(51694)
(34889)
(25971)
(24643)
(21511)
(20820)
(19269)
(18685)
(18536)
(17363)
(17222)
(16882)
(16800)
(16229)
(15665)
(15509)
(15473)
(13585)
(13411)
(12953)
(12426)
(12283)
(12101)
(11892)
(11720)
(10960)
(10666)
学科
(113058)
经济(112951)
管理(62013)
(55864)
方法(45692)
(45365)
企业(45365)
数学(40136)
数学方法(39776)
中国(28612)
地方(25284)
(24512)
(22646)
业经(21622)
(21161)
(18991)
贸易(18981)
(18401)
(16678)
农业(16633)
环境(16540)
(15979)
地方经济(15704)
理论(14839)
(14837)
金融(14835)
(14366)
银行(14331)
(13815)
技术(13140)
机构
大学(332363)
学院(327387)
(145301)
经济(142555)
管理(128764)
研究(118935)
理学(111692)
理学院(110401)
管理学(108720)
管理学院(108126)
中国(88300)
(71576)
科学(71183)
(61636)
(59819)
研究所(54701)
中心(51794)
财经(50205)
(48576)
北京(46067)
(45799)
业大(45651)
(45410)
经济学(45395)
(43742)
师范(43403)
(42965)
经济学院(40718)
农业(37927)
财经大学(37398)
基金
项目(223583)
科学(176599)
基金(164437)
研究(164156)
(143225)
国家(142125)
科学基金(121543)
社会(106136)
社会科(100717)
社会科学(100690)
基金项目(86854)
(83688)
自然(77330)
自然科(75493)
自然科学(75477)
自然科学基金(74117)
教育(73994)
(71399)
资助(68105)
编号(65016)
成果(52964)
(50647)
重点(50159)
(48854)
(45635)
课题(44940)
国家社会(44634)
教育部(43623)
创新(42733)
科研(42327)
期刊
(160904)
经济(160904)
研究(102833)
中国(59402)
学报(49560)
科学(47824)
管理(47819)
(43820)
(43658)
大学(37562)
学学(35237)
教育(32881)
农业(31054)
技术(27909)
经济研究(27060)
(26890)
金融(26890)
财经(25113)
业经(22775)
(21641)
问题(20751)
技术经济(17543)
(17138)
图书(16549)
世界(16502)
(16279)
理论(16089)
资源(15299)
国际(15251)
科技(14935)
共检索到484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爱芝  杨开忠  李国平  
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成因以及解决措施和政策后认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但是在制度和历史文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上的定量化分析和研究还相当匮乏;提出要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缘由进行分解,或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来研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开忠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成为与居民利益攸关的问题。它的变化自然构成社会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由于资料和方法的原因,目前有不同认识。本文在澄清有关方法、并在微机的支持下对历年统计资料按可比价格处理的基础上,系统描述我国省际、沿海与内地之间不平衡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并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和效果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智斌  曾先峰  
高经济增长环境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象始终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八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学者解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文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献分析的启示是,后续研究应该对众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应该从微观主体以及中观产业的视角,探究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本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冰丹  
货币需求是否稳定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经常关注的重要问题,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中央银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系统介绍1994年以来学者有关分析目前中国货币需求差异变动的测度方法、产生差异原因,以及制定中国宏观货币政策的思路等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冬林  张伟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有关文献涌现,研究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展,所采用的方法也日益多元化。文章从选取指标、时空尺度、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原因探讨、扩展方向等几方面综述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文献,以期展现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脉络,探讨未来研究的扩展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用了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深入的情况下,海南省经济获得巨大发展,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落后的局面,但是海南省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针对海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为海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促进海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胜强  周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并作出简单的评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彤  罗浩  
在介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和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性研究作了一个全面回顾之后,总结出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性的三个“典型化事实”,即阶段性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及条件趋同。进而,从促使区域经济条件趋同的因素中,可以引申出一些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桂霞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缩小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合理控制并稳定房价。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和造成房价不断走高的长期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相关模型,说明基于区域差异构建的变量因素对我国东、中、西部的房价存在差异性,劳动参与率与中部房价关系显著,投资与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工业化与东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对外依存与东中部房价关系显著,城市化对西部房价关系显著。认为未来我国在发展房地产时,需要推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等才能持续稳定房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良文  杨开忠  
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了同时涵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流动的集聚经济模型。数值模拟的结论也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集聚经济效应,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特征事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安树伟  任俊  李瑞鹏  李瑶  
通过对2016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何贯彻落实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严汉平  李冀  王欣亮  
自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划方式正式出现在国家"七五计划"中,以此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但是相对而言,这种区划方式仍然是一种较为简单粗略的划分方式,对省际空间结构、经济联系等考虑不足,因此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偏差。本文试图引入新的区划方式,以Theil指数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并与三大地带区划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以此说明采用更加细致且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区划方式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价值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