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5)
2023(12743)
2022(10837)
2021(9942)
2020(8574)
2019(19573)
2018(18929)
2017(36472)
2016(19619)
2015(22508)
2014(22353)
2013(22498)
2012(21554)
2011(19857)
2010(19855)
2009(18728)
2008(18441)
2007(16514)
2006(14461)
2005(13242)
作者
(57689)
(48405)
(48354)
(46304)
(31038)
(23239)
(22134)
(18872)
(18375)
(17044)
(16722)
(16212)
(15423)
(15371)
(15242)
(15092)
(14297)
(14162)
(14014)
(13881)
(12015)
(11831)
(11678)
(11144)
(10996)
(10933)
(10591)
(10330)
(9695)
(9582)
学科
(109644)
经济(109542)
管理(56450)
(50134)
方法(45851)
数学(41458)
数学方法(41231)
(39192)
企业(39192)
中国(26946)
地方(23726)
(23675)
(23652)
(19417)
(19033)
贸易(19025)
业经(18834)
(18437)
(16840)
农业(15979)
地方经济(15192)
环境(14958)
(14894)
金融(14892)
(14111)
银行(14090)
(13777)
(13525)
(12750)
财务(12730)
机构
大学(301883)
学院(297600)
(142840)
经济(140412)
管理(114148)
研究(107840)
理学(98641)
理学院(97500)
管理学(96271)
管理学院(95685)
中国(82497)
(63569)
(62932)
科学(61492)
(54498)
财经(51129)
研究所(49304)
中心(48317)
经济学(46932)
(46616)
(46135)
(42946)
经济学院(42297)
北京(40066)
业大(39564)
财经大学(38026)
(38012)
(37834)
师范(37523)
农业(36263)
基金
项目(194199)
科学(155317)
基金(146238)
研究(141861)
(126857)
国家(125912)
科学基金(107966)
社会(95718)
社会科(90980)
社会科学(90957)
基金项目(76655)
(71527)
自然(66958)
自然科(65442)
自然科学(65423)
自然科学基金(64354)
教育(64154)
(61305)
资助(60416)
编号(54608)
(45767)
成果(44916)
重点(43937)
(42977)
国家社会(41567)
教育部(39787)
(39516)
人文(38159)
课题(37648)
中国(37403)
期刊
(157355)
经济(157355)
研究(92673)
中国(54245)
(48730)
学报(43171)
科学(41781)
(40801)
管理(40496)
大学(32830)
学学(31108)
(28458)
金融(28458)
农业(27602)
经济研究(27341)
财经(27048)
技术(23823)
(23363)
教育(23113)
业经(21459)
问题(21046)
(19105)
技术经济(16989)
世界(16985)
国际(16368)
统计(16269)
(15436)
(14195)
商业(13639)
理论(13535)
共检索到44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可  栾贵勤  王海龙  
运用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以及人口为权数的Theil指数,对1997-2007年中部地区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和构成进行分解,实证分析表明:①从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来看,1997-2007年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差异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大趋势,但从相对极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来看,十一年间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表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同时远远低于同期全国经济差异水平。②对Theil指数分解发现,中部六省省际间经济差异逐步扩大,各省内部经济差异逐渐缩小,1997-2004年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差异主要由各省内部经济差异造成,2004-2007年这种差异主要由省际间经济差异造成。③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可能导致中部地区省际间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十分显著,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表现在省际间及省内不同区域。笔者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和运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江西省8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县域经济间差异的特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良媛  潘志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启仿  陈江龙  
文章简述了传统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以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建立了评价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选取1990~1998年有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得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守法  吕焱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就利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运用1986-2004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并针对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姚波,吴诣民,刘鹏飞  
From space show,index analysis and model examining,we find the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he areas of our country on the absolute index,and keep enlarged.The economic difference does not trend to disappear on the whole,Even as there is so called Convergence within regions,the trend of this kind of convergence is constant to subside.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multiple conditions factor is controlled,there are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n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every condition factor plays a differe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本文以人均 GDP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运用偏离——份额法实证分析 了区域差距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理想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靓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和各省边缘区域人均GDP差异4个序列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讨论我国直辖市、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就业结构与边缘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嘉  
文章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雪彬  魏鑫  
本文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构造门槛回归实证检验模型,采用1997—2011年的数据,验证了各地区政府公共投资存在门槛效应及Armey曲线关系。研究指出,东、中、西部最佳公共投资规模应分别为各地区GDP的13.974%、21.557%、32.666%,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超过最佳公共投资规模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政府公共投资过剩,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投资不足。因此,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利用资金,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中部地区应适度扩大其公共投资规模,控制公共投资规模不超过门槛值,同时也应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投资的效益;西部地区需要大幅扩大其公共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