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2)
- 2023(14444)
- 2022(12380)
- 2021(11723)
- 2020(9627)
- 2019(22145)
- 2018(21866)
- 2017(41481)
- 2016(22215)
- 2015(25197)
- 2014(25109)
- 2013(25114)
- 2012(23360)
- 2011(21382)
- 2010(21263)
- 2009(19634)
- 2008(18945)
- 2007(16304)
- 2006(14459)
- 2005(12955)
- 学科
- 济(111591)
- 经济(111488)
- 管理(61710)
- 业(55355)
- 企(44910)
- 企业(44910)
- 方法(44714)
- 数学(39312)
- 数学方法(38970)
- 中国(28565)
- 地方(25042)
- 农(24139)
- 学(23594)
- 业经(21349)
- 财(20433)
- 贸(18836)
- 贸易(18825)
- 易(18233)
- 制(16484)
- 农业(16362)
- 环境(16360)
- 和(15804)
- 地方经济(15593)
- 理论(14778)
- 融(14614)
- 金融(14612)
- 银(14230)
- 银行(14193)
- 行(13688)
- 技术(12979)
- 机构
- 大学(329577)
- 学院(324337)
- 济(143280)
- 经济(140578)
- 管理(127732)
- 研究(117642)
- 理学(110662)
- 理学院(109365)
- 管理学(107658)
- 管理学院(107053)
- 中国(87387)
- 京(70869)
- 科学(70537)
- 财(60737)
- 所(59110)
- 研究所(54027)
- 中心(50937)
- 财经(49423)
- 农(47640)
- 北京(45628)
- 经(45087)
- 业大(45067)
- 江(44857)
- 经济学(44682)
- 范(43916)
- 师范(43579)
- 院(42564)
- 经济学院(40064)
- 农业(37204)
- 财经大学(36814)
- 基金
- 项目(221398)
- 科学(174961)
- 研究(163128)
- 基金(162733)
- 家(141698)
- 国家(140592)
- 科学基金(120218)
- 社会(105351)
- 社会科(99910)
- 社会科学(99884)
- 基金项目(85763)
- 省(82769)
- 自然(76305)
- 自然科(74476)
- 自然科学(74459)
- 教育(73561)
- 自然科学基金(73123)
- 划(70630)
- 资助(67347)
- 编号(64752)
- 成果(52968)
- 部(49979)
- 重点(49576)
- 发(48263)
- 创(45212)
- 课题(44650)
- 国家社会(44266)
- 教育部(43091)
- 创新(42280)
- 人文(41792)
- 期刊
- 济(158905)
- 经济(158905)
- 研究(102055)
- 中国(59022)
- 学报(49384)
- 管理(47497)
- 科学(47220)
- 财(43071)
- 农(42958)
- 大学(37216)
- 学学(34783)
- 教育(33534)
- 农业(30577)
- 技术(27426)
- 经济研究(26739)
- 融(26730)
- 金融(26730)
- 财经(24772)
- 业经(22606)
- 经(21297)
- 问题(20486)
- 图书(17272)
- 技术经济(17232)
- 贸(16981)
- 世界(16415)
- 业(16085)
- 理论(15798)
- 国际(15164)
- 资源(14971)
- 科技(14760)
共检索到48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玉刚 曹贤忠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之对应的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区域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区域创新研究,区域规划与政策研究,典型区域发展研究。综述上述成果可以看出,当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深化、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是就学科发展而言,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研究重点 展望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根据国际上区域经济学新近发展趋势和中国特殊国情 ,从理论创新角度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学应该加强的 5个领域研究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研究 ;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城市化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理论创新 中国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学科概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古老但仍焕发蓬勃生机的学科.它主要探讨人类在空间上的经济活动规律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空间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并受特定的政治环境、民俗民族文化习惯、自然地理环境、技术水平和市场活动惯性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区域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关注"何地"、"为何"。但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并未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科,倒不如说是若干理论的大杂烩,其中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政策理论等等。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派、制度学派和管理学派等三个主流学派。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主要在区域经济理论、区域发展机制、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开发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主要流派 发展 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区域关怀包括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各个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关怀 弱势区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安树伟 任俊 李瑞鹏 李瑶
通过对2016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何贯彻落实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勋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它经由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正经历着逐渐充实完善的过程,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和发展其理论,同时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从国外的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教科书种类不是很多,近年来随着区域研究的兴盛,新出版了一些教材或通论性质的著作,但多未被翻译或援引,其他一些相关知名学者的著作,虽有中译本但不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桂娥
借鉴剑桥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经验,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研究型教学 教学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青
谈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李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学得以建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理论方法上,一方面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析法,在要素配置、要素流动、区间贸易等方面继续进行着有益的探讨;另一方面,用继刘易斯之后的结构分析方法,一批发展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评价(下)蒋清海4.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组织的合理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能否恰当地配置与有效地利用,关系到经济、技术、社会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能否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与评价(上)蒋清海一、对中国区域问题的基本判断虽然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有关国民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于部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周密 朱俊丰
对7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不能仅囿于区域现象做"就事论事"的讨论,而应该从更广范围的经济发展、转型背景、时代环境出发,还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只有从中国经济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客观评价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是非功过,并对未来进行有益的展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内外部环境、国家战略、制度变迁和区域战略四元因素相互联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立国战略、富民战略和强国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和区域特征,形成区域计划调控期、区域增长极点孕育期、区域增长方式构建期、区域经济关系调整期与区域经济结构重整期五大阶段。为解决当前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增强区域战略弹性、推动空间经济增长、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调整区域多元关系、促进区域新经济、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扩大区域开放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石碧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的转变,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段性特点,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和历史特征,对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践表明,在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要着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均衡与非均衡、中央与地方四个方面的关系。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向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均衡 非均衡 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