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1)
2023(15144)
2022(12596)
2021(11652)
2020(9660)
2019(22023)
2018(21357)
2017(40095)
2016(20567)
2015(23045)
2014(22591)
2013(22312)
2012(20377)
2011(18390)
2010(17772)
2009(16401)
2008(15488)
2007(12769)
2006(11141)
2005(9905)
作者
(56032)
(47503)
(46930)
(44770)
(30004)
(22464)
(21334)
(18535)
(17960)
(16282)
(16115)
(15744)
(14812)
(14795)
(14620)
(14379)
(14058)
(13541)
(13392)
(13265)
(11556)
(11223)
(11103)
(10864)
(10602)
(10518)
(10047)
(9588)
(9309)
(9087)
学科
(110677)
经济(110590)
管理(56607)
(51423)
方法(45288)
数学(40652)
数学方法(40254)
(40191)
企业(40191)
中国(27346)
(25418)
贸易(25405)
地方(24980)
(24633)
(23868)
(20934)
业经(20050)
(17878)
农业(16344)
环境(15950)
地方经济(15381)
(15035)
(14274)
金融(14271)
(13657)
(13172)
银行(13160)
(12691)
关系(12432)
技术(12329)
机构
大学(297459)
学院(296105)
(144716)
经济(142505)
管理(115628)
研究(104151)
理学(101116)
理学院(100026)
管理学(98549)
管理学院(98001)
中国(78795)
(60554)
(60264)
科学(57988)
财经(49665)
(49204)
经济学(47532)
中心(46822)
(45590)
研究所(44956)
经济学院(42897)
(39979)
(39441)
(38363)
业大(37967)
北京(37627)
财经大学(37268)
(37205)
师范(36901)
商学(32277)
基金
项目(206286)
科学(166820)
基金(156648)
研究(151412)
(136108)
国家(135138)
科学基金(117863)
社会(103660)
社会科(98736)
社会科学(98717)
基金项目(82516)
(75930)
自然(73600)
自然科(71983)
自然科学(71969)
自然科学基金(70701)
教育(68212)
(64706)
资助(63021)
编号(57808)
(47649)
重点(46570)
(45712)
国家社会(45696)
成果(44862)
(43196)
教育部(41955)
人文(40947)
创新(40646)
科研(39501)
期刊
(151923)
经济(151923)
研究(90119)
中国(49779)
(44422)
管理(42762)
科学(39639)
学报(38834)
(34452)
大学(31042)
学学(29670)
经济研究(27689)
技术(25501)
(25074)
金融(25074)
财经(25055)
农业(24300)
(22134)
(21802)
业经(21789)
教育(21657)
问题(21060)
国际(19380)
世界(16971)
统计(15938)
技术经济(15911)
(14352)
资源(13941)
商业(13756)
(13511)
共检索到43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祺  范氏银  
本文构建了1987-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在控制空间效应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东中西部贸易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凌远  
基于执法因素对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该影响会因贸易开放度的变化而改变。低收入省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负,这与其贸易开放度水平低有较大关联。高收入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地促进其经济增长,但当贸易开放度太高时会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开放的相互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因其收入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改红  王莉  
本文利用2004-2015年我国25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贸易开放能够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动态正向影响,其中相对贸易开放度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东中部次之;贸易开放可能通过影响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最后,建议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地区贸易开放度,保持区域发展相对公平,积极构建地区价值链,推动地区外贸由规模型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灵  魏伟  杨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营  王琳  李天然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营  王琳  李天然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于贸易开放度较低的省份来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雯   庄嘉霖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岸或较早开通铁路的地区相对较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铁路一方面能够提升贸易区位劣势地区的企业出口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出口福利空间溢出,增强贸易区位劣势地区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从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起到替代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当今中国统筹对外开放布局优化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建中  李奉书  黄婧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贸易领域扩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成为拉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选取中国2002年—2015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以FDI强度作为对外贸易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变量,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对外贸易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基于FDI强度的双门槛效应,随着FDI强度的不同,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随之变动,且当FDI强度介于某个区间值时,其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跨过该值,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有所减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庄嘉霖  陈雯  陈鸣  
本文基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经验,实证探讨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1910—2010年区域人口长期增长。本文利用近代条约口岸的时空分布构建工具变量,并采取多种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保持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主要来自工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历史沉没投资的要素禀赋塑造效应。本文研究证明国际贸易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重要历史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涛珍  陈昕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存在"为出口而进口"、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的影响;进出口的总量较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因此中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远淼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静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内经济体系对空间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将经济增长引入拓展模型可知,空间位置对区域内经济体制的影响非常大,且其经济类型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空间计量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各省市行政区纷纷引入了这种经济管理分析模式。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数据处理、意义参考、结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对空间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系统分析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特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方  赵忠秀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检验单位根的基础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更为相关。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稍大,而工业制成品的效应略小。进一步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波动,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解释力依次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