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8)
- 2023(19006)
- 2022(15897)
- 2021(14556)
- 2020(12435)
- 2019(28327)
- 2018(27629)
- 2017(51998)
- 2016(28108)
- 2015(31748)
- 2014(31448)
- 2013(31210)
- 2012(29049)
- 2011(26437)
- 2010(26088)
- 2009(24375)
- 2008(23797)
- 2007(21037)
- 2006(18577)
- 2005(16681)
- 学科
- 济(131583)
- 经济(131452)
- 管理(80373)
- 业(74836)
- 企(60184)
- 企业(60184)
- 方法(56146)
- 数学(49722)
- 数学方法(49172)
- 中国(33644)
- 农(31542)
- 财(30930)
- 学(28572)
- 地方(26584)
- 业经(26279)
- 贸(23973)
- 贸易(23963)
- 易(23289)
- 制(21712)
- 农业(21558)
- 务(19086)
- 财务(19033)
- 财务管理(18985)
- 环境(18924)
- 和(18324)
- 银(18284)
- 银行(18208)
- 融(18165)
- 金融(18162)
- 企业财务(18037)
- 机构
- 大学(416312)
- 学院(412501)
- 济(177337)
- 经济(174005)
- 管理(155875)
- 研究(148117)
- 理学(134621)
- 理学院(133028)
- 管理学(130614)
- 管理学院(129852)
- 中国(111135)
- 科学(92750)
- 京(88236)
- 财(77877)
- 农(76939)
- 所(76635)
- 研究所(70134)
- 中心(67487)
- 业大(65580)
- 财经(62821)
- 农业(61158)
- 江(60691)
- 经(57181)
- 经济学(55525)
- 北京(55269)
- 院(52903)
- 范(52384)
- 师范(51685)
- 经济学院(49957)
- 州(47644)
- 基金
- 项目(281178)
- 科学(220909)
- 基金(207139)
- 研究(195580)
- 家(184881)
- 国家(183455)
- 科学基金(155590)
- 社会(126603)
- 社会科(120098)
- 社会科学(120065)
- 基金项目(108780)
- 省(107924)
- 自然(102965)
- 自然科(100630)
- 自然科学(100594)
- 自然科学基金(98862)
- 划(92509)
- 教育(89263)
- 资助(85404)
- 编号(75869)
- 重点(64370)
- 部(62181)
- 成果(61318)
- 发(60837)
- 创(57936)
- 科研(55036)
- 创新(54450)
- 国家社会(54022)
- 计划(53357)
- 教育部(52579)
- 期刊
- 济(190529)
- 经济(190529)
- 研究(118021)
- 中国(78169)
- 学报(74922)
- 农(68159)
- 科学(65403)
- 财(60993)
- 管理(56441)
- 大学(54968)
- 学学(51962)
- 农业(46457)
- 教育(35972)
- 融(34872)
- 金融(34872)
- 技术(34652)
- 经济研究(32707)
- 财经(31766)
- 业经(28223)
- 经(27431)
- 业(25827)
- 问题(24938)
- 贸(22102)
- 统计(21732)
- 技术经济(21194)
- 图书(20995)
- 版(20685)
- 世界(19975)
- 国际(19667)
- 策(19432)
共检索到611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本文以1978年、1982年、1985年这3个具有重要改革开放意义的年份为初始时点,采用CART方法,获得了更符合俱乐部趋同定义的最优区域分组,以及俱乐部趋同的待检影响因素信息。据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发生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总体上,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5个新兴工业化省份为主体、代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达到较高水平的趋同俱乐部。其余省市区则形成了另外一个趋同俱乐部。(2)市场化水平和区域政策是影响俱乐部趋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继续推进区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调整区域政策是中国可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俱乐部趋同是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一种重要类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俱乐部趋同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热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探究、俱乐部趋同假说的实证检验以及对俱乐部趋同机制的分析等方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同时,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界定、区域类型划分、趋同的机制以及有关的理论框架和检验框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疑问和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趋同 俱乐部趋同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文章将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为中部的83个地市,并以改进的俱乐部趋同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ADF与KPSS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1990~2008年间中部地市的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结果发现,中部总体上仅呈现出较弱的随机俱乐部趋同,而由各相邻省份的地市构成的6个区域组内也不存在较强的趋同,因此,各地市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关键词:
中部地市 俱乐部趋同 改进时间序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丽
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马尔科夫链及时空加权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所有地级市经济增长的趋同俱乐部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趋势,认为:(1)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及高水平等四个趋同俱乐部。(2)低水平趋同俱乐部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的落后地区及西部边远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高水平趋同俱乐部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及沿海城市。(3)邻居越发达,越有利于趋同俱乐部的演变。(4)从极限分布来看,与低收入邻居相邻未来67.5%的可能仍然属于低收入类型,与高收入邻居相邻未来65.2%的可能属于高收入类型。最后,提出制定有梯度的区域适配型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企业间的合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明 王瑜鑫 张聪聪
中国疆域广大,各地的资源禀赋、能源消耗状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存在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各地区之间的能源强度水平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各地区之间这种差异很大的能源强度水平是否存在类似经济增长趋同的性质,是否也会呈现出一定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这对于探索区域能源差异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4年与能源强度水平有关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能源强度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然后构建实证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整体能源强度以及分省域能源强度趋同俱乐部的存在性展开实证研究与检验;对第二产业产值(SEN)、固定资产投资(TZ)、R&D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等对各省域能源强度趋同的作用效果做出预估。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间能源强度的差距逐步减小,且存在空间上的省域能源强度趋同俱乐部现象;各经济变量对各区域能源强度作用效果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与能源相关的政策时,要考虑不同地域的客观差别,有针对性实施差异化能源政策。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趋同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秦义虎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珠江三角洲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五个重要的城市圈;其中,除武汉城市圈外其他四个城市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且这种趋同和五大城市圈的工业化程度、内部经济结构及创新能力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城市圈 俱乐部趋同 投资结构 创新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国 张娟 陈国绪
一、引言区域经济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稳定的问题。有效的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逐步转向相对平衡,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晓华 曹阳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始终存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判定是一个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问题。与传统分析方法忽略经济增长的个体差异,通过人为设定区域边界进行收敛性标准判断不同,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提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识别方法,并以中国347个行政区为样本对收敛性和趋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四大经济区内部均不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现象,运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重新划分,共得到六大趋同俱乐部;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速趋异,呈点状增长极分布,中西部城市经济增速趋同,条块状发展特征突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机制分析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邓冬林
文章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并以俱乐部趋同的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对较短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较为有效的Im-Pesaran-Shin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关键词:
傅里叶单位根检验 俱乐部趋同 CART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群峰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差异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以收敛性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1978-2007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存在俱乐部β趋同,东部和西部趋同比较明显,而中部趋同不明显。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的细分,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各主体投资行为差异是否是条件β趋同的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米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增长差异 经济增长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和时变参数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1978— 2004年间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分析表明,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先后次序可排列为劳动力市场表现、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央财政支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技术扩散引发的趋同效应是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基本上没有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中央政府找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并科学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在评估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时,大部分文献是在同一个模型框架下进行研究,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作用的两种不同方式。采用两种不同假设下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8-2010年中国省际建筑业技术效率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趋同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的技术非效率不显著而模型2显著,模型2更适合采用随机边界分析(SFA)方法。模型2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对技术效率产生正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则为负影响。趋同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和三大地区同时存在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条件趋同速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西部、全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收敛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