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1)
- 2023(14574)
- 2022(12348)
- 2021(11314)
- 2020(9441)
- 2019(21687)
- 2018(21256)
- 2017(40026)
- 2016(21600)
- 2015(24750)
- 2014(24781)
- 2013(25029)
- 2012(24139)
- 2011(22297)
- 2010(22575)
- 2009(20985)
- 2008(20906)
- 2007(18822)
- 2006(16811)
- 2005(15744)
- 学科
- 济(115183)
- 经济(115087)
- 管理(54523)
- 业(52291)
- 方法(41531)
- 企(38893)
- 企业(38893)
- 数学(36751)
- 数学方法(36482)
- 中国(33279)
- 地方(29568)
- 农(28601)
- 学(23340)
- 业经(22285)
- 财(21361)
- 贸(20924)
- 贸易(20910)
- 易(20195)
- 农业(19403)
- 制(19034)
- 地方经济(17416)
- 融(17368)
- 金融(17366)
- 银(17358)
- 银行(17325)
- 行(16866)
- 环境(16737)
- 发(15642)
- 和(15395)
- 体(13097)
- 机构
- 大学(327115)
- 学院(325877)
- 济(148588)
- 经济(145707)
- 研究(126628)
- 管理(116681)
- 理学(98440)
- 理学院(97120)
- 中国(97117)
- 管理学(95583)
- 管理学院(94948)
- 科学(76022)
- 京(71659)
- 所(66367)
- 财(65442)
- 研究所(60081)
- 农(57058)
- 中心(55940)
- 财经(51330)
- 江(50348)
- 经济学(47589)
- 经(46557)
- 北京(46555)
- 业大(45892)
- 范(45273)
- 院(45050)
- 师范(44863)
- 农业(44630)
- 经济学院(42700)
- 州(39730)
- 基金
- 项目(207839)
- 科学(163491)
- 研究(151718)
- 基金(150864)
- 家(132569)
- 国家(131515)
- 科学基金(110363)
- 社会(98166)
- 社会科(93121)
- 社会科学(93099)
- 省(79353)
- 基金项目(78683)
- 自然(68494)
- 教育(68145)
- 划(68096)
- 自然科(66837)
- 自然科学(66816)
- 自然科学基金(65633)
- 资助(62239)
- 编号(59943)
- 发(51292)
- 成果(49960)
- 重点(48285)
- 部(46770)
- 课题(42960)
- 创(42305)
- 国家社会(41764)
- 发展(41497)
- 展(40861)
- 创新(39861)
- 期刊
- 济(175071)
- 经济(175071)
- 研究(105474)
- 中国(70112)
- 农(52897)
- 学报(51342)
- 财(48611)
- 科学(48570)
- 管理(43333)
- 大学(38154)
- 农业(35989)
- 学学(35841)
- 教育(33771)
- 融(33738)
- 金融(33738)
- 经济研究(29250)
- 技术(27801)
- 财经(26430)
- 业经(26210)
- 问题(23229)
- 经(22992)
- 贸(20355)
- 业(20169)
- 世界(18551)
- 国际(18456)
- 技术经济(17953)
- 统计(16384)
- 资源(16139)
- 商业(15055)
- 经济问题(14635)
共检索到51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关皓明 翟明伟 刘大平 王士君
基于转变目标、转变动力、转变约束、转变成果依次递进的逻辑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的指标体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转变过程的相似性,将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5级,并分别对2000—2011年5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和提高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5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总体向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高低,其中发展阶段较高的一级和二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呈现分化的趋势,发展阶段较低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呈现均衡化的趋势。各级区域在转变成果方面的差距都相对较小,差距主要体现在转变动力和转变约束方面,其中区域随着级别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表现出由主要体现在转变约束方面向主要体现在转变动力方面转变的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 宫秀芬
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十二五"期间既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最佳追赶期,也是辽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为后工业化时代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整体系统性、要素交互性、运作长期性和政府主导性,因此从经济结构的系统角度分析,辽宁发展方式转变应在主体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空间结构、分配结构和制度要素等方面同时进行。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军
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依赖要素投入促进增长,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转变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 粗放型 集约型 转变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祥寒
<正>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金涛
文章选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传统经典测度方法,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并运用锡尔系数分解法对其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总体处于缩小趋势,经济增长模式也正由"哑铃型"向"纺锤形"迈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照 刘普照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脉络 1.生产力层次推移理论 生产力层次推移理论是国际上的一种区域经济理论,即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上的不同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从层次高的发达地区向层次低的落后地区推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一国经济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维祥
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指导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贤文 刘则渊 姜照华
本文比较了中国三大地带科技发展的绝对差异,通过计算和分解区域科技发展的泰尔指数,考察三大地带内部和地带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及其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各省域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刚 曹玉书
从历史和发展的视野看,土地政策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过程与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为主线的土地政策转变的过程在时段上基本吻合,土地政策对青岛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的杠杆和规划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制造业、服务业的高端化。
关键词:
土地 政策 青岛 经济 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少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胡少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五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92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达到55842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30多倍;原油产量1991年为14099.2万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军 阳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以吉林省所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9个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标、转变动力、转变约束和转变成果的逻辑顺序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2003—2015年间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幅度及发展质量进行测评,得出以下结论:研究期内,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整体向好,发展质量的变化与区域政策的调整相吻合,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在各分项指标上表现出转变目标出现颓势、转变动力后劲不足、转变约束改善趋缓、转变成果增速加快等特点;将吉林省9个市、州进行横向比较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