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4)
- 2023(18012)
- 2022(15379)
- 2021(14494)
- 2020(11869)
- 2019(27379)
- 2018(27140)
- 2017(51834)
- 2016(27993)
- 2015(31602)
- 2014(31664)
- 2013(31389)
- 2012(29559)
- 2011(27160)
- 2010(27482)
- 2009(25347)
- 2008(24879)
- 2007(21981)
- 2006(19900)
- 2005(18253)
- 学科
- 济(131897)
- 经济(131773)
- 管理(78763)
- 业(74764)
- 企(60076)
- 企业(60076)
- 方法(49826)
- 数学(42974)
- 数学方法(42523)
- 中国(38271)
- 农(33640)
- 地方(31813)
- 业经(27919)
- 财(27469)
- 学(26490)
- 贸(24020)
- 贸易(24003)
- 易(23253)
- 制(23057)
- 农业(22662)
- 银(20493)
- 银行(20452)
- 融(19892)
- 金融(19890)
- 行(19813)
- 环境(19796)
- 和(19128)
- 策(18588)
- 理论(18453)
- 地方经济(18135)
- 机构
- 大学(408758)
- 学院(406665)
- 济(176518)
- 经济(172857)
- 管理(157066)
- 研究(149291)
- 理学(134022)
- 理学院(132436)
- 管理学(130479)
- 管理学院(129703)
- 中国(113475)
- 京(89163)
- 科学(88344)
- 财(79181)
- 所(75901)
- 研究所(68663)
- 中心(65509)
- 农(63318)
- 财经(62288)
- 江(60945)
- 北京(57820)
- 经(56625)
- 范(56104)
- 业大(55706)
- 师范(55642)
- 院(53926)
- 经济学(53791)
- 农业(49008)
- 州(48973)
- 经济学院(48119)
- 基金
- 项目(266241)
- 科学(209964)
- 研究(198423)
- 基金(193058)
- 家(167607)
- 国家(166210)
- 科学基金(141805)
- 社会(126523)
- 社会科(119926)
- 社会科学(119897)
- 省(101492)
- 基金项目(100969)
- 教育(90394)
- 自然(89420)
- 自然科(87281)
- 自然科学(87261)
- 划(86191)
- 自然科学基金(85693)
- 编号(80492)
- 资助(80265)
- 成果(67151)
- 发(60756)
- 重点(59974)
- 部(59798)
- 课题(56623)
- 创(54522)
- 国家社会(52337)
- 教育部(51388)
- 创新(50914)
- 人文(49895)
- 期刊
- 济(206044)
- 经济(206044)
- 研究(131430)
- 中国(83676)
- 管理(60976)
- 学报(59784)
- 农(58544)
- 科学(57881)
- 财(57476)
- 教育(47774)
- 大学(45645)
- 学学(42599)
- 融(41289)
- 金融(41289)
- 农业(40650)
- 技术(35655)
- 经济研究(33376)
- 业经(31760)
- 财经(31201)
- 经(26900)
- 问题(26439)
- 贸(22438)
- 业(21360)
- 图书(21329)
- 技术经济(21275)
- 世界(20714)
- 国际(20351)
- 理论(19226)
- 现代(18961)
- 科技(18512)
共检索到631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格局 均衡发展 政策空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健坤
一、“龙形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分布战略的优化选择 迄今为止理论界拿出来的战略中,区域性的居多,有东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开发战略、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而带全局性的战略却很少,只有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厚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界上占第三位,而且各个地区差别又比较大;同时,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如何使我国众多的人口在既定的地域平台上,摆脱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改善民生、走向现代化,就迫切需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局的和长远的战略谋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成勋研究员撰写的首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出版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友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张友树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设施,在整个三线地区,基本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吴少波
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的试验开始的;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的重新尊重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新肯定;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经济特区 非均衡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洁
在近二十年的农业开发实践中,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区逐步出现了庄园经济。调查表明,这一经济形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即合作开发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户分散承包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的庄园经济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在加快山区土地(山场)资源流转的同时,还为山区"四荒"开发治理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俐 赵博宇
本文采用实际调查、数据采集、文献查询、召开各类座谈会等方式对新时代背景下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创新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分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充分研究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兵生
区域经济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山西省人民政府张兵生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其总和构成中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着广大农村能否如期实现小康,关系着我国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华 姜照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然后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这两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出发,在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采取“再造战略”;河南等“中部”区域,应采取“对接战略”;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选择“融合战略”。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投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小军 何京玲
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依次经历了公平优先的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效率优先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我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各地区发展,因效率与公平的失衡而引起的价值冲突,为各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演进 公平与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民良
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集中于国土的中西部,在天文空间上多位于东经110°以西的地理区域。按国家七五计划,所谓民族区域政策所包括的范围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个按少数民族区域对待的省份,即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8个省区土地面积之和为5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7%,1988年度人口为1.54亿,占全国该年度人口总数的14.07%,堪称得地广人稀。另外,全国许多省份都包括有少数民族自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统筹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