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4)
2023(15029)
2022(12574)
2021(11731)
2020(9516)
2019(21456)
2018(21218)
2017(38942)
2016(21414)
2015(24347)
2014(24418)
2013(23890)
2012(23189)
2011(21678)
2010(21892)
2009(20306)
2008(20188)
2007(18378)
2006(16890)
2005(15763)
作者
(64314)
(53296)
(53227)
(50743)
(34642)
(25592)
(24106)
(20883)
(20554)
(19369)
(18497)
(18025)
(17536)
(17391)
(17102)
(16595)
(15996)
(15605)
(15282)
(15262)
(13968)
(13122)
(12998)
(12310)
(12063)
(12039)
(11953)
(11772)
(10896)
(10785)
学科
(107903)
经济(107782)
管理(57029)
(51620)
(40374)
企业(40374)
方法(34432)
中国(33907)
数学(29425)
地方(29237)
数学方法(29062)
(26470)
(22516)
业经(22392)
(20427)
(19778)
(19491)
贸易(19475)
(18818)
(17775)
银行(17750)
(17683)
金融(17675)
农业(17662)
地方经济(17401)
(17358)
环境(15812)
(15743)
(15157)
理论(14981)
机构
大学(315990)
学院(314786)
(138629)
经济(135706)
研究(123217)
管理(109893)
中国(94952)
理学(91937)
理学院(90644)
管理学(88977)
管理学院(88353)
科学(72722)
(70614)
(63992)
(62671)
研究所(57610)
中心(53951)
(51895)
(49938)
财经(48343)
(46372)
北京(46159)
师范(45904)
(44378)
(43831)
经济学(43775)
业大(41815)
农业(40268)
(39642)
经济学院(38987)
基金
项目(197284)
科学(155313)
研究(146854)
基金(141790)
(124255)
国家(123231)
科学基金(103539)
社会(94347)
社会科(89347)
社会科学(89329)
(75511)
基金项目(72649)
教育(67617)
(64756)
自然(63420)
自然科(61950)
自然科学(61932)
自然科学基金(60811)
资助(59230)
编号(58740)
成果(49855)
(48349)
重点(45704)
(44236)
课题(43718)
(39889)
国家社会(39745)
发展(39456)
(38865)
教育部(37754)
期刊
(171235)
经济(171235)
研究(105911)
中国(76639)
(49400)
学报(49277)
(46902)
科学(46495)
管理(45680)
教育(43490)
大学(37462)
学学(34842)
(34029)
金融(34029)
农业(33671)
技术(28741)
经济研究(28244)
业经(25734)
财经(25496)
(22328)
问题(21977)
(19870)
(18567)
国际(18530)
世界(18346)
技术经济(16491)
图书(15424)
统计(15414)
(15003)
论坛(15003)
共检索到518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评析 ,作者从 6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布局调整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新的发展观 ;(2 )新的区域经济布局 ;(3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4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5 )打造区域经济区 ,在西部主要是打造成渝经济区 ;(6)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进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在于既要统筹区内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区际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贡生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兵生  
区域经济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山西省人民政府张兵生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其总和构成中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着广大农村能否如期实现小康,关系着我国的现代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厚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界上占第三位,而且各个地区差别又比较大;同时,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如何使我国众多的人口在既定的地域平台上,摆脱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改善民生、走向现代化,就迫切需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局的和长远的战略谋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成勋研究员撰写的首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出版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友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张友树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设施,在整个三线地区,基本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吴少波  
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的试验开始的;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的重新尊重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新肯定;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健坤  
一、“龙形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分布战略的优化选择 迄今为止理论界拿出来的战略中,区域性的居多,有东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开发战略、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而带全局性的战略却很少,只有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新宇  
本文将生产部门分为东部厂商和中西部厂商这两类异质性厂商,并引入"区域经济政策变迁"冲击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经济波动特征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问题。主要结论如下:两阶段、分区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平稳化的新特征;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标准差一直偏低并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出现显著变小,降低了中国整体经济波动的幅度;新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使得中国宏观经济从严重依赖东部地区的"单轮驱动"转向增长极日趋多元化的"多轮驱动"并由此导致投资行为及其效率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荣华  朱民强  
本文主要探讨"总体布局"视域下,毛泽东在规划"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宏观的、多位一体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以及毛泽东又平衡又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等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华  姜照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然后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这两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出发,在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采取“再造战略”;河南等“中部”区域,应采取“对接战略”;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选择“融合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