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1051)
- 2022(9184)
- 2021(8390)
- 2020(6668)
- 2019(15078)
- 2018(14816)
- 2017(27197)
- 2016(14208)
- 2015(16142)
- 2014(16101)
- 2013(16248)
- 2012(15835)
- 2011(15001)
- 2010(15034)
- 2009(13923)
- 2008(13675)
- 2007(11991)
- 2006(11153)
- 2005(10625)
- 学科
- 济(90727)
- 经济(90657)
- 管理(34416)
- 业(31178)
- 中国(27738)
- 方法(26825)
- 地方(26486)
- 数学(23984)
- 数学方法(23892)
- 企(21428)
- 企业(21428)
- 农(19842)
- 业经(17042)
- 地方经济(16582)
- 贸(16281)
- 贸易(16267)
- 易(15726)
- 学(14908)
- 融(14016)
- 金融(14015)
- 农业(13767)
- 发(13751)
- 环境(13554)
- 银(13258)
- 银行(13249)
- 行(13085)
- 制(13052)
- 财(12011)
- 和(10482)
- 产业(10111)
- 机构
- 大学(218942)
- 学院(217907)
- 济(110886)
- 经济(109076)
- 研究(90231)
- 管理(76387)
- 中国(69936)
- 理学(63825)
- 理学院(62957)
- 管理学(62245)
- 管理学院(61805)
- 科学(50010)
- 京(48394)
- 财(46314)
- 所(45970)
- 研究所(41398)
- 中心(38499)
- 经济学(36933)
- 财经(36290)
- 经(33073)
- 经济学院(33009)
- 江(32620)
- 农(32371)
- 院(32254)
- 北京(32157)
- 范(30771)
- 师范(30530)
- 科学院(28195)
- 财经大学(26746)
- 州(26015)
- 基金
- 项目(136544)
- 科学(109013)
- 研究(103633)
- 基金(100345)
- 家(87213)
- 国家(86544)
- 科学基金(72995)
- 社会(70439)
- 社会科(67038)
- 社会科学(67028)
- 基金项目(51431)
- 省(50430)
- 教育(45350)
- 划(43205)
- 自然(41898)
- 资助(41043)
- 自然科(40865)
- 自然科学(40855)
- 自然科学基金(40134)
- 编号(39690)
- 发(37217)
- 成果(33061)
- 重点(31756)
- 部(31482)
- 发展(31258)
- 国家社会(31080)
- 展(30779)
- 中国(29193)
- 课题(29053)
- 创(27950)
- 期刊
- 济(134714)
- 经济(134714)
- 研究(77412)
- 中国(49907)
- 财(32048)
- 农(31205)
- 管理(31036)
- 科学(30125)
- 学报(29195)
- 融(25428)
- 金融(25428)
- 经济研究(23530)
- 教育(22891)
- 大学(22656)
- 农业(21875)
- 学学(21176)
- 财经(19418)
- 业经(19268)
- 技术(18994)
- 问题(17796)
- 经(17093)
- 贸(16659)
- 国际(15893)
- 世界(15504)
- 技术经济(12680)
- 业(12132)
- 资源(11076)
- 经济问题(11060)
- 统计(10816)
- 商业(10183)
共检索到35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田华
1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与主要特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始于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当时,清政府的洋务派在东南地区集中建造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由此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沿岸少数城市开始形成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心。其后,随着西方列强加紧在中国的扩张,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并主要集中在运输便利、农业发达、经济上比较富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天津、青岛、辽宁中南部,使得中国工业的发展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分布上都显示出明显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特征。直至1949年,中国地区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飞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泓
10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奉行"一边倒"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和苏联、中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都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进行的,并由此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傅允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闻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的特殊情况,探讨发展经济学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保建 吴萍
县域经济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动力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细胞而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作为具有双重身份 (即西部地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 )的云南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在借鉴其他省区的经验模式基础上 ,结合本省省情、各县、市自己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战略 ,并尽快实施 ,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及边疆的安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刚 魏修建 解芳
准确评估区域对外开放、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面板数据熵权法以及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44个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8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考察了区域对外开放、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较低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对外开放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后,提出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体系、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设施联通对接等建议,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唱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文吉
探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问题,朝鲜的态度与行动是一个不应忽视的因素。本文在回顾朝鲜对外开放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朝鲜对外开放的新策略。指出朝鲜的外交政策正日益活跃,其外交重点对象仍为中、美、日、俄四大国,但中美是其重点对象中的重点,对外开放的侧重面仍在亚洲,尤其集中在东北亚区域。文章还探讨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开放的新进展及朝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系统总结了对外开放对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效应。对外开放,引进了我们需要的资金;引进、学习、吸收、消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的再创新;也使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现代的企业制度;而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边内陆开放,形成了我国全面开放的格局,这些开放地带和这种开放格局,使我们内生了新的体制机构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通过加工出口贸易,我们将数亿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劣势转变成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样的比较优势。这样一些对外开放的方面和内容,是30年来强劲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现代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颖 余官胜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在测量开放度的方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得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再度趋热。当代发展经济学家以开放度作为切入点,考察了在发展中国家背景之下开放度与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形成、工业化、技术转移之间的关联,并得出了重要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概述测量开放度的新方法,然后就当代发展经济学家在上述四个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一评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曦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使中国彻底摆脱了闭关自守的桎梏,促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令世界瞩目的超常规增长。在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向市场配置方式转换的过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幅度地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范围和规模,对于进一步促进四川资源开发、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都有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四川也是如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志锋 周敏丹
本文利用刻画专利立法强度的G-P指数、G-P指数分项指标和能够同时反映专利立法及执法强度的指标全面刻画一国的专利保护强度;在此基础上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影响。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三个假说:(1)经济发展水平与专利保护强度在高位会发生逆转;(2)反映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三个因素中,许可生产给东道国带来的专利保护压力最大,其次为FDI,最后为进口水平;(3)在G-P指数分项指标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专利保护强度的高位"倒U"关系主要体现为专利保护覆盖范围,给东道国带来专利保护压力的开放经济因素主要通过促使该国加入某些国际专利组织来实现其对自身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