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7)
- 2023(17556)
- 2022(15081)
- 2021(14159)
- 2020(11590)
- 2019(26688)
- 2018(26455)
- 2017(50150)
- 2016(27042)
- 2015(30565)
- 2014(30690)
- 2013(30578)
- 2012(28748)
- 2011(26394)
- 2010(26522)
- 2009(24395)
- 2008(23934)
- 2007(20971)
- 2006(18937)
- 2005(17395)
- 学科
- 济(129413)
- 经济(129283)
- 管理(74699)
- 业(70833)
- 企(57175)
- 企业(57175)
- 方法(48949)
- 数学(42034)
- 数学方法(41615)
- 中国(37036)
- 地方(31839)
- 农(31592)
- 业经(27494)
- 学(26590)
- 财(25312)
- 贸(23376)
- 贸易(23357)
- 易(22601)
- 制(21717)
- 农业(21475)
- 银(19521)
- 银行(19468)
- 融(19364)
- 金融(19362)
- 环境(19317)
- 和(19020)
- 行(18868)
- 地方经济(18242)
- 理论(18058)
- 技术(17274)
- 机构
- 大学(396281)
- 学院(393037)
- 济(169158)
- 经济(165690)
- 管理(150911)
- 研究(145100)
- 理学(129044)
- 理学院(127455)
- 管理学(125518)
- 管理学院(124776)
- 中国(109433)
- 科学(86969)
- 京(86774)
- 财(74496)
- 所(73996)
- 研究所(67170)
- 中心(63386)
- 农(61603)
- 财经(59041)
- 江(58370)
- 北京(56225)
- 业大(54653)
- 范(54482)
- 师范(53999)
- 经(53638)
- 院(52584)
- 经济学(51728)
- 农业(47856)
- 州(47151)
- 经济学院(46276)
- 基金
- 项目(259812)
- 科学(204525)
- 研究(192398)
- 基金(188141)
- 家(164040)
- 国家(162691)
- 科学基金(138396)
- 社会(122407)
- 社会科(116031)
- 社会科学(116002)
- 省(99080)
- 基金项目(98765)
- 自然(87536)
- 教育(87434)
- 自然科(85460)
- 自然科学(85441)
- 划(84412)
- 自然科学基金(83898)
- 资助(77947)
- 编号(77628)
- 成果(64287)
- 发(59601)
- 重点(58746)
- 部(58102)
- 课题(54786)
- 创(53310)
- 国家社会(50681)
- 创新(49809)
- 教育部(49804)
- 科研(48765)
- 期刊
- 济(196393)
- 经济(196393)
- 研究(125447)
- 中国(81017)
- 学报(59605)
- 管理(58789)
- 科学(57244)
- 农(56663)
- 财(53755)
- 教育(46123)
- 大学(45068)
- 学学(42045)
- 农业(39619)
- 融(37771)
- 金融(37771)
- 技术(34500)
- 经济研究(31934)
- 业经(30233)
- 财经(29347)
- 经(25343)
- 问题(25235)
- 业(21530)
- 贸(21249)
- 图书(21153)
- 技术经济(20315)
- 世界(20048)
- 国际(19352)
- 理论(18419)
- 资源(18220)
- 科技(18192)
共检索到608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从完整的意义上看 ,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实施了均衡、倾斜和西部大开发等三种不同的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和倾斜发展战略 ,由于作为其实施基础的制度设置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存在内在冲突 ,故而前者导致了区域共同贫困 ,后者导致了区域两极分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真实意图是要实现市场空间结构的创新 ,培育区域共同富裕机制 ,因此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区域空间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刘明杞 张怡曼 张海娇 林晓敏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三大都市圈,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得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对应的人才战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发兴
用科学发展观来提升和壮大市域经济,一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务实市域经济的基础;二要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打造市域经济的“龙头”;三要实施“城乡化一体化”战略,推进市域和谐社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按照三大战略的国际区域层次、国内区域层次、城市群区域层次,推动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密切物流与产业布局发展关系,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跨区域物流通道,实现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地区物流服务的高效化,需要建设点线串接贯通的"一带一路"物流体系、水陆空并举的长江经济带物流服务系统、一体化的京津冀区域快速高效物流体系、网络统筹下的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物流体系。同时,考虑到国际环境的深...
关键词:
三大战略 物流业 机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树海
1 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点,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我国资源总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但因人口多,成为世界人口占有量较低的资源小国。我国资源品种类型齐全,但分布不均衡,众多的资源分布于人口稀少,经济技术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和运输都很困难,生产成本高。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中叶,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均资源消费量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潜伏着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我同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厚义
中共贵州省委十届十次会议提出贵州"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主基调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重点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随后贵州省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十二五"贵州工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到1万亿元以上。那么,这一目标能否达到,换句话说,要实现这一目标贵州应该如何做?对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请贵州经济理论界部分学者,以笔谈形式表达他们的看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齐向炜
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与已经实施的各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相互配合,通过“叠加效应”“协同效应”“融合效应”共同构成多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旨在全面擘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空间格局。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完善统筹机制,进一步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盛祥 郭乐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格局 均衡发展 政策空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处于从外延快速扩张阶段向内涵平稳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要尽快并顺利地完成这种过渡,零售业必须正视三种关键性的战略:一是走出"中等规模陷阱"的大型企业成长战略,促使零售企业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双赢(多赢)的原则,尽快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自下而上推出一批重量级大型企业;二是主营业务回归的发展战略,增强零售企业自有资金实力和主营业务的能力,重建买手队伍,稳步提高大额采购销售、买断经营的比重,增强开店零售商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责任;三是向海外延伸的扩张战略,在继续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同时,注重国内零售企业的成长,鼓励零售业的海外扩张,在...
关键词:
零售业 成长战略 发展战略 扩张战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川武 江玲
义务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要创建研发区域,形成"一校兴起,多校跟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内在发展"为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以学立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战略和"生命质量"为准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内涵性均衡发展 发展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廷艳
由于受传统观念、体制改革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前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挖掘内部潜力,寻找新的内涵式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内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二是推行"问题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三是落实"质量强校"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丹
当前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内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二是推行"问题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三是落实"质量强校"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