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605)
- 2022(11304)
- 2021(10485)
- 2020(8329)
- 2019(18775)
- 2018(18257)
- 2017(34381)
- 2016(18193)
- 2015(20377)
- 2014(20259)
- 2013(20127)
- 2012(19396)
- 2011(18170)
- 2010(18474)
- 2009(17106)
- 2008(16736)
- 2007(14955)
- 2006(13883)
- 2005(13103)
- 学科
- 济(100608)
- 经济(100527)
- 管理(47483)
- 业(43564)
- 企(31561)
- 企业(31561)
- 中国(31484)
- 方法(30802)
- 地方(28128)
- 数学(27413)
- 数学方法(27187)
- 农(25479)
- 业经(19944)
- 贸(18894)
- 贸易(18879)
- 易(18288)
- 学(17436)
- 财(17257)
- 农业(17182)
- 地方经济(17011)
- 制(16629)
- 融(16002)
- 金融(16001)
- 银(15950)
- 银行(15941)
- 行(15661)
- 环境(15490)
- 发(15066)
- 策(13167)
- 和(12079)
- 机构
- 学院(270098)
- 大学(268298)
- 济(130626)
- 经济(128217)
- 研究(106418)
- 管理(97266)
- 中国(83266)
- 理学(81451)
- 理学院(80407)
- 管理学(79371)
- 管理学院(78824)
- 科学(59164)
- 京(58621)
- 财(57724)
- 所(53796)
- 研究所(48220)
- 中心(46501)
- 财经(44499)
- 经济学(42092)
- 江(41718)
- 经(40469)
- 农(39813)
- 北京(38605)
- 院(38289)
- 范(38236)
- 师范(37967)
- 经济学院(37560)
- 州(33033)
- 财经大学(32646)
- 业大(32423)
- 基金
- 项目(168362)
- 科学(134500)
- 研究(129009)
- 基金(122709)
- 家(105820)
- 国家(104972)
- 科学基金(89410)
- 社会(85697)
- 社会科(81423)
- 社会科学(81410)
- 省(63462)
- 基金项目(62620)
- 教育(57789)
- 划(53928)
- 自然(52638)
- 自然科(51365)
- 自然科学(51352)
- 编号(51153)
- 资助(50797)
- 自然科学基金(50432)
- 发(43329)
- 成果(42768)
- 重点(38700)
- 部(38448)
- 课题(37260)
- 国家社会(36626)
- 发展(36320)
- 展(35771)
- 创(34396)
- 中国(33646)
- 期刊
- 济(159707)
- 经济(159707)
- 研究(94384)
- 中国(60357)
- 财(40700)
- 管理(39132)
- 农(38546)
- 科学(35973)
- 学报(34368)
- 融(32738)
- 金融(32738)
- 教育(30861)
- 经济研究(27210)
- 大学(27057)
- 农业(26726)
- 学学(25266)
- 业经(24143)
- 技术(23787)
- 财经(23187)
- 问题(20623)
- 经(20311)
- 贸(18922)
- 国际(17691)
- 世界(17302)
- 技术经济(14930)
- 业(14220)
- 统计(13102)
- 资源(12993)
- 经济问题(12926)
- 现代(12558)
共检索到44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前景与对策张锐(湖北省勋阳地委党校44200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自80年代初至今已运行了十余年,其间区域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提到了前台。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了一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陈慧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或不断拉大的势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遏制,则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要统筹区域发展,建立政府区域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添锦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 0世纪 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 ,即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实行东西互动 ,带动中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 ,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问题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恩和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拥有多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已取得重大进展。为了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内应进一步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继续改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 ,加大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 ,对外应继续扩大同东北亚国家的贸易 ,注重增加外资额 ,并提高利用效率 ,以确保同国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磊
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不仅仅限于它为亚欧大陆提供了一条便捷的交通运输线,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国沿桥经济地带的开发、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文章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区域经济构成发展要素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素的差别。因此,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在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旭光,齐亚彬,贾文龙
国土资源开发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并仍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综合分析西部开发的条件、背景及难点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全面开放促开发 ,坚持以公益性工程建设为中心和以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为中心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西部 国土资源 区域经济 难点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具恒
FDI区位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多元要素构成的区位优势集决定了FDI的区位选择。我国FDI的区域分布、投资效率、变动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区域制度变迁与FDI强相关。西部地区可通过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技术含量、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有效配置和利用FDI。
关键词:
FDI 位选择 区域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锦辉
税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有必要从税收管理体制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事权与税权的划分问题,同时适当调整区域性税收政策、强化税收服务,全力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税收对策 税收管理 税收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松涛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虽然近年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渐减少,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三农"问题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入小康社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对农村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区域经济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潮 赵艺学
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在纵向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同全国的份额分量比较,既有高于全国的份额分量,又有低于全国的份额分量。对竞争偏离分量的分析,又明显地显示出,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时段 分析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泽红 汤尚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产业集群是市场体系下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一个区域只有在地理空间、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满足了相应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成功的产业集群。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出发,分析和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并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吕庆华
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对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榜品牌区域分布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品牌数量、品牌价值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拥有较多名牌数和较高品牌价值总量的区域会占据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了对策建议,认为名牌战略是需要动员全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国家政策体系的支持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帮助,才能集中社会资源,营造出最利于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名牌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