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4)
- 2023(13983)
- 2022(11635)
- 2021(10665)
- 2020(8517)
- 2019(19131)
- 2018(18590)
- 2017(34639)
- 2016(17988)
- 2015(20270)
- 2014(19921)
- 2013(19909)
- 2012(19013)
- 2011(17592)
- 2010(17499)
- 2009(16101)
- 2008(15668)
- 2007(13538)
- 2006(12387)
- 2005(11640)
- 学科
- 济(100463)
- 经济(100380)
- 管理(45400)
- 业(41809)
- 方法(31262)
- 中国(30653)
- 企(30650)
- 企业(30650)
- 地方(28227)
- 数学(27480)
- 数学方法(27309)
- 农(23557)
- 业经(20141)
- 学(18823)
- 贸(18086)
- 贸易(18072)
- 易(17433)
- 地方经济(17012)
- 农业(16205)
- 财(16079)
- 环境(15635)
- 融(15628)
- 金融(15626)
- 制(15570)
- 银(15133)
- 银行(15120)
- 发(14918)
- 行(14883)
- 和(12620)
- 技术(11589)
- 机构
- 大学(266529)
- 学院(266166)
- 济(126679)
- 经济(124434)
- 研究(105966)
- 管理(95448)
- 中国(81735)
- 理学(80798)
- 理学院(79694)
- 管理学(78601)
- 管理学院(78083)
- 科学(60989)
- 京(58076)
- 财(54796)
- 所(53398)
- 研究所(48286)
- 中心(46287)
- 财经(43243)
- 经济学(41432)
- 农(40212)
- 江(39523)
- 经(39461)
- 院(38593)
- 范(38177)
- 师范(37877)
- 北京(37650)
- 经济学院(37083)
- 业大(33546)
- 科学院(32339)
- 财经大学(32042)
- 基金
- 项目(174940)
- 科学(140622)
- 研究(130293)
- 基金(129734)
- 家(113435)
- 国家(112581)
- 科学基金(96033)
- 社会(87871)
- 社会科(83554)
- 社会科学(83540)
- 基金项目(67944)
- 省(65396)
- 自然(58064)
- 教育(57470)
- 自然科(56721)
- 自然科学(56709)
- 划(56383)
- 自然科学基金(55684)
- 资助(51545)
- 编号(50035)
- 发(44672)
- 成果(40741)
- 重点(40735)
- 部(39608)
- 国家社会(38300)
- 发展(36716)
- 创(36473)
- 展(36157)
- 课题(36027)
- 中国(34802)
- 期刊
- 济(150343)
- 经济(150343)
- 研究(90773)
- 中国(57947)
- 财(38403)
- 科学(38343)
- 农(37760)
- 管理(37435)
- 学报(37314)
- 大学(28747)
- 融(28211)
- 金融(28211)
- 学学(27025)
- 教育(27012)
- 农业(26302)
- 经济研究(26088)
- 业经(22431)
- 财经(22383)
- 技术(21988)
- 问题(19797)
- 经(19611)
- 贸(17531)
- 世界(16560)
- 国际(16375)
- 业(14713)
- 资源(14341)
- 技术经济(14270)
- 现代(12442)
- 商业(12312)
- 经济问题(12188)
共检索到423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丰龙 王美昌 徐康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收敛 卫星灯光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比较静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税制结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直接税与间接税比值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有积极稳健的作用,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促进作用,个人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抑制作用,增值税与消费税对区域经济收敛都会产生负向作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收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贾文星
本文基于198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商品贸易、金融发展四个维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并以不同的空间关联网络作为权重,通过动态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经典β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传递性与交互性对于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存在显著作用,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普遍的相关依赖关系,但网络关联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空间网络权重下均呈现收敛,但收敛速度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增长在1991年前后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收敛特征,1991年前区域经济分化趋势明显,1991年后区域经济β收敛特征显著;同时,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趋势。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空间关联网络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关联网络 收敛检验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展金泳 张海荣 李浩
利用粤港澳三地1995-2014年的GDP、常住人口以及市场价格数据,对20年来粤港澳经济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港澳经济具有先发优势,然而广东经济发展迅速,迅速实现赶超;粤港澳经济均属于外向型经济,易受国际环境冲击;从粤港澳市场一体化程度来看:粤—澳>港—澳>粤—港;粤港澳经济发展中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靠近中心城市的区域发展更为迅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与协议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深化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粤港澳 经济协调 时间演变 空间分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张礼涛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互动发展。基于全国30个省区1998-2014年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对中国各省区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时间维度表明,以2003年为转折点,民营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2006年之后开始缓慢上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波动平稳,表现出经济周期特征。各省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均值呈"W"型,表现下降趋势;空间格局表明,各地区民营经济指数与区域经济指数波动趋势基本一致,民营经济指数区域差异明显,整体表现出"东-中-西"特点,中部地区本身分化明显。省际间的耦合程度分布不平衡且差异明显,耦合度长期表现出高高相聚和低低相聚的分化格局;通过时差相关分析得出,民营经济综合指数是区域经济综合指数的先行指标,具有预警功能;各类影响因素中,研发支出与上市公司对耦合度影响最显著。研究表明,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互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经济 耦合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张礼涛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互动发展。基于全国30个省区1998-2014年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对中国各省区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时间维度表明,以2003年为转折点,民营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2006年之后开始缓慢上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波动平稳,表现出经济周期特征。各省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均值呈"W"型,表现下降趋势;空间格局表明,各地区民营经济指数与区域经济指数波动趋势基本一致,民营经济指数区域差异明显,整体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经济 耦合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厉敏萍 曾光
城市与区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随着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加强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条件收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支益民
我们编辑部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支益民同志的研究报告,读后颇受教益.一位省委领导,日常事务工作如此繁忙,还硬是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陕南、陕北及关中广泛调查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多次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思路新颖、分析深入,且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力作,实属难得.文章虽然以陕西省为考察样本,但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快内陆省区经济发展步伐有很大启发.此外,文章把区域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很有创意的.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