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50)
2023(21816)
2022(18593)
2021(17458)
2020(14572)
2019(32965)
2018(32693)
2017(61188)
2016(33694)
2015(38049)
2014(38243)
2013(37561)
2012(35295)
2011(32058)
2010(32418)
2009(30335)
2008(30085)
2007(27017)
2006(24207)
2005(22190)
作者
(98189)
(81691)
(81066)
(77250)
(52358)
(39111)
(36836)
(31765)
(31078)
(29596)
(27911)
(27701)
(26398)
(26357)
(25690)
(25038)
(24274)
(23738)
(23516)
(23438)
(20795)
(20164)
(19750)
(18764)
(18354)
(18244)
(18186)
(18180)
(16539)
(16363)
学科
(145167)
经济(144994)
管理(103006)
(94463)
(79014)
企业(79014)
方法(55180)
数学(46680)
数学方法(46130)
中国(43932)
(42268)
(37425)
地方(34101)
业经(32687)
(31808)
(31403)
(25878)
贸易(25856)
(25493)
银行(25435)
(25044)
农业(24573)
(24391)
技术(24332)
(24107)
金融(24098)
理论(23794)
(23192)
财务(23101)
财务管理(23039)
机构
大学(483432)
学院(480128)
(198661)
经济(194347)
管理(180837)
研究(172180)
理学(153598)
理学院(151758)
管理学(149207)
管理学院(148324)
中国(133109)
(105810)
科学(103768)
(98709)
(88385)
研究所(79274)
(77076)
中心(76831)
财经(74607)
(74579)
北京(68182)
业大(67532)
(67523)
(65265)
师范(64614)
(62375)
经济学(60655)
农业(59872)
(59300)
财经大学(54890)
基金
项目(311623)
科学(244736)
研究(230819)
基金(224465)
(195582)
国家(193925)
科学基金(165330)
社会(146158)
社会科(138429)
社会科学(138393)
(121007)
基金项目(117435)
教育(106309)
自然(104579)
自然科(102108)
自然科学(102083)
(101845)
自然科学基金(100257)
编号(93462)
资助(92608)
成果(78623)
重点(70422)
(69181)
(68886)
课题(66466)
(66153)
创新(61411)
国家社会(60473)
教育部(59370)
科研(58500)
期刊
(234188)
经济(234188)
研究(153736)
中国(109463)
(79180)
学报(75903)
管理(71928)
(71270)
科学(69711)
教育(60839)
大学(57859)
学学(53968)
农业(48659)
(48446)
金融(48446)
技术(43202)
财经(38171)
经济研究(37504)
业经(35778)
(32880)
问题(29611)
(26231)
图书(25032)
(24754)
技术经济(24268)
科技(22888)
世界(22609)
(22522)
国际(22285)
理论(22198)
共检索到75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少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财政体制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现行财政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并由此提出了规范事权划分、推进财政扁平化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阳红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空间开发秩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从制度上加快完善自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对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进行了不断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囚徒困境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两种离散策略,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另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协调。基本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应问题、协调问题和政治晋升问题会使得地区之间的博弈变成了囚徒困境博弈,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的策略会成为占优策略。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必须从如何打破囚徒困境入手,让每个地区都选择完全协调策略成为一个纳什均衡。在打破囚徒困境的大思路下,我们对比分析了四种协调机制,并指出了这些协调机制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官员治理。为了提高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努力水平,必须对地方官员进行适当的治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对地方官员的治理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降低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的成本,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时获得的收益,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的不同着眼点会使得地方官员治理安排不尽相同。不管是哪一个视角来寻找相应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探索,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适的地方官员治理安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地方政府是本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区域经济的协调者及市场运行的监管者。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制度、机制及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体制规定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体制的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关乎各级政府切身利益,也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取向。作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浙江省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对财政体制进行了数次调整与完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12年浙江又及时调整了省对市县财政体制,遵循"更加注重激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劲松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重要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区域互惠互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可有效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可持续发展贯通,形成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存在的障碍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的流域经济形态,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育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财政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消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优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布局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换,使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不能过多依赖行政管理博弈计划,政府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的作用更重要,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市场对各要素的有效利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区域格局。这种格局不是政府安排的结果,而是市场下的一种选择,地方保护主义是区域发展的障碍。为促进京冀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实施公平、稳定和清晰的政策,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市场引导与政府协调结合;政府、企业和个人加强沟通,实现经济互补与融合,解决地区经济争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秀清  
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制度供给问题,分析了制度供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结合转型期的时代背景,阐释了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供给的基本思路,并就构建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提供了系统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的创新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